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县城工办副主任、县重点工程动迁组组长倪伟
当你漫步在县城,会欣喜地看到,县城正日益变大、变美、变得更为宜居!所有的这一切,无不凝聚着动迁工作人员的辛劳、智慧与汗水,县城工办副主任、县重点工程动迁组组长倪伟就是其中的一员。5年来,他用自己的执着与赤诚诠释着一名党员干部的责任与使命。
重任在肩勇当先
城镇拆迁工作被当今人们称为“天下第一难”。为攻坚克难,加快城市化建设,2007年,县委、县政府决定从县直部门抽调一批科级干部加强拆迁力量。当时县里要求城工办出一名科级干部,但是城工办人手少,在班子会上征求意见时,倪伟主动站出来接受任务,大家都被他这种勇于担当的精神所感动。他说,作为一名党员干部,组织上有号召,就应该积极响应、主动参与,尽一份应尽的责任。
县重点工程指挥部让他担任动迁组组长,这时,正值县城裕丰村大面积拆迁,由于当时房价不断攀升和居民情绪波动较大等问题,该地段成了动迁的“老大难”,倪伟主动请缨,来到这个最困难的地方做群众工作。面对巨大压力,倪伟毫不气馁,他凭着以心换心的交流方式和公平拆迁的实际行动,赢得了拆迁户的理解、信任和配合,提前半个月完成了该村76户和1家企业的动迁任务。
原建港二期动迁工作开始后,倪伟主动要求到户数多、船民多、特困户家庭多的水上三村做动迁工作,这176户拆迁户,90%是原来的船民,各种问题和矛盾错综复杂,倪伟凭着“滴水穿石”的思想工作,又提前一个月完成了该地段的动迁任务。按理说,这个时候他应该歇个肩了,可他仍像“上足发条的闹钟——不停地工作”,又将其他组没有完成的13户全部包揽过来。
倾心尽责显赤诚
在动迁工作中,倪伟发扬“入千家万户、说千言万语”的精神,把“人性化”沟通交流贯穿到动迁工作的始终,坚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有一个拆迁户经多次做工作仍不肯让房,说自己没有工作,家庭经济困难,又说自家有一条10吨水泥船沉在河底,非要倪伟亲自调查,给予困难补助。当时正是初冬的时候,倪伟胸椎手术后身体尚未完全恢复就来到该户家中做工作,为了弄清事实、彻底解决问题,他冒着严寒下河探查,发现河底确实有条吨位不小的水泥船,经请示指挥部同意,给予该户2500元的困难补助,该户户主十分感动,终于与动迁组签订了协议。
有位拆迁户,其丈夫是伤残军人,5年前病故,娘儿俩相依为命,家庭经济比较困难。倪伟和工作组的同志找她做工作,她不是跑到阜宁的娘家就是“铁将军”把门。后来经多方了解得知,近湖镇原民政干事魏连贵在每年的建军节和春节都给她送解困金和慰问品,她对魏干事相当信任。倪伟请来魏干事后,许红珍终于坐下来谈话了,倪伟对她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做工作,并对照政策给她安排了一个中套回迁房,并签订了协议。在她的影响下,相邻的九户也很快把协议签了。
动人最是关键时
2007年,原物资局建材综合楼动迁,所属企业一名退休女职工经过数十次的劝说就是不让房,最后老人提出了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条件:“我什么房子都不要,就要你倪伟现在住的房子,你不换房,我就不让房!”
这个退休女职工与倪伟的妻子比较熟悉,她知道倪伟家房子东侧有一块空地,而且倪伟的套房又在一楼,她年老多病,认为自己进出比较方便,所以她铁了心要与倪伟的现房进行调换。面对这道难题,倪伟陷入深思:如将自己住的房子置换成该户在西苑小区的回迁顶层房,家里人难以接受,但不将房子换给她,就要影响整个拆迁进度。经反复权衡,他决定服从拆迁大局,让出现住的房子。妻子想不通,他就请出同学朋友亲戚,一同做思想工作,经过反复劝说,他的家属终于同意换房。后来,倪伟一家出去租了两年多的房子,没有拿县里一分钱的房租补贴。
2011年4月,倪伟感到腰部隐隐作痛,白天坐立不安,夜间难以入眠,不得不到医院去检查。检查结果显示,他的直肠有个肿瘤,医生劝其尽快手术。当时,正值广播电视台西侧动迁的最后阶段,还有几户未签协议,他放心不下,决定暂缓做手术,直到手术前一天他还与3户签订了协议,其中一户熬到夜里11点多钟还不肯签。这时,倪伟只好将自己的身体情况说了出来,他说:“明天早上我就要到盐城去做手术,如果出现什么意外,这个协议就是我一生当中最后的工作。”动人心者莫过于情。对方听了倪伟的一席话,看着他被疾病折磨的痛苦表情,被深深地感动了,协议终于签了。
倪伟手术后不到20天,就又出现在动迁工作现场。3个多月后,倪伟的腰部再次出现像针扎一样的刺痛。结果被医院诊断为“胸椎肿瘤压迫主动脉”,倪伟只得住院进行第二次手术。手术后,医生再三叮嘱他起码要休息三个月,县领导对他的健康也十分关心,要求他安心养病,等病愈后再工作。可他哪里闲得住,出院不到一个月,又在为动迁工作而忙碌着。
倪伟在动迁工作岗位上一干就是5年,共负责完成了754户居民、11家企业的动迁任务,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党员干部的责任使命,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转自《建湖日报》2012年4月26日第二版
- 上一篇文章: 尽心竭力为水利(王乃定 顾坚强)
- 下一篇文章: 手执扫帚写人生(王谷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