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建湖文史网 > 西塘雅集 > 散文小说 > 正文

啊!塘河(沈书芬)

发布日期:2014/5/15 13:35:11  阅读:2194  【字体:
 

 

 

童年时,我曾攀爬上“沈氏宗祠”的屋脊(今颜单镇沈韩庄)最高处俯瞰故乡的田园风光。“啊!”川流不息的西塘河婉如乳白色的巨型飘带横躺在大地上。南起刘家荡,慢慢地流向东北,绕过我们的家乡,又折转向西北方向。正是近午时分,远近星星点点的村落,炊烟袅袅像天空下垂的白色小飘带,在微风中摇摆。又像银河中降落下来若干小瀑布,向大地倾泻,这同“大飘带”拼接起来,形成“一横多纵”、“一静多动”美丽画卷和奇特景象。

 

童年的我,攀爬屋脊俯瞰塘河还不过瘾,借一次搭乘大民船的机会,在塘河的中流、攀上帆船的桅杆顶端,鸟瞰塘河的天然景色。啊!塘河又像一把巨型的弯弓,镶嵌在绿色的地毯上。两岸绿树成荫、风车成列、呈现渔网层层叠叠。河面上渔舟轻荡,凫潜鸥翔,白帆片片。浅滩上白鹭灰鹤慢步觅食。风车嘟嘟的采水声、艄公的号子声音、鸟唱虫鸣和哗哗的流水声集成一部天然的大合唱,悦耳动听。

 

在一个傍晚,三个光着屁股的玩童来塘河岸边捉蚱蜢(喂鸭),突然间,塘河西南方向传来一阵乱枪声,紧接着又传来“嘟嘟”的马达声,在两岸干活的人们吃惊地叫喊:“日本鬼子的汽艇来啦” “日本鬼子的汽艇来啦!”边纷纷离开。我们三个大胆的玩童像野兔一样钻进岸边的草丛中,好奇地偷窥。日寇的汽艇像猛兽一般气势汹汹,横冲直撞,立刻,塘河的水面上掀起哗哗的巨浪,放鸭的小舟被颠翻,群鸭吓得五离四散,纷纷向岸边游去。一会儿,日寇的汽艇降速,紧靠拢一只民船。两个日本强盗跳上民船大声吆喝,抢劫民船上的财物。船民同鬼子拉扯争夺,两个日本兵举手就打。船上的妇女连声疾呼:“救命啦”“救命啦”汽艇离开后,船上的人痛哭,咒骂声不绝。

 

有一天,早半夜,驻扎在湖垛小街的日寇,凭借微弱的月光开汽艇来到我们的村庄扫荡。将睡梦中上百名乡亲们叫起来,集中到庄后田中间,四周架起轻机枪,杀气腾腾对准手无寸铁的老百姓。一个矮个子戴眼镜挂腰刀的日寇小头目,对乡亲们哇啦哇啦地乱叫一通。站在旁边的一个翻译用中国话对乡亲们讲:“新四军在哪里?区干部在哪里?说出来皇军大大地有赏!沈志(化名)是哪一个,走出来!”

 

乡亲们没有一个吭声

 

沈志是我的父亲,是乡里文娱宣传队长,当时父亲怀抱着我就在人群中间,举高我小小的身躯用于挡住敌人的视线,父亲胸膛内的愤怒心跳敲打着我的后背。全场死一般的寂静。

 

日军的小头目耐不住了,气冲冲地走向人群拉出琴哥,对琴哥大声发问:

 

“你讲!新四军在哪里?…….

 

“不知道!”琴哥斩钉截铁地回答。

 

日军的小头目走向前去扇了琴哥两个耳光。又走到人群中欲再拉老百姓发问。突然,西南方向的上空传来一阵枪声,日本鬼子紧张了,小头目举起指挥刀大声叫“集合”,一群日寇乘天未亮慌慌张张离开人群,回到塘河边坐汽艇溜之大吉。

 

乡亲们还没解散,乡指导员老杨赶来大声地讲:“老乡们不要离开,刚才的几声枪响,是区武工队得知老乡们被围困的消息,放枪解救我们的。日本鬼子听到枪响声,不知深浅便夹着尾巴逃之夭夭。沈志在场吗?“在场”我父亲放下我从人群里走出来。

 

“来!来!来!趁大家在场的机会,你把排演的几个剧目向大家汇报演出”杨指导话音未落,旺哥、萍姐几个年轻人从人群中走出来,没有乐器,也不化妆,演唱了《送子参军》《大生产》《缴公粮》《优抗犁》(注一)等几个节目,乡亲们都拍手称好。

 

演出结束,杨指导员举手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群众齐声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保卫祖国” 、“保卫祖国” 、“保卫家乡” 、“保卫家乡”、 “保卫塘河” 、“保卫塘河”。

 

在一次反扫荡的斗争上,建阳县(后更名为建湖县)九区四名武工队员,在潘队长(注二)的带领下,为了解救前庄被围困的乡亲们,同日本鬼子展开了殊死的斗争,因寡不敌众四名武工队员被日本鬼子包围在塘河西岸和季庄沟沟北的三角地段,武工队后撤唯一出路是东渡塘河,因许叔和不会游泳,队员嵇小明同志对潘队长和李进讲:“你们保护老许过塘河啊,我来对付敌人!”即刻间三人跳下塘河向东岸游去,嵆小明单身一人埋伏在岸边,向敌人开枪还击,不幸中弹光荣牺牲,日本鬼子又向河中开枪,三人已顺得渡过塘河。后因潘队长渡河受冷水浸泡着凉,双眼发炎红肿,又因当时缺医少药,最终双目失眠。

 

八年作战,中国人终于赶走了日本鬼子,本以为能过上安生的日子,却不料国民党反动派再次撕去虚伪的面纱挑起了内战。

 

一九四八年夏初,国民党反动派纠集全美式现代化装备的八百万大军,由南往北大举进攻我解放区,其中有一支水上机械化的装备的敌军从泰州出发向北经兴化向我县境内侵犯。为了贯彻执行毛主席、党中央“解放军全局战略退却”的方针,牵制和阻挠敌人的快速前进,塘河两岸的广大人民群众,在地方干部的发动和带领下,组成浩浩荡荡的筑坝大军,有的锯树扎芦苇笆、有的在河中打桩、有的挖泥挑泥填河。奋战七昼夜,在沈韩庄和塘南村渡口处,构筑起长约二百米,宽约十米的气势雄伟的拦河大坝。并在大坝上朝南竖起两条巨型横幅,上写着:“我军必胜,蒋匪必败!”“打到南京去,活捉蒋介石。”未隔三日,敌军的一支由汽艇、轮船、拖船组成的编队被迫停止前进。滞留在塘河大坝上南侧,迟迟不能过坝向北侵犯。干群们遥指敌军的编队笑着说:“你(敌军)有你的洋办法,我有我的土办法!”据我所知,在塘河上构筑起的拦截敌人的大坝,还有草庵大坝(位于楼夏庄南塘河的拐弯处)赵湾大坝(位于宝塔镇和高作镇之间赵家湾),这几座拦截敌军的大坝,为保护解放军北撤,阻挡延缓敌军北上赢得了时间,也为此后解放军全面反攻,奠定了基础。

 

啊!塘河,是劳动人民的“母亲河”。千年来我们祖祖辈辈在两岸开垦、生息、繁衍,引用河水灌溉农田和冲泡海水倒灌残留的盐分碱气(注三)改造土壤,利用塘河泄洪排涝从事交通运输,水产养殖,水产品捕捞,同各种自然灾害作斗争。向塘河索取“乳汁”哺育培养一代一代儿女。

 

塘河是革命的摇篮。两岸英雄儿女,为了抵抗日寇的侵略,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贡献了宝贵的生命。一批早期参加革命的热血青年,艰苦努力奋发向上,在中央、省、市等领导机关担任要职。解放后培养和成长起来的革命化、知识化、专业化年轻一代纷纷走上领导岗位。肩负起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重担,总设计师、总工程师、专家、教授、现代企业家在各条战线上。高举中国特色伟大旗帜,践行科学发展观,为迈步奔小康作贡献。

 

啊!塘河!是科学发展观的丰碑,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塘河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挂着膏药旗(注四)的日军汽艇在塘河中横冲直撞已成了历史。,依靠人力和风力的民船和白帆已杳无踪影,卷飘着五星红旗的千吨级拖轮,婉如一条又一条长龙在河面往来穿梭,气笛长鸣。过去依靠一叶扁舟为往来过客服务的摆渡口上空,横跨着铁路、公路、高速公路共十座钢架混凝土结构的巨型桥樑,桥面上轿车、客车、大货车、川流不息。昔日唯一一条狭长的冷落的湖垛小街,被目前初具中等城市规模的建湖县城代替,两岸高楼林立,广厦万间,厂房星罗棋布。“经济开发区”“高新产业区”生机勃勃,一片繁荣景象。人民生活水平年年提高,共享改革开放的丰硕成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向全面小康迈进。

 

转自《塘河》杂志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查看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

    验证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