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建湖文史网 > 人物春秋 > 陆秀夫研究 > 正文

爱国名臣陆秀夫

发布日期:2014/1/14 10:16:14  阅读:4579  【字体:
 

 

南宋末年,继金而起的北方强大的蒙古族政权(1206年建国,1271年改国号为元)西征后,又挥师南下,直接威胁着南宋王朝的生存。在这破家、灭族、亡国的紧要关头,南宋最高统治集团只图苟安一隅,一味屈膝投降;而广大军民和爱国将领,却临危不惧,坚持抗敌,谱写出一曲曲慷慨悲壮的乐章。陆秀夫就是在宋元交替的历史动荡年代,以誓死抗元、负帝蹈海而留名青史的著名民族英雄。

 

陆秀夫,字君实,一字实翁,淮安州(楚州)盐城县长建乡长建里(今江苏省建湖县建阳镇老街)人,生于宋理宗嘉熙二年(1238)农历十月八日。三岁时,为避元军蹂躏,随父母移居京口(今江苏省镇江市)朱方镇汝山之麓。五岁时,父亲送他去鹤林寺读书,拜孟氏两兄弟为师。十三岁返回故乡,寄居在    神殿精舍内攻读,准备应淮安州的乡试。青少年时代的陆秀夫,不但聪明好学,而且常用历史上“清廉官吏”和“节义之士”的事迹激励自己,因此品学兼优,进步很快。十五岁应乡试考取贡生,十八岁应省试中解元。宝佑四年(1256),他十九岁赴京应试,与文天祥同登进士榜。当时他对同榜的同乡王良臣、刘幼发说:“吾侪当思报国,相勉为天下第一等人物,方不负此举。”

 

疾风知劲草,乱世识英雄。纵观陆秀夫的一生,始终贯穿有一种精神,就是无论担任什么职务,身处什么境地,他都能以国事为重,忠于职守,竭劳殚智,至死不渝。他先在镇守淮南的李庭芝手下当幕僚,“至察其事,皆治”,表现出相当的才能。后来“边事急,诸僚臣多亡者,惟秀夫数人不去”。李庭芝见陆秀夫忠义可嘉,就保荐他入朝,执掌文思院;后任司农寺丞、宗正少卿兼权起居舍人;不久又晋升为礼部侍郎。他勤于公务,清正廉洁,当时谣谚中有“清官何等清,莫过陆秀夫”之句。元军逼近临安(今浙江省杭州市)时,陆秀夫奉命与兵部侍郎吕师孟等一起,赴平江(今江苏省苏州市)元军大营议和。其间,陆秀夫坚持民族正气,拒绝对方提出的屈辱条件,议和遂不就而返。

 

恭宗德佑二年(1276)三月,元军围临安,南宋全太后率年方四岁的恭宗赵显出城,向元营投降。陆秀夫则机智地保护杨淑妃和她九岁的儿子赵罡及俞妃所生的六岁儿子赵昺,从宁波取海路潜往福州;随即拥立赵罡为帝,是为端宗。正当此时,不顾大局的丞相陈宜中对他却百般诬陷,将他贬到潮州去务农。在潮州,陆秀夫忍辱负重,仍时时以“抗元复国”为念。他利用在学士馆讲学的机会,宣传民族大义,褒扬忠贞气节。一年后,陆秀夫被朝廷重议召回,任端明殿大学士、签书枢密院事。

 

在元军步步进逼的形势下,南宋小朝廷先是南迁广东,后又移居海上。陈宜中感到大事不可为,借口招兵征粮,带着一批心腹乘船逃往占城(今越南境内),从此一去不返。端宗景炎三年(1278),四月,赵罡在碙州溺水,惊吓而亡,“群臣皆欲散去”。在这国运垂危、大厦将倾,一片悲观失望声中,唯有陆秀夫挺身而出,慷恤激昂地说:“度宗皇帝赵显一子尚在,将焉置之?古人有以一旅 (注:500)一成(注:方十里)而中兴者,今百官有司皆具,士卒数万,天若未欲绝宋,此岂不可为国耶?”于是,在陆秀夫的主持下,大家又拥立八岁的赵昺登基,改元祥兴。陆秀夫为左丞相,辅佐朝政,总揽军国大事;文天祥为右丞相,在外发展义军,图复失地;张世杰为太傅,负责军事指挥。六月,南宋小朝廷又迁至广东新会以南80里的海上崖山,并设立行宫和军营,作为抗元据点。这时的陆秀夫,内调工役,外筹军旅,有力地支持了张世杰、文天祥的军事行动,多次挫败了元军的进攻,驻崖山的兵力从几万人发展到二十多万人,支撑着风雨飘摇的南宋政权。

 

帝昺样兴二年(1279)二月,宋、元双方进行了最后一场生死决战,这就是历史上以悲壮激烈著称的崖山海战。其时,元军由降元汉人张弘范为都元帅,李恒为副元帅,从南北两路向宋军夹攻。宋军焚毁了岸上的行宫和军营,移师海上,二十余万军队和民兵布置在一千多条木船上,并用绳索环接,形成一个个方阵。张世杰只顾率将士在海上死守,陆上未留一兵一卒,结果被元军切断了淡水和柴薪的供应渠道。二月六日,元军攻破船阵,陆秀夫见大势已去,先拔剑驱妻倪氏和次子七郎、三子八郎及女儿蹈海,随后跪对幼帝赵昺说:“陛下当为国死!”言罢,抱起腰系玉玺的九岁小皇帝,缚在自己背上,纵身跳入海,其时的陆秀夫,只有四十二岁。崖山一仗,宋军战死及溺水死者达十多万人,南宋王朝至此终结。

 

陆秀夫负帝蹈海,固然是一种“食君禄,报君恩”的忠君殉节行为,但更是高尚的民族气节和爱国主义精神的集中表现。在民族矛盾占首要地位的特定时期,陆秀夫的忠君事宋,是与爱国为民相一致的。当赵显降元时,他没有愚忠随降,而是重组抗元政府,直至与社稷同亡。他的死,是为国尽忠,表现了与国与民荣辱与共,生死同命,为国忘家,万死不辞的炽烈感情;表现了决不向入侵者屈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浩然正气;表现了对自己赖以休养生息的家园、土地拳拳的挚爱之情和由此激发出来的献身精神。这种精神,就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形成、发展起来的爱国主义的光荣传统和崇高美德,并已成为激励人民抗敌御侮的巨大精神力量。正因为如此,陆秀夫才受到中国人民世世代代深切怀念和衷心景仰。

 

元朝枢密副使兼湖州总管丁聚十分敬重负帝蹈海的陆秀夫,乃上奏朝廷,在广东南澳县青澳湾为陆秀夫修建了墓园。此事距陆秀夫殉国仅四年。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追谥陆秀夫为“忠烈公”。清咸丰八年(1858),全国各地孔庙奉旨配祀陆秀夫。为纪念这位与国共存亡的民族英雄,江苏盐城建有陆公祠,广东新会崖山祠内建有大忠祠,供奉陆秀夫、文天祥、张世杰三人塑像;潮州澄海、潮阳、深圳蛇口、福建莆田嵩山和江西吉安都建有陆秀夫的衣冠冢、塑像或纪念亭。

 

在陆秀夫的故乡建湖,人们更难以忘却这位先辈乡贤。在他诞生地建阳镇,历史上就建有忠烈堂、景忠堂、景忠坊、景忠桥、景忠书院等纪念性建筑,并立有“宋陆忠烈公读书处”石碑一座(刻于明万历年间),可惜古迹均毁于日军侵华炮火,仅一碑尚存。二十一世纪初,以仅存的石碑为依托,陆秀夫故里的人们在原忠烈堂遗址上兴建了全国第一座“陆秀夫纪念馆”,复建了“陆秀夫读书处”,同时成立了盐城市陆秀夫研究会。

 

陆秀夫是盐城历史上第一个宰相,也是第一个配祀孔庙的建湖人,这是世世代代建湖人引以为光荣和自豪的。

 

转自《塘河流韵》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查看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

    验证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