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誉海外的象棋大师胡荣华
胡荣华(1945年—),江苏建湖人,1945年出生于上海。中国象棋特级大师,棋界人称“胡司令”。 现任中国象棋协会副主席、亚象联第一副会长、象棋国家级教练员。著有《反宫马专集》、《胡荣华象棋自战解说谱》、《胡荣华飞相百局》、《十连冠的棋艺精华》。
在中国象棋界,有一位大师称雄棋坛四十余年,被誉为“棋坛常青树”,有棋坛“不死鸟”之称。他在15岁一战成名获得全国象棋冠军,61岁花甲之年又摘得桂冠,成为中国象棋界冠军棋手年龄最幼与最长的两个极致。他创造过全国象棋十连霸伟业、获得十四次全国个人冠军、称雄棋坛四十年仍然巍然屹立,这就是中国象棋大师胡荣华。
纵横棋坛四十余年战绩辉煌
胡荣华8岁从父习奕,1957年上海市少年棋类锦标赛中所向无敌,取得十五连胜并最终夺冠,不久后,入选上海棋社。1959年初进入上海市队。
1960年春,上海市在全国运动会之前举行市象棋选拔赛。胡荣华在最后一局中对弈当时的全国名手,有上海市第一高手之称的何顺安,结果爆冷制胜,引起轰动。自此胡荣华在棋坛崭露头角。
1960年10月,胡荣华被选为上海市队主力选手,参加在北京举行的首届全运会。在比赛中,胡荣华连续打败李义庭、刘忆慈等著名国手,最后碰到当时的全国冠军,棋界有口皆碑的“杨无敌”杨官璘。在比赛中,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胡荣华下出一个舍炮制胜的妙招,使杨官璘毫无对策,只得认输。15岁的胡荣华登上全国冠军宝座。 当日,为胡荣华颁奖的是当时的副总理陈毅,他微笑着对胡荣华说:“你小小年纪就成为全国冠军,可谓英雄出少年啊!”从此,中国棋界进入胡荣华时代。
此后,1962年至1979年间,他九次蝉联全国象棋个人赛冠军,在二十年间缔造了“十连霸”的伟业。1983、1985、1997、2000年又先后四次夺得全国个人赛冠军。2003、2007年率领上海队两次夺得全国象棋甲级联赛冠军,被誉为棋坛“常青树”、“不死鸟”。胡荣华独领风骚几十年,“文革”样本戏“沙家滨”中有胡司令,从前“棋坛总司令”谢侠逊戏言可让贤,于是,“胡司令”雅号不胫而走。是中国象棋界一代宗师、当代象棋学派主要奠基人、二十世纪最杰出的象棋手。1982年获得象棋特级大师称号,1998年获象棋特级国际大师称号,1999年被评为“新中国棋界十杰”之一。
60年代初至70年代末,胡荣华、杨官璘双雄并立,80年代棋艺发展,棋坛繁荣,柳大华、李来群,吕钦、徐天红、赵国荣、许银川等新星崛起并立。胡荣华虽年过不惑,公务缠身,但是凭著坚强的毅力和深厚的功力,始终在棋坛上与群雄拼搏,且战功赫赫。在国内最高水平的五羊杯全国冠军赛中曾5次捧杯,并因连续3届捧杯而永久保有五羊杯。在1982年至1992年全国个人赛中,曾获4次亚军,2次季军。他为上海队获得5届全国团体冠军,立下了战功。胡荣华在1982年首届三楚杯、北方杯、上海杯,1984年昆化杯、第3届三楚杯、1986年第2届天龙杯、1988年木建杯、净安杯、首届棋王赛、1989年金角杯、1991年宝仁杯世界顺炮王争霸战、1992年华山杯赛中均荣获了冠军。 胡荣华天资异禀,记忆力惊人,曾创盲目1对14人的记录,其棋路全面,灵活多变,开、中、残局都有深厚的功力。在30多年的棋坛生涯中,他对象棋理论的研究,象棋全局古谱的发掘、整理,取得了很大成就,对古谱中的过宫炮、飞相局、反宫马、顺手炮等皆有重大的创新,使之成了当代流行布局。
引领象棋发展影响深远
就中国象棋的发展史而言,1960年15岁的胡荣华首夺全国冠军,标志着一个承前启后的转折和新时期开始,胡荣华对于布局的探索思考打破了以往中炮屏风马为主流其余则是偏局的见解,对反宫马、飞相局等布局赋予新生,带动布局研究成为中国象棋的主旋律,80年代开始更是开启了百家争鸣的新时代,许多研究成果并上升到理论高度。从古代到民国到1960年,老一辈的杨官璘是典型代表,是旧时代成就的集大成者,从1960年尤其是80年代以后,胡荣华则是新时代的开山鼻祖和奠基人。而延续近三十年的胡杨争霸,则成为中国象棋史上一段精彩故事,杨是承前胡则启后,都被公认德艺双馨,从这一角度讲两人都是赢家。
胡荣华是当之无愧的当代棋王,除象棋外,在围棋(业余6段,相当于职业初段)、国际象棋(业余最高水平,尚未达到职业水平)以及民间棋牌运动中也有较高造诣,在棋界享有崇高的声誉。目前仍在棋坛奋斗不息。
诡变灵动犀利的棋风
胡荣华最善下盲目棋,且善弈“盲目车轮战”,战绩卓著。这是他在“文革”期间,在棋队停止活动后,他潜心自我锻炼取得的成果之一。他博闻强记,算计深远,运筹准确,可以同时和14个人对弈,1977年,他在澳门进行盲目棋表演,同时与4位棋手对奕,取得2胜2和的战绩,被誉为象棋界的超级强人。
胡技术全面,布局时有创新,能根据不同对手的特点,灵活运用战术。擅长飞相局、反宫马、顺手炮等局法。中局鏖战常出奇兵险着,克敌制胜。
胡荣华对象棋战略战术的研究,独辟蹊径,不落俗套,比赛中常以奇兵克敌,研究中也自有精粹,1983年新加坡出版了他名著《反宫马专集》一书,就足以说明。就是过去象棋比赛中不常流行的布局,他却另有见地。
在后手反宫马,先手飞相等许多不被人注意的布局中,都有新的精深独到的研究。
附:胡荣华谈象棋
别看象棋就32个棋子,可是却让我着迷了一生。我小时候是个挺不自信的人,因为跟别人玩游戏老输,但是从象棋里我逐渐找到了自信。第一次接触象棋是在我8岁的时候,当时上海的象棋棋风是很盛的,我学会了简单的规则之后到处找人下棋,其中有一位对手是我邻居,他曾经常到淮海中路的凌云阁下棋,要知道上世纪50年代初的凌云阁是上海棋坛名手荟萃的地方。下棋就是那么玄妙,我一生下过两盘棋,让我印象最深刻。第一盘棋是1960年,那年我15岁,是我第一次参加全国比赛,在谁也没有看好我的情况下,我夺冠了。另外一盘棋是1980年,那年我35岁,已经连续卫冕了10年的全国冠军,在所有人都看好我的情况下,我输了,而且棋队还降了级。
我就天天跟在他屁股后面找他下棋,但是他也不是一直有空的,好在当时上海有棋社,每天都有很多人在那下棋,我经常去看,店主也认识了我。他让我在那下棋,如果我输了,不用付钱,如果我赢了,就由对手付两分钱。我当时只有十岁多一点,一般大人哪会把我放在眼内,没想到我竟连胜了几盘,换了几个对手,我一个钟点里,竟胜了二十三盘。这样的荣耀对于一个十岁的小男孩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我在象棋里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小有名气之后我被召入了上海象棋队,不过在那里刚开始起步的时候,却总是输棋,好在我自己定位很准,知道这帮老师、老棋手明显水平比我高,我就在输里面学东西,每盘棋我都问自己,今天学到什么,老棋手他们能想到的棋,我为什么想不到,我总有一天要赢。
比赛结束,陈毅亲自到会,给我发了奖,当他把金光闪闪的奖章挂到我脖子上时,他弯了腰惊喜地问我:“你叫胡荣华?十五岁!”我激动得只是连连点头,他高兴地说:“好哇,娃娃赶上来了,英雄出少年嘛。”1960年11月,全国象棋个人决赛在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揭开战幕。赛前我给自己暗暗定了个“争取进入前六名”的指标,根本没有敢想争冠军。第三盘我赢了当时夺冠呼声最高的杨官麟,但是第四盘马上就输了,很轻易地输了,这盘棋对我教训挺深的,后来我总结出一个规律,往往在最想不到的时候,会输,而你非常小心、很谨慎的时候,一般不会输。
后来我连续十届全国象棋比赛都拿了冠军,1980年在乐山的惨败被别人说成胡荣华的滑铁卢,那场比赛输得很惨,我好几年都没有恢复过来,当时各种各样的话都有,说胡荣华完了,一蹶不振了,当时压力很大。
棋局似乎就是浓缩的人生,人生的一步步在方格上演绎,这大概就是为什么那么多人对象棋痴迷的原因吧,尤其是我。
- 上一篇文章: 左文虎:乐为村民献真情
- 下一篇文章: 徐德荣:平民英雄扬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