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建湖文史网 > 人物春秋 > 文明楷模 > 正文

建堡垒树旗帜 惠民生(王大力 范保华)

——记“建湖好人”谢红光

发布日期:2013/12/9 15:18:56  阅读:2545  【字体:
 

 

  盐城市海浦联运公司党总支书记谢红光是恒济镇建河村人,虽然今年已经68岁了,但他每天都没有闲着的时候。除公司事务外,他不是帮村民们做事,就是给孩子们辅导作业、讲故事,不管哪家有困难,他都会主动相助。201210月,他当选“建湖好人”。

 

  1971年,谢红光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那时起,他就牢记一个信念:永远听党话,跟党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群众的贴心人。

 

  1982年,谢红光当选为村书记,上任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实现村民多年的梦想——像城里人一样喝上“放心水”。为此,他多次往返于县、镇有关部门,争取立项和资金。为了节省来之不易的资金,他还带领村里党员、干部自己动手,打深水井、铺设水管。在大家齐心协力下,建河村成为全县第一个通上自来水的行政村。在任期间,他还多次到有关部门筹集资金,在水网地带为村里造了6座水泥桥,方便了村民出行。

 

  1986年,谢红光主动要求从村书记岗位上退下来。镇领导安排他到镇办企业海浦联运公司担任总经理兼党支部书记。当时的海浦联运公司只有十几艘水泥船、四十几名员工。因公司接到业务少,很多船一年跑不了几趟,公司党支部也无法开展正常活动。谢红光到任后,用5年时间,将运输公司发展成有1300多艘船、近10万吨运能的规模企业。海浦联运公司也成为我县水运行业的“龙头老大”,带动了1000多户农民发家致富。

 

  1989年,谢红光为了加强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在嘉兴南湖边的公司办事处建立了第一个流动党小组,不久又建立了嘉兴、无锡、苏州等3个流动党支部,流动党支部接受家乡和所在地双重管理。长期在外工作的公司党员得知成立流动党支部后,激动地说:“以前我们在外地,感觉就像断了线的风筝,现在我们无论走到哪里,党支部都能和我们连着。”2012年,该公司党总支被盐城市委表彰为“先进基层党组织”。

 

  2004年,谢红光不再兼任公司总经理职务。这时,他有了更多的精力为村民做事,回馈自己的家乡。

 

  谢红光发现村里的年轻人大都外出打工,留守农村的基本是妇女、老人和儿童,于是萌生了在家里创办“关爱工作站”的想法。在全家人的支持下,他腾出3间平房,在自家大院里布置书屋、乒乓球室和棋牌室,供留守村里妇女、老人和儿童看书、健身、下棋。县关工委领导前去了解后,十分高兴,帮他定名为“红光文化大院”。多年来,“红光文化大院”已成为留守儿童学习、娱乐的安全场所,解除了他们在外打工父母的后顾之忧。

 

  有一次,谢红光路过抗日战争时期中共苏中二分区《人民报》印刷厂的旧址,产生了重建印刷厂旧址的想法。他发动村里群众,联系在外工作的杰出人士,集资修建印刷厂旧址。2005年,该场所被批准为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211月创建成县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谢红光说:“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做的都是平凡小事,党和政府给了我那么多荣誉,这是对我的鼓励。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不论在什么岗位上,都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尽自己所能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出力流汗、贡献力量,这是我一生不变的信念。”

 

转自《建湖日报》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查看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

    验证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