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建湖文史网 > 人物春秋 > 历史人物 > 正文

短命状元孙承恩(孙禧斌)

发布日期:2012/11/6 11:02:26  阅读:6087  【字体:
 

 

自清朝顺治三年至光绪二十九年,江苏省考中进士的人居全国之首,其中仅状元就有四十人,此外,榜眼有二十六人,探花有四十二人。顺治十五年五月殿试后,孙承恩、孙一致、吴国对分别被顺治皇帝钦点为戊戌科状元、榜眼和探花,而孙承恩与孙一致同是江苏人,年龄又是同岁,他们均出生于一六一九年。由于他们的答题水平不分上下,点谁为头等状元着实一时难倒了顺治皇帝。后经过一番波折,顺治帝考虑再三,还是决定将状元点给了孙承恩。个中之谜,史书中有一段解密的记载。

 

据史料考证,清代状元之选固然以考试答题的水平,治国平天下的能力为考量,但也不乏与皇帝的个人好恶取舍有较大的关系,如清代的状元之选与皇帝偏重进士的书法就是例证,当然孙承恩被点为状元还有其他令皇帝感动的缘由。

 

顺治十五年五月三日,考生经过殿试后共录取贡士三百四十三人,其中孙承恩、孙一致、吴国对等十人从数百人中脱颖而出,只等顺治帝阅卷钦点了。顺治帝先阅读了孙承恩的答卷,只见其直抒己见,指陈时弊的文风跃然纸上,尤其是读到文章的结尾颂语克宽克仁,止孝止慈这句话,引起了顺治皇帝的赞赏与关注,但见籍贯又怀疑孙承恩与孙旸是一家人,而孙旸是顺治丁酉年的举人,因当年科场案被发配辽阳,对此顺治帝记忆犹新。于是他就派学士王熙到孙承恩的住处去询问一下。其实王熙与孙承恩本是十分要好的朋友,便实话相告说:孙承恩,现在是升天还是沉渊,全取决于你一句话,你叫我回去怎样启奏禀报皇上?在这紧要关头,孙承恩沉思片刻,无限感慨的对王熙说:人生祸福是命里注定的,为人处事,不可以欺骗君主和出卖兄弟。请先生明奏皇上,常熟孙旸乃是我的亲弟弟。

 

王熙回宫后,他将孙承恩的回话向顺治帝复述了一遍。顺治帝得知真相后十分感动,并加评语曰文才德行。 由于顺治帝既欣赏孙承恩的文章,尤其喜欢他不欺君卖弟的德行,还喜欢他效法欧阳询的书法,于是就将孙承恩定为一甲第一名状元,当年六月还特免其弟孙旸的连坐流徒之罪。这便是孙承恩诚实得桂冠之谜,一时被人们传为佳话。

 

顺治十五年,孙承恩获得戊戌科状元后,被授予翰林院修撰,并常陪侍顺治帝左右。他作为皇帝的顾问,曾宠爱有加。顺治十六年,他有一次陪顺治帝游幸南海子,赐骑御马,恰好那天又碰上大风沙, 回家不久中寒得病而死,享年仅四十岁,令人十分惋惜。

 

其实,孙一致的文才学识并不在孙承恩之下,而且他的书法俊逸,只是不符合顺治帝喜爱的欧体书法,因而未能夺魁,最终被顺治帝钦点为一甲第二名榜眼,并授予翰林院编修。

 

转自《搜狐网》孙禧斌博客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查看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

    验证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