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东:坚持,铸就成功(王艺蓉)
王世东,盐城神力制绳有限公司董事长。在他的带领下,神力制绳公司由当初的一家塑料绳子加工厂,发展成为几乎垄断国内30万吨油轮以上巨型船只缆绳市场的知名企业。
辛勤耕耘 拓展市场
提及“神力”,国内涉及造船行业的厂家和配套缆绳企业没有几人不知道“王世东”这个名字的,因为在缆绳行业他是重量级人物。他从1978年建厂,至今已有30余年。
在缆绳行业打拼30多年,王世东可谓“年高辈长”,但他干事业的劲头不减。他经常说自己是一位“流浪汉”,通常一年之中只有三分之一时间在公司打理,其余时间则奔波于客户所在的城市,跑市场争订单。长年累月的奔波、晚睡早起以及饮食的不定时与不定量,在一定程度上打乱了正常的生活规律。出差疲倦时他会开玩笑说:“正常人一日三餐,我有时要吃“八餐”:饱一餐,饿一餐;早一餐,晚一餐;有一餐,无一餐;冷一餐,热一餐。
王世东是一个善于抓住时间和利用时间的人,计划一周办好的事情,他总会三四天把它做完。他经常教导下属做事要有计划、有步骤、高效率。平时稍有短暂空余时间,他便会考虑是否来得及用这点时间去拜访某位客户。无论是在公司还是出差在外,王世东每天总会把时间安排得非常紧凑,每天深夜临睡前都习惯地把第二天准备处理的事情一一罗列在笔记本上。
创新不止 迈向高端
“日日抢市场,月月争创新”,是王世东十几年前提出的企业精神。
“我国‘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船、‘远望号’测量船,以及中远等央企公司的远洋运输船甚至军用潜艇,都使用了我们造的缆绳,替代了进口缆绳。”王世东说。
超大油轮是个庞然大物,用钢丝缆绳容易摩擦产生火花,用锦纶缆绳又会有十米左右的拉伸,存在安全隐患。王世东带着技术人员,前后花了一年多的时间,研制成功了组合绳索——一端是钢缆绳,一端是锦纶缆绳,中间是卸扣。凭着自己的创新和绝技,该项技术2010年申报了国家专利。
2010年9月,神力公司联手北京化工大学、上海东华大学,在国内船舶缆绳行业首次组建了高分子材料项目小组,专门进行高分子化纤材料的研制及产业化工作。这种新材料制成的缆绳,由3万多根细丝组成,强度更大,重量更轻,市场前景很好。
2011年7月,由我国自主建造全球最大的40万吨矿砂散货船“VALE CHINA”号(“淡水河谷中国”号)顺利出坞,这艘世界上最大的远洋货轮,使用的也正是神力的缆绳。“我们的缆绳,基本上已垄断了国内30万吨油轮以上巨型船只市场。”王世东深深体会到了科技创新给企业带来的好处。目前,公司产品已从起初的单一内河船只用缆绳,发展到远洋船缆绳、安全网、绳梯等全系列产品。
细微之处 彰显爱心
一个人的口碑与品质是用金钱买不来的。王世东不辞劳苦、关爱下属,对社会富有责任感和使命感。
在行车办事途中,遇到积水的路面,王世东总是要求驾驶员减慢车速,以防溅起水花弄脏行人的衣服。在外洽谈业务时,常常会错过吃饭时间,偶尔买点面包或香蕉充饥时,他总是提醒吃剩的香蕉皮不要扔到车窗外,生怕其他过往的骑车人因此摔倒。
“做事要换位思考!”王世东经常这样提醒身边的人。前些日子,一位工人在操作过程中不慎将手弄伤住院。在外地出差的他得知这一消息时立即往回赶,连公司都没回便直奔医院看望。住院期间,他去探望了6次,受伤的工人深受感动。
除关爱员工外,王世东还热衷于公益事业。汶川和玉树大地震时,他带头捐款捐物。家乡要建一座桥梁,尽管当时公司还处于困难阶段,但他二话没说拿出几万元。近几年,他又先后出资20多万元,为家乡修建了两条乡间道路,方便了群众的出行。
今天,神力公司已经成为缆绳行业的知名企业,而王世东没有放缓发展企业和回报社会的脚步。他说:“人要有点精神,不能只为自己而活,只要身体允许,我肯定会干到80岁,为我们建湖经济多做贡献,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转自《建湖日报》2012年7月16日
- 上一篇文章: 桑梓情深的企业家杨栋
- 下一篇文章: 王士洪:创业有成回报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