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建湖文史网 > 人物春秋 > 历史人物 > 正文

缅怀陈克天同志对盐阜地区水利事业的卓越贡献(陆逵)

发布日期:2012/4/16 8:06:31  阅读:2856  【字体:
 

 

    今年328日是老领导陈克天同志逝世一周年的日子,每当我走过新洋港大桥、通榆河枢纽工程、里下河水乡,都情不自禁地回想起陈克天同志当年帮助我们盐阜地区干群兴修水利工程的点滴往事。陈克天同志是我特别爱戴、特别敬重的老领导、老首长。他一生奋斗的革命历程和光辉形象,常常萦绕在我的脑海中,他坚定深邃的目光和伟岸的身影,时时浮现在我的眼前。

 

陈克天同志长我8岁,与我是建湖县老乡。他于1953年被省委、省政府任命为省水利厅厅长,委以治水重任,在大江南北许多水利工程上都留下了他的汗水和足迹,很多干部群众称他为江苏的“水龙王”,而盐阜家乡人民又习惯并十分亲热地喊他“陈老天”。这个“老天”里面既包含着对一位老共产党员的敬重,也包含着对他领导治水事业的赞许。

 

盐城历史上就是“洪水走廊”,洪涝灾害频繁为害,大水年份,上游洪水压境,下游海潮顶托,常常遇到台风、暴雨、海潮“三兄弟”一齐袭击,涝渍危害,造成“饿殍载道、浮尸遍野”的悲惨景象。建国后,苏北灌溉总渠于上世纪50年代建成,但截断了渠北地区赖以排水的八条河道,给盐城北三县带来了内涝、灌溉不畅等问题,造成经济长期处于欠发达状态。1984年省委提出“积极提高苏南、加快发展苏北”的战略决策,准备启动通榆河综合开发工作。陈克天同志刚刚退到二线,又奋勇挑起了通榆河工程的重任。通榆河南起南通九圩港,北达连云港赣榆,全长415公里,是江苏东部沿海地区江水东引北调的水利、水运骨干河道。它对改造中低产田、开发沿海滩涂、拓宽航道、调度排涝、改善水质具有重大意义。盐城境内通榆河中段工程,南起东台泰东河,北至响水灌河口,全长184公里,可供1000平方公里范围灌溉,将为沿海开发注入新的活力。

 

当时我正担任盐城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亲眼看到克天同志为通榆河工程费尽了心血,从规划、勘察、设计、报批、立项、启动,他全身心地投入,历时18年,18趟进京跑部,找老领导、老同志奔走呼吁,先后找到当年在盐阜地区战斗过的陈丕显、张爱萍等中央领导同志,他们对盐阜老区十分关心、十分支持。又找到邹家华副总理,找到建湖老乡王俊同志,终于使这个重点水利工程顺利立项。资金遇到困难,陈克天同志想尽方法,利用日本海外协力基金贷款1亿美元。记得有一次陈老跑项目时在北京生病,是坐着轮椅被抬上飞机的,为了催批通榆河的可行性报告,他在北京招待所一住就是30多天,连76岁生日也是在北京过的。有人问他:“你这么大年纪,辛辛苦苦、呕心沥血搞通榆河,到底为的什么?”他说:“为的是人民幸福,为的是老区人民早日过上好日子!”如今通榆河建成了,盐阜人民得益了,而陈克天同志却永远离开了我们。

 

盐阜地区地处里下河腹地,不少地方属“锅底洼”,一遇洪涝,往往形成“四水投塘”,大面积涝渍成灾。而干旱之年却又缺水成灾。民间说:“无水先旱,有水先淹,又旱又淹,夹着棍子讨饭。”陈克天同志担任水利厅厅长后,经常深入里下河水乡调查研究,找科技人员座谈,找老农民问计,甚至亲自下河涉水,寻求真知。经过他多年不断探索,终于形成一套切实可行的治理里下河地区“锅底洼”的工程布局。一是“四分开、两控制”,即:洪涝分开、内外分开、高低分开、灌排分开;控制外河水位、控制地下水位。采用这个办法,使里下河地区洪、涝、旱的治理逐步改善,“四水投塘”的危害逐年克服。二是“大引、大排、大调度”,即:大排涝水与大引江水并举,并在河流之间实行大调度,彻底解决里下河地区的涝、旱、淤、渍问题,解决上、下游之间的排、灌、降矛盾。三是“上抽、中滞、下排”,“上抽”即组建强大的抽水动力,从上游抽排,减轻洼地涝水压力;“中滞”即充分利用里下河原有湖荡滞蓄涝水;“下排”即整治射阳河、新洋港、黄沙港、斗龙港,扩大自排入海出路。四是大面积“沤改旱”,建设商品粮基地。在陈克天同志亲自指挥下,从50年代初到1995年,我们对里下河“锅底洼”连续进行了40多年的大规模整治,共投入19亿工日,完成了40亿土立方工程,开挖大中小沟10.5万条,修建干堤圩堤1.7万公里,兴建大小涵闸20.4万座,形成机电排灌动力60余万千瓦。从而使里下河地区山河面貌大改,“锅底洼”变成了“米粮仓”。这都是陈克天同志殚精竭虑、运筹帷幄、身体力行所带来的丰硕成果。

 

(作者系盐城市人大常委会原主任)

转自《盐阜大众报》201246日 【民生·广告】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查看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

    验证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