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冈名中医宋守白(夏瑞庭)
宋守白(1902~1974),出生于上冈镇中心街高家港二号(今冈北居委会)一贫寒店员家庭。他六七岁时进塾馆拜师求学,嗜好古典文学,造诣颇深。稍长,受业于安丰名医陈鹤延门下,潜心钻研中医学术。他对老师医案、同学处方,均认真琢磨,对照病情,反复观察,以求效应。因此,他的医术长进很快,深受师生赞赏。
学成返回上冈。悬壶之初,适逢陈氏宗祠巷北一男孩病危,诸医束手无策。宋守白处方一剂,竟将病孩救活,引起求医者接踵而至。此后,宋守白又设馆收徒,培育医学人才。他平素除忙于教学外,仍不断研习祖国医学,博览各代名医著作及万家医案,藉以提高自己的医技水平和开拓医学领域。宋守白悉心涉猎中医的内、妇、儿等科,特别对“伤寒”的辨析尤为谙熟。他常把清代名医吴瑭之的“生民何辜,不死于病,而死于医,是有医不若无医也;学医不精,不若不学医也。”作为自己的警言。
由于宋守白出生劳苦家庭,故而与劳苦大众心性相通。在上冈周围数十里乃至上百里,几乎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无论白天黑夜,也无论做堂门诊或外出诊治,都不辞辛苦。有时去乡村为贫苦农民出诊,趟沟涉水、爬圩等,步行数十里,他都是急病人所急,想病家所想,急公好义,救治心长,从不因自己疲劳和诊务报酬而为难病家。
1932年夏天,时疫流行。宋守白自己花钱买药请尽心斋药店加工“霍香正气丸”,又请泰山院小学教师王著诚帮助刻印方单,然后用小纸盒包装,赠送给上冈镇周围四乡农民,不取分文。当时的农民历经了1929年的干荒、1930年的匪荒、1931年的大水,连年荒歉,民不聊生,根本无钱求医买药。而这数以千计的小盒“霍香正气丸”,有效地遏止了当时霍乱病(群众称为“麻病”)的蔓延,急救了众多的贫苦病人,深受四乡百姓的称颂。
宋守白积极为病人操劳诊务外,对自己的医学理论研究同样抓得很紧。他对清代医叶天士、吴鞠通的医案及瘟病学说和陈修国的医学48种等巨著,精熟于心,写出了多篇研究文章。1933年在上海出版的《中医内科》杂志上,宋守白发表了一篇《关于产后腹痛种种及其辨证施治》论文,引起医界同道们的重视,这在当时的上冈镇实属轰动之举。
1938年,日寇首次侵占上冈,他家被日寇焚毁,只得带领家人浪迹四乡。先后到过上冈东边南津口、洼滩,东北的合德、罾堂子、安乐港,西边的廖家庄等地。面对天灾人祸,国恨家仇,他一面为民治病,一面招徒授课,宁愿与广大劳苦人民含辛茹苦地同呼吸共同命运,坚决不失一点民族气节。他曾在杂诗中表白:“不与胡裳同日月,敢将热血洒神州”。他每到一处,那里的乡民就奔走相告,请他治病,留他食宿。当时合德街上的原上冈迁去的商业首户陆惠记老板陆应良,要包宋守白为“家庭医师”,马玉仁的外甥计雨亭想聘宋守白为“军医”,他都借口自己耳背和家庭困难而婉言辞谢,一心一意地为广大人民治病。
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直到建国后的艰难岁月里,宋守白一直甘守清贫,除行医教书外,还带领妻儿从事家庭副业,纺土纱,织土布,以补生计之不足。在党的领导下,他的女儿都先后参加了革命工作,他也成为了上冈中西医联合医院的知名中医,他家的生活状况才有明显好转。这时,他心情舒畅,工作热情,深受领导和同志们的关怀和器重。
1958年受浮夸风的影响,国民经济失调,各行各业都不景气,故宋守白于年底去了南京。
到南京后,经老乡推荐与介绍,就任南京市中医院内科医师与中医学校教师。在多年的任职期间,曾发表过多篇论文。如1959年《医学论文汇编》中有他的《消化性溃疡的疗效分析》;1962年南京市市院年会《论文选编》中有他的《十例脾症辩证治验》;1964年《江苏中医》第四期中有他的《溃疡病隐血症“久病伤络”施治的初步探讨》等等,这些论文都得到了院领导和医学界的普遍重视与赞誉。
在南京中医院时,组织上知道他耳背,给病人诊断病情对话比较困难,于是托人去上海买了一只“助听器”给他。这在六一、六二年经济困难之时,给他创造这样的条件,在全院还是第一人。他因此特别感动,精神更加振奋,工作更加勤恳,每天总是早到迟走,用以报答党组织对他的关怀。他曾在六四年庆祝“七·一”献辞时填写的《夺锦标》词中写道:“幸福乐园,自由家园,一抹画图景色。处处秧歌绮和,镰按谱声,斧调节拍。问伊谁赐予,除我党,更有谁力。且让他恼火眼红,高举东风旗帜(“且让他”指美帝苏修)。心悸重提往昔,长夜漫漫,喜见今朝旭日。多谢关怀无似,‘二百’方针,中医政策。幸此身犹健,服务好,用酬恩泽。露华浓,桃李繁荣,岂仅殷勤培植”。从这首献辞中可见他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人民的深厚感情。
1974年中秋时节,社会还处于动乱之际,宋守白由于诊务繁忙,写作不辍,过度辛劳,心力衰竭,不幸患了“败血症”,医治无效,与世长辞,享年73岁。
录自《建湖文史选辑》(第八辑)
- 上一篇文章: 母亲的往事(王学言)
- 下一篇文章: 在中国远征军中的李二葵(周治方 马效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