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心中的“明星” (乔冠立 徐维台 )
记县优秀村(居)党组织书记、冈西镇左幼村党总支书记董文彬
在日前召开的全县2012年度目标任务综合考核表彰大会上,当颁奖主持人读到优秀村(居)党组织书记董文彬的名字时,冈西镇会场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这掌声是群众对获奖人的祝贺与肯定。有人说,董文彬成了全体村民心中的“明星”。
真心燃起富民激情
董文彬自任党总支书记以来,注重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精心制定了“聚是一团火,散作满天星”的基层党建思路。
从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左幼村就有少数农户尝试栽桑养蚕,还成立了蚕桑合作社。
蚕桑生产合作社成立的头几年,党总支带领全村无职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到本镇的白果纪念塔、左幼烈士墓扫墓,请老同志讲烈士生平事迹和牺牲时的悲壮场景,大家的心灵受到了一次次震撼,燃烧起党员们干事创业的激情。董文彬还不停地设法为他们充电,多次组织人员到东台富安、射阳特庸考察蚕桑生产,邀请专家与蚕农面对面交流,努力提高他们的传帮带能力。
专心解决群众难题
去年大年初一,一放过鞭炮,村民戴荣富就打电话给村党总支书记董文彬,给村领导拜年。老戴给他们的书记第一个拜年事出有因。由于老戴用药不慎,桑叶有农药残留,致使春季小蚕全军覆没。董文彬听到这个消息后,在第一时间指派技术员,一方面向全体蚕农通报戴家失败的原因,一方面又动员养蚕户尽可能帮扶,很快,20多户蚕种密度较好的人家,你抓一把小蚕,他凑一个小角,使老戴当季出售蚕茧的收入赶上了全村平均水平。
左幼村虽有20多年养蚕历史,但种桑、养蚕技术不高,要想达到持续增收的目的,时常会遇到困难、挫折和阻碍发展的瓶颈。
每年董文彬都会安排人进行调查摸底,对没有技术把握的人家进行登记,实行“小蚕共育”模式,即由技术员统一指导,集中共育,育出小蚕后分给各家养育,此举彻底化解了育蚕过程中的风险。
根据东台富安的经验,村里向蚕农们传授室外大棚育蚕法。由于空间扩大,容量增加,全村养蚕收入去年达到368万元。
村党总支在第一时间推广全新的养蚕技术,改草簇为塑料簇,改室内养蚕为室外大棚养蚕,产量骤增,使蚕丝的品质大大提高。
为了使蚕农的蚕茧卖出好价钱,董文彬和蚕茧经纪人保持着正常的交流,要求他们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价比三家。2011年春季的蚕茧,不少人上门预订,愿意以每斤17元多收购。在会员经纪人的努力下,最后以每斤18.2元价格出售给一家蚕茧收购站,仅此一笔,为全村蚕农增收4.86万元,董文彬带领党总支一班人诚心为蚕农排忧解难,受到群众的好评和欢迎。
同心描绘靓丽明天
党员们真心实意的帮带,有力地促进了全村蚕桑生产的发展,蚕桑发展也为村民生活带来了积极影响。蚕农陈金祥,两个子女全部考上了大学。面对两个孩子的学费,他从容乐观,因为多年养蚕的积蓄,足够支付一双儿女读书的费用。在表达感谢时,陈家考虑到两种对象:一种是孩子的老师,一种是对他们有过帮助的村干部。
党总支一以贯之的帮带,使蚕农们经济收入得到了持续的增加,全村有近一半人家在集镇、县城买了房子。不少群众还在盐城购了住房。液晶电视、电脑等现代家电在左幼村已属平常,小轿车也迅速增多,仅张墩一个村民小组,就有18辆小轿车。
这里的村民,百分之百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适龄村民也是百分之百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群众的幸福指数不断提高,真正实现了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乐、住有所居的目标。
蚕桑发展,富村富民。近年来,该村公益事业不断发展,全村对所有家庭的厕所进行了统一改造;森林覆盖率达25%;新建硬质路面19华里,24个村民小组全部通上了水泥路;新建农桥25座,疏浚河道30华里从未向村民收取一分钱。
转自《建湖日报》2013年2月22日
- 上一篇文章: 做起重行业的领跑者(高长宏 高立成 王霞)
- 下一篇文章: 痴情一片忙招商(陈文祥 李军 周凤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