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建湖文史网 > 人物春秋 > 革命烈士 > 正文

陈涛传

发布日期:2015/4/3 13:39:20  阅读:2203  【字体:
 

  陈涛(1933.41952.12),原名陈汝述,庆丰新村(今建湖县庆丰镇中陈村)人,因排行第七,乡亲们称他为小七子。出生贫苦,家里只有几亩薄田,无法糊口,一家人便随父亲去上海谋生,父亲拉黄包车,陈涛和兄弟姐妹就捡垃圾、打短工、做小伙计,这种苦日子一直到上海解放。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第二年陈涛毅然回乡报名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他和陈汝泉、陈森、陈心培、戴友煌等11个同乡都在第66198师炮兵服役,开始驻扎在河北省交河县泊头镇。陈涛是装弹手,为了快速而熟练地掌握基本功,他虚心学习,刻苦训练,常常受到领导表扬。当年年底,陈涛刚参加完国庆阅兵,就随部队开赴朝鲜战场。

195210月,金化战役打响,美军企图夺取朝鲜中部战线要地五圣山,我军依托坑道作阵地,与美军对峙相抗。12月初的一天,美军又一次对我军阵地进行地毯式轰炸,在2号阵地坑道里的陈涛和另两名战士为了给3号阵地送水,英勇牺牲。

 

录自《民族英雄传》

 

成焘传

  成焘(19281953),原名成锦容,今建湖县钟庄刘岑村人。出身于清苦的塾师家庭。幼年聪颖好学,10岁已熟读四书五经,会作词赋诗。

  1940年秋天,八路军与新四军在盐城会师,创建了盐阜抗日民主根据地。一天晚上,一支八路军小分队迷了路,遇上了12岁的小成焘,他一听说是八路军,就自告奋勇地为他们带路,一直送到东郑庄与大部队接上了头。1942年,成焘就读于海南初级中学,不久辍学,接替生病的父亲当起了小学老师,从此,他与民运队的同志接触更加多了,他逐渐成了区里的优秀抗日宣传员。

  1943年春,参加建阳县总队(据烈士诗《槐下洒别》,似当为1942年参军,或者诗后所注年代有误),不久进抗大五分校学习,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后随县总队上升为主力,历任报务员、机要员、机务主任、副台长等职。解放战争中,他荣立过1次大功、4次小功,并被提升为华东军区某纵队通信参谋。

  1950年,成焘随首批志愿军进入朝鲜,参加抗美援朝,不久调任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任通讯联络参谋。次年4月,志愿军发起第五次战役,成焘率领1个通讯小分队在南汉江的容门山一带活动,捣毁了敌情报站,获取了大量军事情报。因未接到撤退命令,陷入美伪军的包围。成焘冷静沉着,化装成南朝鲜伪军,穿越敌人严密封锁的支江大桥和临津江渡口,赶到北汉江南岸。在这里,他们汇合了另外30多名待机突围的战友,乘着黑夜冲破封锁线,回到了部队。

  19533月,在执行任务途中,成焘他们的吉普车遭遇敌炮火袭击,英勇牺牲,时年25岁。

     按,《建湖县志》所载成焘事迹实际与陈铸烈士相混,《建湖县志(19862008)》重新作了分述。另据其弟成锦仲回忆,其原名为成锦容,而不是成锦蓉。2010年成锦仲所著的《抗援诗话》之《生离》、《死别》,其中记述烈士生平与诗歌较为详细。本传经成锦仲审定。

     又按,《建湖县革命烈士英名录》记烈士名为成涛,并记其1952年在朝鲜成川战斗中牺牲。

  附,成焘遗诗5首。

  

《槐下洒别》(1942年)  

            此日参军去,从兹雁影分。

            双槐飘嫩叶,寸草绝亲根。

            不意冲天起,缘求立地生。

            几遭霜夺雪,应讶木成林。

        

《步春晖韵寄弟》(1950年)   

            春晖返夕照,百岁信难期。

            有子难归养,无钱易体知。

            疏言衣甲冷,贻累老亲迟。

          何不比今夕,抗倭逐蒋时。

         

《过清川江桥》(1950年)

        断桥残柱留为证,此日江头败美番。

        啸傲涛声犹带怒,朽枯株木尽为难。

        碧瞳心悸埋猪舍,白面尸浮漂鸭澜。

        可笑俘酋徒献币,朝娘不爱美花斑。

        

《上甘岭观战》

          美帝嚣张甚,和谈雾不消。

          英雄上甘岭,屹立耸云霄。

          板门樽俎折,正义五洲驰。

          我愿捐躯肉,高擎正义旗。

 

 《临别赠弟》

                          一夕荷戈驰乐浪,十年戛剑听涛风。

                          聆音未昧称金友,鉴貌犹疑逊士龙。

                          轼辙沫濡青岭下,埙篪乐奏白茫中。

                          不眠姜被河谦小,灼艾应须效宋宗。

 

 

录自《民族英雄传》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查看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

    验证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