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建湖文史网 > 人物春秋 > 文明楷模 > 正文

寒门孝女谱写人间真情——记建湖县第一届道德模范何宏新

发布日期:2014/12/24 15:33:22  阅读:2286  【字体:
 

  何宏新,女,1990年出生,建湖县上冈镇人,现在苏南工作。2008年被评为建湖县第一届道德模范。

  何宏新小时候是一个弃婴,养父常年患有间歇性精神病,爷爷奶奶都年近七旬,丧失了劳动能力,家庭生活基本没有经济来源,一家四口人住在一条破旧的船上,靠政府救济度日。她自小就用稚嫩的双肩和爷爷奶奶一起挑起家庭生活的重担,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并以顽强的毅力完成了学业,用自己的行动实践着“百善孝为先”的传统美德。

  从5岁那年起,何宏新就开始学煮饭、侍候病中的养父。个子矮小的她因锅台高,够不着,时常踩着小凳,趴在锅台上做饭,经常被沸出的米汤或开水烫伤小手和胳膊。上小学时,有一次,父亲发病了,她小心翼翼端着自己熬好的稀饭来到父亲的床前,不料被养父一掀,泼得她满头满脸滚烫的稀饭。脸被烫破了,好心的邻居帮她简单地处理了一下,她又背着书包上学了。上小学的何宏新除了要完成学习任务,还要捡柴、生火、做饭、洗衣服,帮养父穿衣、洗脸、刷牙、梳头。

  2005年秋天何宏新进入了上冈镇红卫初中读一年级,长年患病的养父病情不断加重,一度卧床,何宏新每天要给养父接屎接尿,擦洗身体。她最惦念的就是生病的养父,端午节、中秋节邻居送给她粽子、月饼,她从不尝一口,都要留给养父和爷爷奶奶,别人给的好吃的,她总能找出自己不喜欢吃的理由,留给父亲和老人。何宏新的邻居何彩兰老奶奶说:“这娃娃太孝顺了,我活了一大把年纪也没有见过这么懂事的娃娃!”

  2006年暑假的一个深夜,电闪雷鸣,风雨交加。她的养父病情突然发着,不省人事,望着无奈的老人,她二话没说,背起昏迷的养父冒着雷电风雨艰难地往村医生的家走去。经医生的及时抢救,养父拣回了一条命。

  由于受到养父发病的惊吓加之暴雨的浇淋,她高烧39度。在村组干部、邻居、医生的帮助下,仅住了三天医院,她又拖着虚弱的身子回到了家中。

  没有生活来源的何宏新一家生活一直十分艰难,在政府、学校、邻居、老师、同学等好心人的帮助下,度过了一个个难关。但无论家里再困难,日子再苦,何宏新也不愿给好心人添麻烦。有人留下电话,让她有困难时联系,但她从来没有主动打电话提要求。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何宏新把每位好心人的帮助记入自己的《恩人簿》。一到周末,何宏新忙着洗衣服、做家务、照顾养父,还要抽时间和爷爷奶奶一起出去打工贴补家用。每当夜幕降临时,何宏新住的那条小船上就亮起了昏黄的灯光,此时她又在挑灯夜读了。人们说,何家船上的灯总时最先亮起,最后熄灭。

  上了初中以后,何宏新的亲生父母听说她的家庭生活十分困难,多次要接她回去,可她总是说:“爷爷、奶奶年纪大了,爸爸常年生病,我走了他们怎么办?”她毅然留在了那条破旧的船上,和爷爷、奶奶、养父守在一起。

  家庭生活虽然十分困难,何宏新却很阳光乐观。在学习上,她和同学互帮互助;在生活中,她乐于助人,关爱她人。去镇敬老院参加社会实践时,她主动为孤寡老人洗衣服、剪指甲,事事做在同学们的前面。

  “贫困中坚守的阳光女孩”,是老师和同学们对何宏新的褒奖。烫伤胳膊和小手她流过泪,家中经济困难她流过泪,伴着孤灯夜读她流过泪,面对难以割舍的亲情她流过泪。然而苦难没有压倒何宏新,却更加磨练了她的意志。求学阶段的何宏新,年年是学校的三好学生。2011年,她顺利从建湖县第二职业中学毕业,继续向新的人生目标迈进。

 

 

转自《建湖文明网》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查看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

    验证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