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友兄弥留期间汇给我5000元(王春才)
1949年夏天,我与春瑜弟高小毕业了,家里有一条水牛,18亩地,靠父亲与立英大嫂务农忙不过来,母亲想把我留下种田,不识字的父亲在苏州拉了20多年黄包车,现在上了年纪的人了,是得有个助手,我也愿意留下种田。在家庭会议上,父亲与春友兄表态让我与春瑜弟都到钟庄考海南初级中学,考上了都去读书,考不上就留在家种田,结果我与春瑜弟都考取了,全家人高兴。父亲与淑珍姐用小船送我们去学校,装的几百斤大米交学校伙食团。春友兄此时担任陈村小学校长,每月薪水就是100斤大米,一天下午,春友兄挑着米担到了学校伙食团,替我们缴米了,认真地对我与春瑜弟说:“我的薪粮全部下到你们锅里了,望你们珍视学习的机会,不要贪玩,好好读书。”
春友兄很勤奋,从1943年参加革命工作起,从事业余创作,发表数百篇文章,出版了《艺文枝叶》等书,对我影响很大,我1955年参加工作,1957年就从事习作了,后来出版了《彭德怀在三线》的书,春友兄与春瑜弟一样,给我指导、改搞。1960年至1968年,三年自然灾害,春友兄节省开支,在盐城给我们寄猪油、虾米、小鱼干、补充营养。
我回到成都不久,收到春友兄汇来的5000元,又让侄女爱琴寄来他
尊敬的春才二弟与婺常二嫂:
你们好!
回想父母在世时,你们经常寄生活费,来抚养父母这是无话可说,父母去世之后,你们又经常寄钱来,支持我改善生活,抚养儿女改善生活,尤其是三年灾害时,你们一家人吃榆树叶子,艰苦生活,而把粮票节省下来给父母与我们改善生活,我们永记在心,另一方面还寄钱给住在芦沟淑珍大姐一家人改善生活,还有住在高作的外公外婆以及抚养小茹成长的二姨娘,在生活的关心与支持,使我们永远铭记在心。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在你们支持下,我与黄立英成为九十岁的老人了,将多年来积蓄的四万多元取出来(其中有你们支持的一部分)在去年11月27日山清水秀大酒楼办了三十多桌酒席,通知有关亲友前来聚会,因为菜馆丰富,每桌都有大螃蟹与鸡鱼肉蛋等,使大家吃得满意开心,尤其是住在远地家乡高作的亲友也办了四桌酒席,花了四千多元,使大家开心满意,我心中也感到开心,我喜悦的办了寿宴,得到亲友们的称赞,你们因路途遥远,虽未出席宴会,但是得到你们支持的,因此仍向你们表示感谢!如今我想到我的幸福生活,是中国共产党支持我的,使我有了积蓄,因此我将多余的5千元还给你们,使你们欢度晚年,龙年快要到了,祝福你们一家人幸福欢度晚年的幸福生活。
兄 王荫
不久春友兄又住医院了,然后转到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离休干部病房住满了,他住在普通病房东楼神经内科5层 17床。
1个月后,传来了不幸的消息,
回忆王荫兄,几十年风雨人生,忠于党,忠于人民,札根文化,奉献文化事业。他1943年参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小学校长、文教区员、县文化股长。盐城专区人民剧场经理、专区实验淮剧团(后改省淮剧团)指导员,盐城专署文教处(局)文化艺术科长。盐城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等职。投身革命后,爱好业余文艺创作,笔耕不辍,在有关报刊杂志上发表的名人风采、淮剧杂录,往事琐记、乡士拾趣、戏典剧本、小调、民间故事等各类体裁的作品几百篇。2001年,他将部分文稿汇编成书。春瑜弟起书名《艺文枝叶》,并作序,一枝一叶总关情:“一枝一叶连着祖国、党以及我们家庭的风和雨,记载着一个老文艺工作者在风雨中不断前进,老而弥坚的足迹,其作品自有它固有的文学价值、社会价值,是不言而喻的。”
王荫兄,几十年来坚持叶余创作,带动了我与春瑜弟及他大儿子王爱东、二儿子王爱楠勤奋读书写作的习惯。长辈王学言感受很深,
王荫兄,从参加抗日战争开始,直至新时代,为社会作出了重大贡献。也支撑起我们这个家庭。风雨王门,幸福来之不易,饮水思源,我爱故乡建湖老家,永记感恩奋进。
转自《塘河》杂志
- 上一篇文章: 父亲为我相亲(王春才)
- 下一篇文章: 飞扬的青春(张如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