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国民党江苏省教育厅代理厅长冯竹侯先生事略(夏瑞庭)
冯策,字竹侯( 1895-1958),男,江苏省建湖县上冈镇人,父冯邃波,中年瘫痪,叔父冯少文,工商业兼地主,曾为上冈商会会长。
竹侯幼时家贫,上冈小学毕业后不能升学,后经其叔父资助考入淮安江苏省第九中学继续读书。其间,他勤奋好学,成绩优异,继而考入南京高等师范学堂,受教于陶行知先生。毕业后赴日本考察, 1920年回国留南京高等师范学堂任助教。因与某教授学术见解有异而受排斥,后得陶行知先生介绍,又到安徽安庆女子师范学校附小任主事。1923年升安庆师范学校教导主任、校长。他在安庆时,认真贯彻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组织学生推行“小先生“制,带领学生从事力所能及的劳动。以后曾任徐州师范校长。
1931年,竹侯由同学相鞠覃介绍到江苏省教育厅任督学。一次,他到六合县查学,得知该县学产被青帮头子欧阳霸占,影响教育经费收入,致使小学教职员工工资难以发出,竹侯决心解决这个问题。在六合期间,该县教育局长陪同冯外出路遇其人,欧阳即指使其帮徒持枪威胁说:“为人要漂亮些,不然小心吃子弹!”竹侯不畏强暴,宣称这次来六合,“不要回学产,绝不罢休”。并斥责青帮分子“有胆就立即开枪”。他以凛然正气叱退了青帮分子。事后,冯面谒该县县长,经过司法程序,终于追回被欧阳霸占的学产,帮助解决了教育经费,发放了员工工资。彼时,国民党中央教育部有个通令,要各县教育局接管各地方文武庙的学产。时任督学的冯竹侯,据此努力帮助各地解决教学经费和员工工资。当时上冈的鸿文中学(上冈中学的前身)等中小学校的发展也曾从中得益。
冯督学不畏强暴,秉公办学的传闻较多,在江苏省内内颇有影响。每当寒暑假期间,乡人找他商谈办学,有人找他介绍工作,他均热心尽力。特别对一些思想进步的青年,更是、热情赞助,介绍他们到有关市、县学校任职。如曾在上冈中学任职,任教的唐小石、陶官云、陈宗泽、彭大同、唐采庭、姚筱郁(女)等等,都得到他的推荐。在这些人员中的唐小石,曾是上冈青年抗日救亡服务团的团长,陶官云是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积极分子。冯与他们交往尤为密切。
竹侯任督学期间,在当时省出版的刊物上发表过一些关于教育方面的调查报告,并出有诗集两册。因时势动荡,战火连绵,这些作品都没有留存下来。
1937年秋,抗战爆发,原江苏省政府迁至淮阴,彼时竹侯任江苏省教育厅秘书长(代理厅长),主持厅务。1939年初夏,顽江苏省政府驻兴化,韩德勤委派冯竹侯为省政府驻渝办事处主任。1940年秋冯竹侯回兴化在韩德勤辖区内任江苏省教育学院院长。当时,顽韩在黄桥战役中被我新四军打垮,那些残兵败将一部驻马家荡,到处抓壮丁补充兵员。冯发觉此事,千方百计从中斡旋,帮助放回壮丁六十多人。
1943年春,汪伪财政部长周佛海要冯竹侯任江苏省教育厅代厅长、厅长,冯均未接受。后冯在扬州,请了一批不愿在伪学校教书的知名教师,与原镇江女子职业中学校长,同筹办“慎思中学”。
竹侯离开教育工作后,为家庭生活计,从事实业活动。先在扬州福运门外皮坊街与人合股开“三友玻璃厂”,1946年底,于南京中华门西街与人合股开“南京玻璃厂”,冯为董事长兼经理。彼时,身在蒋管区办企业的竹侯,曾为我党地下工作人员做过一些好事。比如我干部家属杨兆廉等被敌关押,就是他设法营救脱险的。
1948年,竹侯又任国民政府监察院教育专员。这年冬,我方教师董丽庭(从事共产党地下工作,冯远房内侄),冒险至南京拜访他,动员他不要随原南京政府南迁,并请其多联络一些有影响的知识分子留下,将来为建设新中国出力。竹侯遵其所嘱,不仅本人未随监察院迁台,还劝说其他人不随伪政府南迁。
1949年南京解放后,竹侯进华东人民革命大学学习。当时,他虽已50多岁,但仍和大家一起出操、上课、睡地铺,参加各种集体活动。1950年结业,被分配到山东莱阳师范教书达8年之久。其间,他治学严谨,工作出色。因此,1956年应山东省政协的邀请列席政协会议。竹侯一人在莱阳,常常患病,1958年10月份患心肌梗塞不幸逝世,终年63岁,死后葬于南京永安公墓。
录自《建湖文史选辑》(第四辑)
- 上一篇文章: 马玉甫与刘少奇(李世安 赵庆荣)
- 下一篇文章: 心底无私天地宽(张俊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