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建湖文史网 > 人物春秋 > 文明楷模 > 正文

21年,她为孤寡老人做鞋1900双(陈和洲)

发布日期:2012/4/3 16:49:11  阅读:2214  【字体:
 

 

57岁的建湖县港务处退休职工曹翠花,坚持21年给全县15家敬老院的老人送布鞋,做了近1900双,老人们亲热地称她“好女儿”。

 

319日,建湖县近湖镇敬老院内格外热闹,老人们争相传告:“曹翠花来了,又给我们送布鞋了。”

 

“本来春节前就要来看你们的,去昆山帮着带孙子,鞋子没赶得上,今天才给你们送来了。”当天,曹翠花一回建湖就赶来敬老院。

 

走进101室,曹翠花打开行李,一双双圆口、松紧口、鸭舌口布鞋码得整整齐齐。这些款式都是根据老人们的穿着喜好做的。

 

“潘爹爹,这双是你的。”拿出一双布鞋,曹翠花走到潘兆庆的床头,麻利地抽出鞋内夹着的一双袜子,给老人换上,“黑鞋子配白袜子好看。”

 

81岁的潘兆庆换上新鞋像个孩子似的,当即走到门前鹅卵石路上踩了起来,一边踩还一边跺两脚:“我来敬老院迟些,头一次穿曹大姑做的鞋,舒服。”

 

再来到102室,几个老人已等在那儿。穿上新鞋,袁以才有些激动:“很好很好,刚好一脚。”老人说,他今年79岁,没有子女,这已是曹翠花为他做的第三双布鞋了。

 

看着袁以才床头放着洗得干干净净的旧布鞋,曹翠花问老人鞋子怎么不穿。老人说:“你一针一线的做起来不容易啊,我得省着点穿,平时也就出门走远路时才拿出来穿。”

 

曹翠花赶紧劝他:“喜欢你就穿,穿坏了我再给你做。”

 

按照当地风俗,老人去世时要穿姑娘做的鞋。近湖镇敬老院院长郑志红偷偷地说,这些老人无儿无女,他们都把曹翠花当着自己的女儿,送来的布鞋他们背地里都藏着呢。

 

为什么想起纳布鞋免费送老人?

 

曹翠花说,她是从她公公喜欢穿布鞋想到的。

 

1991年秋天,曹翠花年已八旬的公公穿鞋时自言自语:“皮鞋太硬,脚磨得疼,走路还不稳重,到街上找半天也买不到一双合脚的布底鞋。”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曹翠花当时不会做布底鞋,当晚,她就向邻居奶奶“拜师学艺”。没几天,公公就穿上了她新做的布鞋,脸上乐开了花。

 

心细的曹翠花想:有儿有女的老人有人帮着做布鞋,没有儿女的五保老人又有谁来给他们做鞋呢?想到这里,她暗下决心,一定要为五保老人免费做一双布底鞋。

 

这一做,就是21年。全县15个乡镇敬老院,曹翠花送去的布鞋加起来总数近1900双。

 

有人曾经为曹翠花做过统计:每只鞋底1700针,1900双就是600多万针。如果以每3秒钟纳一针计算,就要花去5000多个小时。这还不包括为老人量脚码,剪样、糊布、做鞋口等工序所花的功夫呢。这些时间都是曹翠花起早带晚挤出来的啊。

 

问她买过多少布、用坏多少针,曹翠花愣了愣,不好意思地说:“还真没留心过呢。”

 

一旁的邻居帮她算了算:一公斤布最多做6双鞋,这么多年,她做鞋用布应该有320公斤。白线呢,应该有36公斤多,钢针呢就没法数了。

 

看着老人们穿上自己做的新鞋,曹翠花说:“每次送鞋,心里会有一种说不出的快乐,觉得做这件事很有意义。”

 

曹翠花的事迹感动了社会,她入选省道德模范提名,是全市首届道德模范。今年2月,曹翠花被确定为江苏省3名“三创三先之星”学雷锋先进典型之一。

选自《盐阜大众报》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查看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

    验证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