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彝白先生遗闻(赵庆荣 李世安 蒋世俊)
吴彝白,字鸿琛,又号鸿碧,今建湖县草堰口吴家桥人。他生于读书人家,其父吴士煌为县学生员,生母陈氏系阜邑岁贡生陈为恕之女。吴彝白幼承庭训,天资聪慧,十七岁(1886年)即考中秀才,1891年扬州同文书院毕业,1896年毕业于南京两江师范。他追求真理,是非分明,不畏权势摹富有正义感,且愤世嫉俗,不愿为官,故在地方上颇有影响。现将搜集到的遗闻轶事,简述如下:
追随孙中山
吴彝白在青年时代,目睹封建社会的黑暗,立志于创办新学。清宣统元年(1909),他创建了东季庄小学堂,又与校友杨湘(杨芷江)合力办起了育仁小学堂(后分别改为上冈市立第二高等小学和上冈市立第四国民小学),自兼校董会主任与国文教员。在学校内外,他积极宣传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向封建礼教宣战,提倡剪辫发,反对缠足,鼓吹民权。在袁士凯妄图恢复帝制之时,他参与了盐城有志之士的倒袁斗争。“二次革命”失败后,孙中山在日本组建资产阶级政党——中华革命党时,吴彝白追随孙中山,于民国三年(1914)夏秋之间赶至日本,加入了这个党,并参加了孙中山在广东组织的武装起义。国民党改组后,他竭力赞成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政策,曾到草堰口、上冈镇等地宣讲新三民主义,受到广大农工和进步人士的欢迎。
跟张謇打官司
张謇是才华横溢的清末状元,又是名噪大江南北的实业家。吴彝白起先对他是很崇拜的,但后来居然跟他打起了官司,是何缘故?这得从废灶兴垦谈起。
民国初年,张謇、岑春煊先后在县境范公堤以东地区推行废灶兴垦。当时,盐区土地有两种,一种是商(土亭),灶地和草荡均归商业资本家所有,一种是盐(土亭),盐灶为垣商所有,草荡地为盐民所有。张、岑依仗自己的权势,把属于盐民所有的草荡,以“灶尾”之名,强行掠夺。盐城知事管象赓仅仅为盐民说了几句公道话,就丢了乌纱帽,他们势力之大可想而知。民国五年( 1916 ) ,大纲公司向北七灶垣商购买的两千余顷土地,其中大部分是盐民已垦之地,亦被强行夺去。盐民群起反抗,公司雇警士数百人开枪镇压,酿成“九人十一命”(内有孕妇二人)惨案。手无寸铁的群众敢怒而不敢言。这时,吴彝自挺身而出,认为张謇的所作所为违背了办垦的初旨。于是,他和新兴场刘璋东计议,决定为北七灶盐民主持正义,跟张謇打官司。他广为搜集证据,汇编成书,自备盘费,从府到省,一直控告到北京,他将带去的材料,散发到北京各大衙门和各大官宦人家,将真相大白于天下,造成强大的声势。张謇在事实面前,不得不下令将大部分灶地退给盐民。
与陈如宗“割袍断义”
陈洋大地主、国议员陈如宗(字伯盟),老家在沟墩小马庄,自幼与吴彝自家毗邻而居,往来甚密,他二人竞成莫逆之交。1939年冬,陈洋为日寇侵占,陈如宗屈服于民族敌人的淫威,而变节资敌。吴彝白闻此深以为耻,他声言与陈如宗“割袍断义”。1940年初,马玉仁在陈洋对日战争中阵亡,计玉亭任余部司令,陈如宗六子陈光寒任副司令。八路军五纵队南下盐阜后,计玉亭率部投诚,加入了抗日队伍。陈光寒却率一个团投奔敌伪,与之分道扬镳。吴彝白斥之“民族败类”、“为虎作伥”。从此,与陈家父子断绝一切交往。黄克诚师长佳其志行,曾写信予以勉慰。
拒绝韩德勤聘用
抗战初期,国民党江苏省政府主席韩德勤住兴化时,曾想聘请吴彝白当参事。因当时韩德勤的处境非常窘困,声誉扫地,想利用海安韩紫石为他装装脸面,想不到韩老不帮他的忙,反而公开揭露他顽固派的面目,转而支持共产党。他考虑再三,只好聘用吴彝白。另一方面,吴曾在省议会任过议员,以“有胆识、不作伪”而著称于政界,在社会上很有声望。再则,眼看新四军东进,即日可至盐城,如果吴被共产党所用,对自己更为不利,于是便立即派员带了聘请书,专程前往草埝口附近的吴家桥。吴彝白对韩德勤的为人是十分清楚的,便不客气地对来员说:“请你转告韩德勤,不抗日的政府我不进,不抗日的官再大我不做!”来人讨了个没趣,只得灰溜溜地走了。
后来,韩德勤又企图暗害吴彝白,只因盐阜抗日民主政权不久就建立,他的阴谋才未得逞。
和陈毅一见如故
1940年10月,八路军、新四军挺进盐阜,开辟了苏北革命根据地,建立了盐城县抗日民主政府。吴彝白竭诚欢迎共产党领导的抗日部队,衷心拥护新建立的民主政权。为了表示心意,特修书一封,专人送呈陈毅将军。不久,在陈毅等领导同志主持召开的盐城县各界人士座谈会上,吴彝白先生应邀出席。会后,陈毅同志还单独接见了吴彝白,感谢他对我党我军的信赖和支持,并留宿长谈。话题从当时抗日斗争形势一直谈到创建一个自由、民主、幸福的新中国。陈毅同志的一席话,使吴彝白敬佩不已,大有相见恨晚之感。吴彝白激动地说: “陈将军,听了您的教诲,如醍醐灌顶,悟出了许多道理,使吾茅塞顿开,心悦诚服。”他和陈毅一见如故,从此建立了深厚情谊。陈毅说他是上冈以北的地方耆宿(意为德高望重的知名人士)。
1942年lo月,在陈毅荐举下,吴彝白被推为盐阜区首届临时参议会参议员,还被选为盐阜区行政委员会委员。参议会召开的前一天,他即住到会堂外面的王姓家里。晚上,陈毅代军长、黄克诚师长,盐阜区党委书记刘彬和曹荻秋、刘丹、顾廼湘等领导同志一起到门探望他,他当着众人的面,把5支长枪和100发子弹献给新四军(交黄师长)。在借枪借粮、锄奸保安、参军优属、减租减息及反“扫荡”斗争中,他都作出了较大贡献。吴彝白对诗词亦有爱好。他的诗,格调新颖,文笔流畅,耐人寻味。其时,他和县境诗词爱好者唐碧澄、杨幼樵、李树滋等率先参加了陈毅同志倡建的《湖海艺文社》,多次与陈毅军长诗词唱和,歌颂我党我军的光辉业绩,激励军民团结抗日。有几首还被当时的《江淮日报》刊登。现将他《上陈军长兼刘政委》七律二首,抄录如下:
不畏雨弹与枪林,独立莺迁并燕忙。
帐触皖南偏豆煮,关心苏北已粮荒。
十年生聚勋名远,万里长征姓字香。
百尺楼头欣仰止,元戎豪气正当扬。
纵横天下拟无伦,揽辔澄清志莫分。
敷政大风歌汉室,求才立雪访程门。
文章名士推人杰,韬略匡时重国魂。
愧我未能筹北道,赖公子惠邂西秦。
录自《建湖文史选辑》(第四辑)
- 上一篇文章: 张毅甫老师给我的印象(成锦仲)
- 下一篇文章: 周杰人简略(赵庆荣姜爱东 李世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