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建湖文史网 > 人物春秋 > 革命烈士 > 正文

郑飞传

发布日期:2015/2/16 16:12:33  阅读:1851  【字体:
 

  郑飞(1922.11943),原名郑德兴,草堰口李村(今建湖县草堰口东冈村)人,出生于中农家庭。父母竭力供其读书,后因经济窘迫,中学未读完,便于1939年冬辍学成婚。婚后不久,他在地下党员和进步教师的影响下参加革命。不久,他离开新婚的妻子,与一位同学往涟水参加八路军,在八路军随营学校学习。学习结束后,即回乡为迎接八路军南下做地下准备工作。

  194010月,八路军沿通榆公路南下,郑飞即随部队一起行动。不久入抗大五分校学习。1941年夏,日寇对盐阜地区实行残酷“扫荡”。郑飞与抗大部分学员转移到盐城以东南洋岸的老单墩,后转移至南灶乡、引水沟一带,一边做群众工作,一边与日伪及汉奸作战。不久,护送抗大女生大队转移至阜宁县境的朦胧、硕集一带。

  1942年,射阳县长陈克天通过部队组织,将郑飞要回地方,任命他为斗争形势极为复杂的3区游击大队长兼陈坎乡乡长。同年夏,郑飞率区队成功伏击新坍下乡抢粮的伪军,后又成功策反靠鱼湾据点的伪军排长李善夫。

  194332日,郑飞率区大队偷袭上冈境内大南庄的伪军,打死15名伪军,活捉16人。敌人对郑飞恨之入骨,一直在寻找机会报复。这年416日,郑飞率10多名区队战士在陈坎乡西南活动,被汉奸告密,驻沟墩的日伪军出动全部人马偷渡串场河,包围了郑飞他们。郑飞立即命令大队带领群众转移,自己和3名战士留下掩护。决战中,3名战士牺牲,郑飞也身中数弹,昏死过去。敌人撤离后,警卫员杨更生、陈勇将其抬到一乡医家抢救,终因伤势过重,于19日牺牲。

  烈士牺牲后,射阳县3区区大队和陈坎乡在烈士遗体旁召开追悼会。当地政府将烈士的家乡改名为郑飞乡,将其最后一次作战的村命名为“新郑村”(今阜宁县沟墩镇郑兴村),以示纪念。

按,《建湖英烈(第三辑)》记郑飞重伤后被送乡医家抢救,乡医暗中通敌,然未有更明确的说法,故录存于此。《盐城地名的红色记忆》、《群英谱·阜宁分卷》所记郑飞当与此郑飞为同一人,不过其所记与《建湖英烈(第三辑)》在烈士生年、家庭、参加革命、牺牲的时间等多有不同,现将《盐城地名的红色记忆》录此备考:郑飞(19151943),草堰口范坝(今建湖县草堰口东冈村)人,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抗日民主政权建立后,投身抗日,参加革命,曾任海南乡(在今阜宁县沟墩镇永胜、郑兴、新建、竖河村一带)乡长。1943428日下午,沟墩据点的日伪军乘汽艇到南陈庄(今沟墩镇郑兴村)“扫荡”。郑飞与指导员李恒等分兵三路伏击敌人。郑飞带的一队民兵赶到庄子东面时,随即向正在抢掠的敌人开火。敌人的反扑非常凶狠,两名民兵牺牲,郑飞也身负重伤,次日凌晨光荣牺牲。烈士牺牲后,3区区委在吴墩(今建湖县冈东境内)召开追悼大会,并将郑飞任职的海南乡命名为“郑飞乡”,将其作战牺牲地命名为“新郑村”,即现在的沟墩镇郑兴村。

录自《民族英雄传》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查看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

    验证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