您现在的位置: 建湖文史网 > 西塘雅集 > 散文小说 > 正文

我的读书往事(马以桂)

发布日期:2014/4/16 15:01:50  阅读:1492  【字体:
 

 

我是一个喜欢读书的人,回首往事,许多与书有关的事常常在脑海里显现。30多年前的时候,我正在读高中,当时镇上没有书店,唯一有书看的地方就是集镇东边的小书摊和南边的车站图书摊。因为小书摊是一个姓曹的和姓周的人家摆的,我们都叫曹家书摊和周家书摊。书摊简单得很,四周用芦苇席子和草帘一搭,用来遮风挡雨,其实就是一个草棚。里面摆放两条长板凳,是给看书的人坐的。那时候,书摊上没有多少书,除了小人书,也没有别的书。看书的人大多数是像我一样的小学生、中学生。小人书的内容更单调,几乎都是战争题材的,像什么《闪闪红星》、《智取威虎山》、《七天七夜》等等。尽管如此,我还是喜欢看的。每天早上、中午早早地上学,花上2分钱看一本小人书。有时,我很想买一本小人书,可人家不卖,是专门租给大家看的。因为那时候书的来源很紧张,市场上没有多少书卖。我读中学的几年,看书的价格都是2分钱一本,中学快毕业的时候才涨到5分钱。

 

我上高中已经是上世经70年代末期了。这个时候,国家已经实行改革开放,农村也执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将土地分到了各个农户手里。人们的收入增加了,头脑变得更灵活起来。镇上的曹、周两家书摊就是这样,他们把摆书堆积累起来的资本拿出来,砌成几间房子,在镇上办起了两家书店。书店从此也不再租书给人看了,而是专门卖书。这时候,书的种类也开始增多了,小人书依旧有,但更多地出现了各种文学书籍,中国古典名著、外国文学名著等被摆放在橱柜里;《人民文学》、《诗刊》等杂志常常出现在书架上了。适合中学生阅读的一些期刊也出现了,有一本叫《中学生》的杂志我差不多期期都买。书店还出现了农业技术方面的书籍,什么《科学养猪》、《食用菌栽培技术》等都买到。许多农民学技术用技术,成了当地的“万元户”,过上了富裕生活。

 

书的确能反映一个时代的背景,我记得1986年那年,我们这里放映一部叫《少林寺》的电影,也许是第一次看这样好看的电影,很多农村小青年看完电影就开始向往少林寺了。有的人竟然还学起了武术。我也曾热衷于此,喜欢上了看武术书。镇上的曹家书店紧跟时代的潮流,不知从哪里弄回来许多武术类书籍,一些武术类杂志如《中华武术》、《武林》等,总是被人抢着买。我也买了不少,家里现在还保存着这些书。

 

到了上世纪90年代,经济发展了,我们镇上的曹家书店和周家书摊规模更大了,由原来的茅草屋变成了三间瓦屋。这时候,书店里书可以说是五花八门,应有尽有。各类书籍都分门别类地摆上了专有橱窗,每个橱窗的玻璃上都贴着“文学”、“科技”、“历史”、“政治”、“生活”等各种标签。特别是生活类的期刊杂志大行其道,像《知音》、《人之初》、《家庭医生》等等数都数不过来。当然,这类书籍的繁荣显示出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也更加反映了人们对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就是我也喜欢看这一类的书,劳动之余常常捧起这些书来看,它们教会了我怎样做人处事,怎样身体保健,怎样让生活过得更有滋味。

 

进入21世纪,党委政府提出建设新农村的号召,十分重视发展农村的文化事业和对农民的文化教育,并把书屋办到我们农民的家门口,每个村都有农家书屋。这些农家书屋方便了喜欢看书的农民,丰富了农民的文化生活,更为很多农民找到了致富的金钥匙。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加大农村文化建设,弘扬文化精神,提高全民文化素质。有的农村青年因为在农家书屋里学到了丰富的知识,或是打工赚钱,或是干起了特种养殖、种植蔬菜、农产品加工等,很快就走上了致富路。就说我吧,自从村里办起了农家书屋,几乎每天都要去书屋坐坐,读我自己喜爱的书,这几年,我利用在农家书屋学到的科技,进行科学种田,产量每亩增加100-200斤左右,过上了小康生活。我从内心感谢农家书屋给我带来的变化。

 

从地头的书摊到装潢漂亮的书店,再到农家书屋,不正是时代进步社会发展的体现吗?更说明了我们已经认识到文化知识的重要性,把读书学习放到了生活中的重要位置。我想,如果每个农民都有了丰富的文化科技知识,日子一定会越过越美好。

 

转自《塘河》杂志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查看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

    验证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