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建湖文史网 > 西塘雅集 > 散文小说 > 正文

悲士不遇(亚亚)

发布日期:2014/7/9 9:58:03  阅读:1368  【字体:
 

司马迁曾写过一篇《悲士不遇赋》,其中写道:

“悲夫士生之不辰,愧顾影而独存。恒克己而复礼,惧志行而无闻。

谅才韪而世戾,将逮死而长勤。虽有形而不彰,徒有能而不陈。

何穷达之易惑,信美恶之难分。时悠悠而荡荡,将遂屈而不伸。”

文中描写了一位才华之士,生不逢时、生命落空的悲哀。

屈原与司马迁都是不遇的。屈原“信而见疑,忠而被谤”。他满腔的忠义奋发,换来的是君王无情的放逐。司马迁更为凄惨,只因替李陵说了一句公道之言,就遭受宫刑。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中说“家贫,货赂不足以自赎;交游莫救,左右亲近不为一言。”当时司马迁如向朝廷交纳一笔赎罪金,是可以免受刑罚的。遗憾的是,他家里穷,无钱赎罪;亲友们也避而远之。司马迁对同样“时运不济,命运多舛”的屈原油然而生同病相怜之感。

司马迁被判宫刑后,本应自杀保全名节。司马迁没这么做。他在《报任安书》中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假若他选择“若九牛之一毛,与蝼蚁何以异?”“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司马迁忍辱活下来,主要是为了继承父业完成著作,传名后世。

同样,屈原也遇到了生命的终极问题,“是生,还是死,这是一个问题”。在屈原第三次被放逐时,楚国为秦国所灭。国破家亡之后,屈原作了一首千古绝命辞《怀沙》,自沉汨罗江而死。

面对生死问题,屈原与司马迁做出不同的选择。屈原选择了死。他以死成全伟大的人格。梁启超说:“屈原不死!屈原惟自杀故,越发不死。”斗转星移,岁月悠悠,历史的车轮磨过多少王朝更替。屈原依然活在我们心中。每至农历五月初五,国人都会以包粽子、赛龙舟的方式来纪念这位先哲。

司马迁屈辱地活下来了。最终,司马迁也实现了“通古今之变,究天人之际,成一家之言”的理想。倘若当初司马迁逞一时之气,恐怕他早就在历史长河中湮没无闻了。

怅望千秋以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查看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

    验证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