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建湖文史网 > 人物春秋 > 革命烈士 > 正文

铭记先烈功绩默默耕耘奉献(孙吉之 江根荣)

发布日期:2012/8/1 8:23:06  阅读:2353  【字体:
 

 

  姚学群家住高作镇蒋王村一组,是烈士姚文奎的长孙。曾担任蒋王村村主任多年,目前离任在家种田。他为人朴实、勤劳善良、衣着朴素,当笔者来到时,他笑脸相迎,倒茶递烟热情接待,当知道笔者的来意后,便滔滔不绝地打开了话匣子。

 

  姚学群的祖父名叫姚文奎,参军到部队后改名为姚其。

 

  “老太爷1907年出生在苏州河边小木船上,童年、少年时代跟随父母靠拾荒糊口度日。22岁回到家乡高作蒋王从事种田,农闲时到上海拉黄包车谋生,曾担任高作西北乡民兵中队长,36岁到黄克诚三师当兵,194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姚学群健在的母亲介绍,姚文奎身材魁伟,五大三粗,膂力过人。在高作西北乡担任民兵中队长期间练得一身好枪法,百发百中,有神枪手美誉。到部队打靶训练时一鸣惊人,每发子弹均在9环以上,技压群芳。深受领导喜爱和器重,时间不长被任命为连长。

 

  “后来部队调往四平,我的祖父参加四平战役时任突击营营长。”姚学群打断了他老母亲的话题接着说。那真是一场惨不忍睹的战役啊!里三层,外三层,包围与反包围互相交织,敌中有我,我中有敌,血流成河,死尸堆积如山,在全营基本阵亡的情况下,姚文奎用重机枪顽强地阻击敌人,被敌人的炮弹炸断了左腿,身上多处负伤,血肉模糊,被担架队抬下火线,在转往哈尔滨野战医院的火车上光荣牺牲,年仅38岁。

 

  姚文奎牺牲的消息传到家乡后,他的妻子哭干了眼泪,哭哑了喉咙,她化悲痛为力量,暗地里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负责高作西北乡通讯联络工作,曾多次护送老干部、党员过封锁线。夫妻俩一生共生育了两个儿子、两个闺女,目前仅有两个闺女健在。

 

  姚文奎的大儿子名叫姚志石,生了四个儿女。姚学群的姐姐姚学兰,现年62岁,曾任蒋王小学教师,现已退休在家。长子姚学群,现年59岁,承包90多亩地,全部长稻、麦,年收入约10万元,家有抽水机三台、手扶拖拉机三台、收割机一台。次子姚学俊,现年56岁。最小的儿子姚学云,现年49岁,现任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医院业务院长,是德艺双馨、技术精湛的外科专家。

 

  姚文奎的二儿子名叫姚志高,生了两个儿子、三个女儿。儿子姚学勇在钟庄中学做教师。

 

  姚文奎的小闺女名叫姚志花,现年66岁。姚志花的儿子陆士庆,原在山东济南军区某部任营长,现转业到建湖特警大队任职。

 

  据姚学群介绍说,目前全家及至孙子辈的共有共产党员8名。

 

  姚志石曾担任蒋王村大队书记长达15年,为人真诚朴实,一尘不染、两袖清风,从不摆架子,耍官腔,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为群众办了很多实事、好事,被群众誉为“真正的布尔什维克。”

 

  姚学群曾担任蒋王村村主任多年,被蒋王村群众誉为:“大好人、大善人。”农忙时,群众需要帮忙打水、耕田、破垡、割麦,姚学群宁愿放下自己家的农活不干,也不能怠慢左邻右舍,随叫随到,热情服务,包质包量。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对子女外出打工,年老体弱在家的老人有求必应,从未收取工钱。当其子女们回来后,登门道谢,拎烟提酒都被他婉言谢绝。他五大三粗、浓眉大眼,笑眯眯地说:“都是乡里乡亲的,谁家没有需要帮忙的时候,没什么好谢的!”

 

  姚学群依靠聪明的才智,勤劳的双手种田致富了,可他没有忘记蒋王村的群众,没有忘记左邻右舍,没有忘记那些孤寡老人。村里筹资浇筑水泥硬质路面,他带头外出找关系,筹集资金30万元,自己也慷慨赞助3万元。逢年过节的时候,他心里装着那些年老体弱、家庭经济拮据的人家,送衣、送菜、送慰问品,送百元钞票。姚学群做好事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似的传遍了十里八乡,被群众誉为:德高望重、勤劳致富的种田专家。

 

  最后笔者用一首打油诗来告慰所有为民族独立自由、翻身解放而英雄献身,长眠九泉之下的英烈:

 

  先烈长眠乡土,晚辈奋力向前,告慰在天之灵,建湖改地换天。

 

转自《建湖日报》2011111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查看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

    验证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