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建湖文史网 > 西塘雅集 > 散文小说 > 正文

高考战线上的同盟军(闵长富)

发布日期:2015/6/6 15:22:53  阅读:1827  【字体:
 

 

高考,这千年科举制度的延续、厚重而又沉甸甸的话题,“文革”中断了10年,自从1978年恢复高考以来,备受社会关注,高考这根指挥棒,指挥着千军万马挤独木桥,有多少佼佼者通过这座独木桥走进了象牙塔,在追求自身幸福的同时也在为社会发展中体现了他们的人生价值,随着时代的变迁,高考虽然在不断地改革之中,但,没有根本性的突破,高考对草根阶层来讲是改变人生命运的唯一通道。在这看不见硝烟的战场上,嗅出一股浓浓的火药味,除考生参战外,还调动一支浩浩荡荡的同盟大军,而同盟军的辛苦程度和压力不亚于高考正规军——考生。

他,就是高考同盟军中的一员,在以儿子为圆心、高考为半径的圈子里象陀螺一样紧张旋转了一年。

改革开放之前,读大学是全包的,进了大学门就是公家的人,等于捧起“铁饭碗”。如今虽不包分配了,但“读书做官论”、“学而优则仕”的观念,仍深深印在中国人的脑海里,事实也是如此,那些山区、农村的孩子,没有后门,没有关系,唯有靠高考“跳龙门”,如果进了名校,也就拿到就业的金钥匙。目前,也只有高考仍是不失公允选拨人才的一种方式,也给那些穷人、无权的人家孩子一个平等竞争的机会,有百分之一的希望,就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

他读到初中毕业,现在在县城一家建筑公司搞水电安装,靠苦力吃饭。他妻子是读的技校,也没上过大学,现在县城一个企业做会计。在当今文凭、学历吃香的年代,他们自形惭愧,走出去,好象比人矮了一截,生活上比人家也差一截,现在官场也好,事业单位也好,公务员考试,没有个大学、硕士、博士的文凭根本没门。所以,他们人到中年,自己的人生已不可能出现大的转机,也没有什么非想和奢望,唯一的希望是自己的儿子能圆他们的大学梦,希望儿子出人头地。这种想法在他们心里发芽、生长。

实际上,儿子在高二时,他们就开始备战了,在那年春节的家宴上,他郑重地宣布:今年的工作中心、经济重点,都是强强考大学。他儿子的名字叫强强。尽管社会上对高考有质疑,但,他总认为只有读大学才有出路,尤其是名牌大学。他的一个同事的女儿读的是上海一流的名牌大学,毕业后在上海的一个外企工作,一个月工资五、六千元,年终奖金还拿好几万。而邻居的一个儿子,是通过找关系、出了十多万元上的一个三本的民办大学,毕业后就业到处碰壁,至今还在晃荡。这鲜明的两个例子,在他的头脑中印象深刻。所以,他告诫儿子“没有高考,你拼得过富二代吗?”冲刺名牌大学是他为儿子确定的目标。

从那天起,家里开始倒计时。

从此,家中人员作了明确的分工,时间作了科学的安排。

他妻子,负责儿子早餐;儿子的外婆到他家上中午班,负责买菜、烧中饭,并送晚餐,因为儿子下午放学后,要连轴在校上晚自习;他是晚上值班。

住在乡下的爷爷、奶奶,鸡子生的蛋舍不得吃,带给孙子吃。她们不相信什么“脑黄金”、“健脑液”,只知道鸡鸭鹅纯自然“原生态”的最有营养,还把在地里长的、没有哑化肥的最新鲜水灵的蔬菜,也就是城里人说的绿色食品,源源不断地供应给孙子。他们说,家里孙子最辛苦,爷爷还嘱托他的儿子,不要给他的孙子强强过渡的压力,让顺其自然。嘴上虽是这么说,其实心里还不是指望孙子能考上一所名牌大学,从此氏族翻身,荣宗耀祖。

强强的精彩未来,绷紧了全家人的神精,调动全家人为了强强各尽所能,连亲戚邻居都在为他折腾。高考这根线,牵动了多少人的心。

高三开学后遇到的第一个问题,为了强强节省来回路上的时间,有人提议在学校旁租一间房,让强强母亲陪读。后经全方位权衡,决定从少得可怜的家庭“大学储备基金”中提前支付一笔款子,买一辆电动车,仍食宿在家,路上这20分钟让强强大脑轻松、清醒一下,但是“后勤”工作要强化。

为了儿子的营养,食谱是月计划,周安排,达到顿顿不同,周周新鲜。因为晚上要连轴转,开始晚饭强强是在学校食堂吃的,吃一段时间后,说学校食堂伙食不好,后来干脆由外婆把晚饭在家烧好,从家中送到学校,在学校食堂吃。在学校食堂里,外婆坐在外孙对面笑咪咪地看着外孙吃,外孙吃得越多她越开心,她心疼外孙,唯恐外孙学习把身子学瘦了。外孙吃好,回教室了,她才离开学校回家。

他妻子,原来喜欢打打麻将,牌友还经常在他家开“场子”,自从宣布为儿子高考备战后,家中“场子”拆散了,妻子忍痛割爱牌也不打了。

妻子每天早上4点多钟就起来了,烧好早饭,轻轻地开门,踮着脚尖,悄悄地出去,买好点心,接着倒好洗脸水,把牙膏挤在牙刷上,漱口水用温水兑好,还用嘴试一试,不冷不热,看钟点到了,才进儿子房间低声地叫儿子起身。儿子洗漱完备,她看儿子狼吞虎咽地吃完饭,她背着儿子的书包下楼,打开车库,把电动车搬出来,一切妥当后,儿子正好从楼上蹬蹬地下来,以后她看着儿子背影离去。这个时候,小城还在酣睡,路灯亮着,星星还在寒冷的夜空里颤抖。天天如此。

中午,儿子吃好饭,要午睡一会儿,由外婆守着,到时叫醒他。一天,儿子刚睡下,突然一阵乒乒乓乓、叮叮咚咚的响声,原来是同幢楼隔壁人家搞装修,他连忙过去打招呼,响声没有了。人家儿子今年高考,邻居也理解。

高考复习资料他买了一套又一套,五花八门,报纸上登的,电视上播的,同事推荐的,亲朋赠送的…..他不吝啬,这些钱他舍得花,儿子房间堆满了各种高考复习资料,看都看不过来,因为他知道,自己水平低,不能辅导儿子,用这些资料替代他,为儿子高考助一臂之力。

晚上,儿子在校晚自修结束,一般要到1030时左右才到家,他一边看电视,一边等儿子回来,一旦听到儿子上楼的脚步声,这个足球迷,尽管那足球正踢在节骨眼上,没办法,关掉电视,掐掉刚点起的一支烟,开门迎接儿子,以后给他端上夜宵,儿子吃完,关起房间的门,做习题,背单词……,他把电话线插头拔了,手机关了,以后一个人坐在客厅,两眼望着未开的电视机,心里痒痒的,憋着不看;一支烟放到鼻子底下闻闻,忍着不点,就这么呆呆地坐着,等到儿子学习结束,洗好脚睡觉了,他才悄无声息地上床休息。

高考那天,他是乘出租车送儿子进考场的,当儿子走进考场大门,他步子还在向前迈时被工作人员挡在大门外,他望着儿子背影,伸着长长的脖子直到看不见儿子为止。和其他家长一样,儿子在考场考,他在场外烤,一颗心悬着……儿子场内考了三天,他场外烤了三天。

三天高考结束了,儿子如释负重,把一摞摞渗透汗水和心血的书本、复习资料一古脑儿的往房间一堆,不屑一顾地用脚踢了踢,大声宣布:“老爸,老妈,我的任务完成了,解放了,下面就是你们的事了。”说完一头栽到床上,说要睡三天。

听了儿子的话,他有点愕然,是呀,儿子解放了,他何时解放?问儿子考得怎么样,儿子不说。下面志愿怎么填,难题还困惑着他。不然就说,6月考学生,7月考家长,8月考票子了嘛!

他的压力,仍依然,每天揣着一颗忐忑不安的心,既急又怕地翘首企盼儿子考分揭晓……

 

转自《塘河》杂志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查看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

    验证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