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雨亭传
计雨亭(1894~1974),名龙章,今阜宁县硕集镇计桥村人。幼年家贫,其父农闲时随人贩运私盐。在家乡读私塾数年辍学,后入南京讲武堂学习。民国3年(1914),在扬州任游缉统领的舅父马玉仁部第1营任差遣,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团长,后擢升为第96军混成旅旅长。其治军甚严,与马玉仁其他各部颇多区别,其间,其叔父计某横行不法,鱼肉邻里,计雨亭亲杀之,乡人称快(郑明宏《计雨亭先生传略》)。民国16年(1927),马玉仁与李宗仁部作战被俘,为救舅父,计雨亭放弃兵权,退出军界,隐迹于上海等地。民国19年(1930),军阀混战,计雨亭投靠冯玉祥,被任为西北军第16路军第27军第4师师长。阎、冯兵败后,蒋介石下令通缉计雨亭,并焚毁其在朦胧的住宅。计雨亭遂流亡于大连、上海、扬州等地,后潜回家乡,在海滨随马玉仁垦荒植棉,实乃韬光养晦,以图再起。
民国26年(1937)抗战爆发,计雨亭召集旧部及部分佃农组织抗日义勇军,因国民党当局不许,遂改编为义勇警察总队,计雨亭自任总队长。县长熊养和夺其兵权,任命其为阜宁县政府军事科长,计雨亭就职不久即离去,部队亦解散。次年,马玉仁通过冯玉祥关系,领受江苏省第1路游击司令委任状,在家乡招兵买马,3个月得千余人,计雨亭应聘为少将参谋长,协助马玉仁指挥作战。
民国29年(1940)
是年10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5纵队解放阜宁,派顾光明到计部喻以大义,晓以利害,劝说其联合抗日。计的长子计超随顾光明至益林镇,受到黄克诚、谢振华热情接待,并向其宣传共产党抗日救国的方针、政策,要他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与八路军合作共事。计超转达了黄、谢的谈话内容,计雨亭欣然同意,但却遭到副司令陈光寒拒绝,私自拉走1个团投靠日伪。计雨亭命计超率部队从马荡开赴东沟接受5纵队改编,到达东沟后整编为4个连,番号为盐阜独立大队,后编入新四军3师8旅23团,计超任副团长。12月,阜宁县民主政府县长宋乃德亲至计雨亭处,商讨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大计,言谈甚洽。不久,计雨亭当选阜宁县参议会参议长。
1941年盐阜行政公署成立,计雨亭任公署副主任,次年兼任私立射阳中学校长(赵敬之所创立为盐阜区立射阳中学)。抗战期间,多次捐献财物,其中一次捐献法币10万元充作抗战军需。
1945年,出任苏皖边区政府委员、建设厅长,兼任华中工业学校校长。1946年,国民党军大举进攻解放区,计雨亭随新四军北撤,任黄河大队队长,在山东一带活动。1949年,华东军政委员会成立,计雨亭任华东救灾委员会副主任,军政委员会监委,苏北各界人士政治协商会议副主席,兼苏北行政公署水利局局长。1953年起,先后担任江苏省人民政府委员兼水利厅厅长、民政厅厅长,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委员、民革江苏省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并当选为第二、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74年11月30日,计雨亭病逝,中共江苏省委、省革命委员会负责人亲临悼念,墓葬于南京望江矶,江苏省政协为其立碑纪念。
按,《盐城市志》记计雨亭放弃兵权事云:“民国14年(1925),马玉仁在清江被郑俊彦师包围,被迫交出军权,计亦退出军界。”东沟整编后,计部番号《盐城市志》记为“阜宁大队”,并记后编入24团。《中共江苏地方史·人物略历》记其曾任江苏第1路游击指挥部参谋长、代司令。《阜宁县志·人物篇》记计部整编后的番号为阜宁大队。另该志记云黄河大队队长为边区政府参议员代号,不知此代号是只指计雨亭一人,还是指边区所有参议员。
录自《民族英雄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