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建湖文史网 > 人物春秋 > 文明楷模 > 正文

至爱无言——记县特殊教育学校教师郭红艳

发布日期:2014/10/26 13:32:37  阅读:1780  【字体:
 

 

 

  县特殊教育学校教师郭红艳生活在一群残疾孩子的世界里,虽没有惊天动地的业绩,但她的故事足以深深地震撼人们的心灵。12个春秋,郭红艳在无声世界里默默耕耘,让爱的春天没有缺憾。近年来,郭红艳先后被评为“县教学能手”、“县优秀教育工作者”、“县师德标兵”、“县十佳文明之星”,她用感恩的心和浓厚的爱,谱写了一曲新时期特殊教育工作者爱的赞歌。

 

这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种责任

 

  2000年6月,郭红艳刚刚跨出师范学校大门来到县特校时,心里很犹豫。选择了特教,就意味着每天要与那些离家住校、耳不能听、口不能言的聋哑儿童为伴,繁杂、辛劳将成为她的家常便饭。可驻足在校园里,望着那一张张纯真的面孔和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她知道自己不能退却,更应努力把特教的工作做好。

  “给我声音吧,哪怕只是短短的一瞬,让我听一次妈妈的呼唤,听一次爸爸的叮咛……”这是聋哑孩子发自肺腑的对声音的渴求。刚入学的孩子,只是模仿着老师的样子张张嘴,却不知道怎样通过声带来发出声音。为了让孩子们感受到声音,在课堂上,郭红艳让他们的小手触摸着喉部感觉声带的颤动,用小纸条传递发声的气流,用夸大的口型演示清晰的唇语……慢慢地,慢慢地,一个一个词从孩子嘴里蹦出来:爸爸、妈妈、老师、……当孩子在助残日文艺演出上,逐字清晰地朗诵出《锄禾》等古诗,听到在场观众的热烈掌声时,郭红艳觉得再苦再累也值得。

 

要有爱心,才能做得更好

 

  在学校新成立的几年里,没有专职的生活老师,她经常和学生吃住在一起,照顾他们的生活起居。吃饭的时间到了,常有贪玩的学生忘了,郭红艳就等他们、找他们,等人来齐了才去吃饭。她常准备些水果、饼干,因为有的学生饭吃得少,过一会肚子又饿了。有的学生碗不见了,勺子不见了,她就到外面去买给他们。晚上睡觉,她都一一叫到床上,直到他们睡着,她才离开。夜间还要再看一看他们被子有没有盖好,有的还要叫他们去厕所。有一天晚上11点,年龄较小的一名学生发高烧,力薄的她急忙连人带被把他抱到学校对面的三院挂水,盯着点滴直到黎明,退烧后的同学看着她熬红的眼睛,用手语对她说:“老师像妈妈!”

  郭红艳经常买一些文具和生活用品给他们,一支铅笔、一条毛巾甚至是一块橡皮,在别人眼里算不了什么,却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上播下了爱的种子。徐广祥因为别的孩子的嘲笑,赌气撕掉了所有的作业本,又悄悄地躲了起来,当郭红艳拖着一身的疲惫出现在他面前时,无助的孩子扑在她的怀里大哭,那一刻,郭红艳更加体会到,一个教师在这些残疾孩子的心中占有多么重要的位置。

 

最大的满足是学生的肯定

 

  春去秋来、寒来暑往,进入特校工作已有10多个年头,从当初的犹豫不决到今天的自信满满,从开始的局促懵懂到现在的游刃有余,郭红艳深深知道,这既是一种坚守,更来源于一种对特教事业的执着。

  在10多年的特殊教育中,她总是提醒自己以积极的心态善待每一名残疾孩子,努力用自己宽广的胸怀去拥抱他们残疾的身躯。郭红艳所任教的学生中先后有2名学生顺利进入南京特殊教育技术学院深造,有10多名学生进入聋人中专和高中学习,她所指导的益新、玉婷等同学的绘画作品登上了全国书画大赛的殿堂,编排的舞蹈《月亮船》、哑剧小品《雨过天晴》在全省残疾人文艺演出中获奖。每当她品味着孩子们取得的点点滴滴成功,看到学生们能步入大学校园,有的走上了工作岗位,她更加体会到了一名特教园丁的骄傲。

    有时候,毕业的学生会回校来看郭红艳,告诉她,他们现在的工作与生活。看到他们走向社会后,能像正常人一样工作,郭红艳心里感到无比的幸福和自豪。她更愿肩负起特教老师神圣的使命,用爱心引领聋哑孩子一步步走出无声世界、一步步走向生命的精彩。

转自《建湖文明网》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查看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

    验证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