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建湖文史网 > 西塘雅集 > 散文小说 > 正文

长篇地方史志小说:双舍传奇——楔子(邵云)

发布日期:2015/5/28 16:26:22  阅读:1620  【字体:
 

 

 

 

  明初,一场突如其来的大水把泗州淹没,原来生机勃勃的泗州城沉入了洪泽湖底。刚刚坐上了龙廷宝座的农民皇帝朱元璋,在震惊之余派了刘伯温去治理洪泽湖的水患。

  刘伯温聪明绝顶,在泗州和下五州(里下河地区)之间筑起大坝,坝旁带耳,以在水患发作之时炸耳放水保坝;同时,砌起水闸,方便里下河干涸之时开闸放水。这样,在范公堤与大坝之间的湿地很快就变成了水陆交溶的的地方。

  这片地方,水是甘甜的,没有凶残的鳄鱼;岸是芦苇丛生,没有吃人的豺狼虎豹。只有人吃水里的、岸上的和空中的一切美味。而且,一个人、一只小船、一只木桨就可以转到自己想去的任何地方。

  相传,朱洪武丢了泗州,虽有刘伯温为他造出下五州,但因为无人开发,所以也还是不甚喜欢。后来他下了道圣旨,在人口密集的地方“赶杀”——派兵驱赶百姓到里下河地区,不走的就杀头。但想来这个刚刚坐稳天下的皇帝还不至于那么愚蠢,所谓“赶杀”应是“赶散”,即移民的意思。

  当初,朱元璋定都之初就把他的心腹将士都安置在富庶的苏州,这些将士划田圈地,召集民工,很快就把苏州“填”得实实在在,因此“皇太祖察民居疏密,行填实之法,凡有大族,有司举其殷实者,填实各处”。这些将士向来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就拖家带口来到指定的土地上,各自选择高地,挖河造田,刈草盖屋。

  苏州阊门的移民来到盐城北安家之后,他们取鱼打猎,围滩造田,起早贪黑,一刻不停地忙碌着。他们种植了大面积的菱角、花香藕以及水稻,自给自足外有了剩余,于是便有了交易的出现。不但这儿的人走出去,还有外面的商人走进来。人们的交易地点,除了县城及范公堤上的上冈外,还有西高田上的湖垛,上冈和湖垛之间被一条沿河串连着,精明的商人为了降低行用费,就乘船到产地中心去购货,中心就是连当时应天府都耳熟的地方——鸳鸯墩。

  鸳鸯墩在湖垛和上冈的中间,同样被沿河串着,住着王姓一大家子,王家就是第一批从苏州移民过来的。这主人曾是一个文职小官,做事喜欢动脑筋,卓有远见。在选址安居上,他很是费了一番工夫。他带着全家乘船在这片地区四处察看,当行到靠近范公堤的高岗时他没有停留,因为在这儿落脚的人太多;到了湖垛时,他觉得也没有发展前途,但他爱上了这条直通大海的沿河。一日,他再次来到高岗和高田之间时,看到河里有几对鸳鸯正在嬉戏,“真是吉祥之兆啊!”他顿时欣喜不已。于是上岸俯看,他发现脚下是一块高地,地里长着红六角草,向北不远处还有几块更大的草地,而其余的地方都在一层薄水之下。他转了几天也没有发现人烟——这正是他需要的地方,心中很是满意,于是决心就在这里落户,并为之取名鸳鸯墩。从此王家人在沿河南北两岸分住,意为象鸳鸯那样相依相望,永不分离。

  水荡地区,船是唯一的交通工具,当地人和外来客商不论去海边买盐还是去盐城县衙,都要经过鸳鸯墩。他们饿了要吃饭,累了要休息,王家人趁机开了饭店、旅馆、饼摊和杂货铺,很快,这里就成了农副产品的集散地,鱼行和草行也应运而生,时间一长,鸳鸯墩成了远近闻名的商业区。

  王家富了,地盘也扩大了,南北三十里,东西二十里。除了围滩造田外,还利用草地在鸳鸯墩以西的一片滩地上开辟了养马场。

  按照律法,三年后这里就要缴纳田赋丁税了,而且还要养马。历代朝廷都法定百姓养马,明初时,因为朱元璋本人是安徽凤阳人,因此他取消了江南地区养马的任务,这样就加重了江北的任务,由“十户一马”成了“五户一马”,不过,相应的优惠政策也是很诱人的:养马者可以输银,还可以占地不税,养马的厩长、厩老及厩卒、厩医等可享受地方的奉银。精明的王姓家长深谙此道,他收留了外来求生的饥民,年轻力壮的围滩造田,年老体弱的就养马,鳏寡孤独者在鸳鸯墩北部的一块高地上男女分住,划出一块土地为“祷田”,召来和尚、尼姑和道士在这里教他们颂经念佛,为王家祈福求寿。王家成了世祖,这块“祷田”当然也被免除了一切赋税。

  不知不觉中三年已过。盐城知县要找百姓在各个垦区为他们代政,代政者人选标准很高,因此,官员们虽然心中有数,还是要逐个微服私访。对里下河这个新垦地区来说,要认定的里长和甲长首先要具有很好的开发精神,因此王家就成了重点考察对象。

  知县和衙役们乘船先到了鸳鸯墩,只见墩边船只来往络绎不断,不大的墩子却见人头攒动,就象县衙门前一样,可见这里的买卖很是兴隆了。绕着墩子的小河向北就是王家的主宅,仿苏式四合大院;院子的东北有三座独立的庙堂:东边是黎三庙,庙里正堂供着黎三老母的泥像,中间是道观,西边是尼姑庵,人们总称它为黎三庙,虽未成规模,在这个新垦区也已是奇迹了。

  知县在这里敬了香,讨了杯水喝,很快就被李主持发现了。李主持善于察言观色,他从步履和神态上看出了知县的身份,就留下知县吃了斋饭,并细细讲了王家主人的雄才大略和养马三百的规模。一听到王家养了这么多马,知县立即想亲自去看个究竟,就在李主持的指点下划船西行。西边是一条不大的沟河,直通西塘河,专为马饮水开凿,名叫马沟浜,浜上有数不清的马厩,各种颜色的小马驹在老马的带领下正在草地上啃草,马夫们坐在一边看守着,老马夫正在马厩里为老马和刚刚生育的母马梳洗。

  知县惊叹不已,也知道王家的来历,不敢怠慢,立即亲书上报朝廷,皇太祖看了奏章,一户竟然能养马三百,这让他龙颜大悦,他立即提笔御批“立一木挂黄旗,以示臣民”。知县有了御批,立即召集大小官员到鸳鸯墩宣读御批,举行竖旗仪式,并任命王家主人为里长兼粮长,同时在王家设立了预备仓(明律法一府拨万贯,一县设四个预备仓,以备赈灾之需),规定周边地区见旗到此缴赋。因此,人们称王家主人为“独木王”。

  独木王养马输银,各行的生意越做越大,收取的田赋直接存放在自家仓库里,预备仓里借出还入,出少入多,久之就聚沙成塔;特别是代收田赋,开垦了新地而不报上,随着新垦地逐年增加,王家的财富越聚越多。

  第一代独木王去世了,第二代独木王在旗杆的高度上打起了主意。当时永乐帝从南京迁都到北京,俗话说“天高皇帝远”,他想再加一木又何妨,可以多多地收取赋税,很快,他就实现了心愿。

  当时很多落后地区的开发需要财力支持,于是朝廷不仅取消了对里下河地区的补贴,而且还加重了赋税征收。盐城知县把理财放在了政务的首位,他发现民田越来越多,可是缴纳的赋税却不见增多,私访之后才明白原来是独木王捣的鬼。这可是欺君的大罪!永乐帝本人就是个叛逆者,得到应天府的奏章后,他担心独木王财富骤增后也会聚众叛乱,于是下旨“满门抄斩”,又念王家开垦有功,恩赐了“肉球坟”一口。活跃在这片土地上的王家上百口人顿时成了刀下鬼。

  王家就这样消失了。本来昭示着幸福吉祥的鸳鸯此时成了不详之兆,于是鸳鸯墩被公议改名为双舍里,意为舍掉一切灾难,可以重新兴旺之意。到了洪熙元年,官府派粮长丈量田亩,划鱼鳞图,立黄册以户为主,田各归户。

  这样,双舍里东西南北方圆三十里的土地上出现了无数个地主,这些地主在此后几百年的你争我夺中,直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最有名的就数东边生家、西边路家、东南的缪家、西南的曹家和北边的伍家了。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查看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

    验证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