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建湖文史网 > 西塘雅集 > 散文小说 > 正文

笛声里的麦芽糖(陈中荣)

发布日期:2014/10/9 8:30:47  阅读:2067  【字体:
 

 

时光荏苒,转眼间,已届不惑。

作为“七零后”的一代,入世以来,为名忙、为利忙,蓦然回首,青春已然不再;劳心累、劳力累,转眼之间,韶华悄然流逝。梁启超说“老年人常思既往,少年人常思未来”。望着渐行渐远的青春背影,作为新一代中年人,既要展望往来,承担作为社会家庭砥柱的责任;又会时常有意无意的回首既往,回顾恍如昨日的童稚往事。

在红尘滚滚、物欲横流的社会生活中,偶尔在夜阑更深时,让思绪沉浸到少时往事里,可以使绷紧的身心在浮躁和喧嚣桎梏中,寻得瞬时的宁静与安逸。

“七零后”的童年时代,中国社会城乡二元结构泾渭分明,城镇化步伐还没有迈开,农村闭塞、落后,父辈们劳作辛苦,家庭生活拮据。但在不知愁滋味的少年心间,这些苦涩和艰辛并没有留下太深的印记。留在我们记忆深处更多的是:瓦蓝的天空,碧清的河塘,鲜甜的桑葚,颗粒饱满的蚕豆、青豆;更有货郎笛声里送来的麦芽糖(用麦芽作为原料制作的一种糖类零食)。在当时,绝无食品添加剂之虞,更不用担心后来常听到的什么“黑心”食品。

那时,没有“休闲食品”之说,难得有人从城市里带回一盒饼干或几颗奶糖(最好的当数“大白兔”),那该算是顶级享受;而常见到的是走村串乡的货郎担子,可以讲,担子上的麦芽糖甜美了我们整个童年。货郎担子一般一头是麦芽糖,呈饼状圆形,上面放着敲糖、分糖的小凿子、小锤子;另一头存放换糖时回收的旧货。货郎用来招徕顾客(主体是成群结队的乡村少年)的方式一般有两种:敲着小铜锣,更多的是一路笛声。

那时的乡下,安宁恬静,天籁中偶尔夹着远近村落传来的几声犬吠鸡鸣,绝无喧嚣聒噪之感。春日的午后,睡意朦胧中,仿佛是从遥远的天外,隐隐约约、若有若无的飘来一缕悠扬的笛声。少时的我们瞬时兴奋起来,匆匆起身,呼朋引伴,家里家外,翻箱倒柜,往来寻觅。空旧的牙膏壳(最好是锡制的),废铜烂铁,亦或是不能再穿的塑料凉鞋、塑料雨衣,甚至旧的棉絮等等,均可找来换取甜美的麦芽糖。

随着货郎笛声的远去,村子里的一群顽童,每人一块麦芽糖,或大或小,或裹在筷子上,亦或裹在一小截洗净的苇竿、蒲竿上,一路奔走着、跳跃着、甜美着、欢悦着……

跻身社会以来,适逢经济大发展,社会大进步,城乡大变革,货郎担子早已销声匿迹。偶尔回到乡下,颇感物是人非:儿时的玩伴各奔前程,聚少离多;屋后的小河污浊不堪,缺鱼少虾;父辈们田间劳作的身影,舒缓迟钝,尽显蹒跚。

回到城里,为名为利,又在各自的人生轨迹上疾速前行,继续步履匆匆。蓦然回首,茫然!怅然!“七零后”我们尚未来得及细细品味青春的滋味,感受生活的恬适;更难得有闲情逸致,细心领略生命旅程中这段最为旖旎的风光;就在利来利往、浮躁喧哗间,让韶华悄然流逝;让旅途中诸多风景,渐次朦胧在岁月的河流中。犹如“二师兄”的人参果,囫囵下肚尚不知滋味。

相比之下,儿时的乡村生活、货郎的悠扬笛声、麦芽糖的甘甜醇美却清晰地印在我们脑海中,偶尔回味起来,总能滋润着我们的心田。

 

转自《塘河》杂志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查看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

    验证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