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晴传
许晴(1911~1941),原名许多。祖籍安徽省歙县,生于江苏省扬州市。
20年代末,毕业于扬州中学,先在南京从事中共地下党组织的宣传工作,后去北平参加学生运动。30年代初,在联华影业公司五场养成所从事影剧工作,曾和白杨等人拍过一部无声影片。养成所解散后,在于伶等人组织的苞莉芭(俄语“斗争”音译)剧团演出进步话剧。不久,根据党的指示在北平西单开设卿云书店,出售进步书刊,同时参加宋之的领导的左翼剧联运动,积极为北平《世界日报》副刊《蔷薇》月刊撰稿。民国22年(1933)被驻北平的宪兵3团逮捕,判刑3年。他坚信革命会胜利,在狱中改名许晴。曾在卿云书店当店员的杨沫,以妹妹身份不时带着许母去探监,支持其在狱中的地下斗争(杨沫《献给老战友许晴》)。后来杨沫长篇小说《青春之歌》中的许林,就有许晴的影子)。民国25年(1936)冬,国民党慑于全国抗日舆论压力,释放关押的政治犯,许晴获释至上海,经于伶介绍在某小学排演儿童戏剧。
“八·一三”事变时,他和赵朴初在救济灾区难民委员会工作。后参加上海文化界救亡协会组织的战地服务团去五战区活动,任歌咏组导演,曾在昆山等地作街头演出。后去武汉卫戍总司令部政工大队和安徽省民众动员委员会工作,为抗敌演剧6队导演过颜一烟的《渡黄河》、洪深的《飞将军》等话剧,收到良好的效果。同时,还在安徽省文化协会主办的《中原》文艺杂志上发表了话剧《汪、平沼协定》,深刻揭露汪精卫勾结日本战时内阁首相平沼麟一郎的卖国罪行。民国28年(1939)冬,国民党安徽省政府主席李品仙公开反共后,许晴撤至苏皖抗日民主根据地,曾担任津浦路东各县联防办事处文教科长。
1940年,盐城民主政权建立后,随刘少奇至盐城,任盐城县教育科长,不久调华中鲁迅艺术学院任教授、戏剧系主任。是年冬,许晴曾深入湖垛镇体验生活,并创作《中华民族好儿女》歌词,1941年由孟波谱曲。这首革命歌曲,通俗易懂,战斗性强,很快在苏北根据地传唱开来(1962年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电影《东进序曲》即以此歌为插曲)。
次年夏,在反击日寇对盐阜区的第一次大规模“扫荡”中,鲁艺分院迁到湖垛一带,分别住在高马庄等几个村子里。许晴组织临时服务团编排一些歌曲、快板,就地开展抗日宣传和动员。7月4日,他和章枚率领临时服务团到芦沟寺参加中学生夏令营活动进行戏剧表演和创作指导活动。同月20日,向敌人主锋侧后转移途中,在北秦庄遭日伪军突然袭击。队伍被冲散后,许晴带着一部分学生突围,并和战斗班奋勇抵抗。子弹打光以后,他被迫退到河边芦苇丛里,不料被侧后日寇用刺刀戳死,推入河中,壮烈殉国。
遗著有《重庆交响曲》、《怒吼吧,长江》、《王玉凤》、《惊弓之鸟》多部大型话剧。
烈士牺牲后,当地党组织安排群众安葬烈士,当地群众在家里为烈士代为祭奠3年。后来将北秦庄改为许晴村,合作化时改称许晴社。
按,关于烈士牺牲有几种不同的回忆。张牧(时为新安旅行团成员,北秦庄事件中突围成功者之一)《鲁艺华中分院遭日伪军袭击的经过》中记述,转移队伍被日寇发现后,许晴为引开敌人,自己猛然向东奔跑,被敌人击中,光荣牺牲。中共建湖县委调查组1957年5月专门到烈士牺牲地向当地群众了解烈士牺牲经过,在调查报告中记云:“此地干群一提此事,都印象深刻,记忆犹新,正如他们说的,这些同志的英勇牺牲的事迹,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的。和他们漫谈时,特别是年纪较大的,如徐庆西、秦书杭、秦宗元、秦书友的老婆等人,都滔滔不绝地向我们介绍当时情况。经过两天的时间,我们已将北秦庄事件的大体情况摸出。但由于这件事发生在早晨,同时这些同志在北秦庄只停留了几小时,而且又是在夜里(应为天比较黑),加之时间长了,对丘东平、许晴等同志牺牲的详细的具体情况还了解得不够清楚。例如许晴同志,有人认为是刀戳死的,有人认为是自尽的,有人认为是淹死的,有人认为是枪打死的……。”最后调查组采信的是参与打捞安葬遗体的群众的回忆,即本传中所记载的过程。
又按,1993年版《广陵区志》记许晴生于1914年。另,该志记许晴任鲁迅艺术学院戏剧系主任,未言为华中鲁艺,显为误记。
附,《中华民族好儿女》(歌词,许晴作)
中华民族好儿女
春天的太阳放彩光,胜利的歌声响四方!我们是中华民族好儿女,千锤百炼已成钢。从不怕千难和万险,坚持抗战在敌后方。 敌后方,敌后方,前门有虎后有狼,反共派进攻要打退,鬼子来了要反扫荡。进攻扫荡都不怕,我们在斗争中成长。 敌后方,敌后方,军民合作力量强,抗战歌声震天地,民主旗帜在飘扬。抗战民主齐努力,我们的祖国得解放。 春天的太阳放彩光,胜利的歌声响四方!我们是中华民族好儿女,千锤百炼已成钢!
(注,反共派,指国民党顽固派。)
录自《民族英雄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