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扇情结(李杨安)
在那没电、没电风扇、没空调的年代,每到炎热的夏天,蒲扇便是人们消暑降温、驱赶蚊虫的最好工具。
从记事起,我就与蒲扇结缘。几十年过去了。蒲扇情结始终未变。那是童年,夏夜闷热难熬,奶奶总是坐在我的身旁,一边用蒲扇为我扇风,一边哼着古老的《扇子歌》:“扇子扇凉风,宜夏不宜冬,有人向我借,等到十月中”。奶奶一遍一遍地反复哼着,一直等我在扇子的微风中舒舒服服地睡着了,才轻手轻脚地离开。
过去常见的扇子有芭蕉扇、羽毛扇、纸扇、麦关扇、蒲扇。我的老家是荡区,出产柴薄,享有“蒲乡”之称。老乡们就地取材,用的都是蒲扇。蒲,亦称香蒲,香蒲的茎叶,可编织多种用具。编扇子的香蒲也有讲究,伏前蒲身骨软,不招风;秋蒲身骨脆,易折; 伏蒲最佳,未结蒲棒,没出过力,既结实,又软熟,经久耐用。蒲扇不止于扇风降温、赶蚊虫,还被赋予多种用途,比如生炉子、烧老灶用它扇风着火,串门用它遮太阳,下小雨时用它遮在头上充当雨具,在外面席地而坐用它垫屁股,真是一扇多用。记得我五、六岁时,几个姐姐就手把手地教我摆蒲、插蒲、走边。上小学时,劳动课就是学做蒲扇。因此,在我家乡,与我年岁相仿的老一辈,大多会做蒲扇。
荡里人虽然会做蒲扇,但很少有人卖过蒲扇。每到夏天,往往以蒲扇为小礼,分送给高田地区的亲朋好友,让他们共享蒲扇带去的“瓜田李下”的清凉。值得一提的是,老乡们还用蒲扇去“劳军”。战争年代,每逢夏季,老乡即向我驻军赠送蒲扇,作为“劳军”的慰问品,供战士们扇风、赶蚊子。“劳军”的扇子大多是巧手姑娘做,除做工精细外,包装也是美观大方,扇面上有本村书法家祁振之老先生的题字,诸如“小小蒲扇轻又轻,送给亲人子弟兵”; “战士前线打胜仗,百姓劳军理应当”等等。扇子外口还多了一层花布条子包的边,体现民族文化色彩,受到战士们的青睐。
后来,我参加工作,周围人们都用上芭蕉扇,而我仍钟情老蒲扇,它扇来的风有一种淡淡的香蒲味,充满着浓浓的乡土气息。用现在的话说,它是绿色最环保的消暑、驱蚊工具。
上世纪六十年代、七十年代,大搞”围荡造田”,老家的蒲田大都被开垦成稻田或养鱼池,做扇子的香蒲已不多见。改革开放后,随着城乡供电的普及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升,电风扇、空调走进了寻常百姓家,告别了那个靠扇子来消暑降温的时代。
陈年老古董的老蒲扇早已淡出了人们的视线,而我仍在心里收藏着它,收藏着我对故乡夏夜挥之不去的记忆。
- 上一篇文章: 长寿马齿菜(严锦宇)
- 下一篇文章: 今到苏州(王金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