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建湖文史网 > 人物春秋 > 文明楷模 > 正文

烽火岁月结伉俪 革命征程同牵手

——建湖籍新四军老战士王俊、周琳夫妇传奇爱情故事

发布日期:2016/6/18 17:31:04  阅读:4458  【字体: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前夕,2015825日,国务院国资委领导来到建湖籍新四军老战士、振兴盐城北京咨询委员会主任王俊家中,将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联合颁发的中国人民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金质纪念章和证书及一万元慰问金送到他们手中。夫妇二人同时获此殊荣,在全国为数不多。二位耄耋老人接过纪念章和证书,感慨万千,仿佛又回到了当年烽火岁月。从抗战胜利,到解放全中国,再到新中国成立建设社会主义,七十岁峥嵘岁月,七十年风雨人生,夫妇二人从相知相识,相儒以沫,他们传奇的爱情故事,令人钦佩不已。

烽火岁月结伉俪。那是1942年,建阳县楼夏镇(现楼夏庄)在日伪统治之下,开明人士夏启儒(周琳之父)很支持抗日。新成立的建阳县抗日民主政府为打击盘踞在楼夏镇的日伪军,派游击七区党委书记秦加林指挥游击队在楼夏镇周边活动,王俊作为游击队指导员配合秦加林做好组织群众工作,常在大会上讲话,宣传抗日,发动群众,夏启儒让几个儿女们积极支持抗日,参加会议。从此,王俊经常与夏家有联系。记得第一次到夏家,王俊见到一位皮肤白皙、品貌端庄的女孩,夏启儒的大哥夏祝三向王俊介绍,这是他二妹妹夏儒妍(后因抗战需要改名为周琳),夏儒妍文静地点点头。这是王俊与夏儒妍第一次见面。

当时抗日形势严峻,王俊日理万机,日间做群众工作,夜间打游击,机智勇敢,顽强抗敌,舍生忘死。王俊当时是楼夏庄一代有名的抗日干部,他的一言一行,被周琳看在眼里,记在心中。

那时,有文化的夏儒妍也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说媒的人也很多。可夏儒妍的回答总是“不着急”三个字。然而,他心里的意中人却是游击队指导员王俊。但事情并不简单,夏儒妍的一个婶娘经过了解后却说:“王俊家住高作陆陈庄,寡妇娘们(王俊4岁时父亲去世),丁头舍子,家徒四壁,什么也没有,不能嫁。”

而在夏儒妍的心目中,对王俊印象深刻,尤其有一件事使儒妍难以忘怀,1943年夏天,鬼子突然从湖垛下乡扫荡,王俊给了儒妍二哥一支手枪,教他们如何打鬼子,可她二哥说什么也不敢用,结果鬼子走了,他又把枪还给王俊,夏儒妍在一旁急得不知说什么才好,她说:“哥哥胆子太小,人家王指导如此对你信任,把枪交给你,不是件容易的事,要是给我才多好啊。”

其实,王俊送枪目的是想看看他们兄妹对抗日的态度。此时此刻,王俊对这位普通的农村姑娘的机智勇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然而,当时兵荒马乱,王俊工作千头万绪,更顾不上谈情说爱,同时由于抗战形势严峻,他们很少见面。又一天,王俊偶然再次见到夏儒妍,他俩倾心交谈了一个多小时,其主题是对抗日的看法。王俊最后说:“儒妍,你如果能参加抗日,我们之间也许能结为百年之好。”此时,顿使夏儒妍全身热血沸腾,她理解王俊的意思,要找个志同道合的人,于是夏儒妍坚定地点点头。

1943年底的一天,王俊、夏儒妍冲破世俗传统观念,自由恋爱,私下写下定婚书。其内容:“王俊、周琳自愿订立婚约,待抗战胜利后结婚,在这期间,儒妍必须参加抗日,打鬼子……”

从此,她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抗日游击队员,投入了抗战的征程。当年夏儒妍还参加了建阳县抗日文工团。同时,为了便于工作,不被敌人发现,她改名换姓,将名字改为周琳,这期间他们浴血奋战,风雨同舟,驰骋在抗日战场。

1945815,日本鬼子宣布投降,1946年王俊、周琳按照事先承诺准备结婚,经建阳县县委书记树海批准他俩结婚。当年10月,王俊、周琳穿着新四军服一起回到王俊高作老家陆陈庄,王俊母亲、哥嫂等人非常高兴,土墙草屋,没有任何布置,仅一张床和踏板,十分简朴。按照苏北农村风俗拜堂后入洞房。可新婚第三天,天还没亮,他们突然听到枪声,原来是国民党军队打过来了,他们又紧急起床匆忙赶回部队。

“路漫漫,雾茫茫,革命生涯常相守,当心夜半北风寒,一路多保重。”王俊年迈的母亲在晨曦中送别新婚儿子儿媳上路。

从此这对革命伴侣,相依相偎,形影不离,又投入到紧张的解放战争之中。

四年解放战争,王俊、周琳参加了渡江战役,解放上海,他们在陈毅(上海市解放后第一任市长)的领导下推翻了蒋家王朝,成为新中国的主人。新中国成立后不久,他们又服从组织分配,调北京工作,夫唱妻随,比翼双飞,为国家富强、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呕心沥血,忘我工作。他先后担任过上海华东物资管理处副总指挥、华北石油管道建设指挥部副总指挥和国家燃料总局领导职务,位高权重,周琳负责人事工作,可他们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互勉互励,勤勤恳恳为人民服务,几十年如一日,成为革命成功、家庭成功的典范,王俊家庭在物资大院连续三十多年获“五好家庭”称号。

风雨同舟永相随。文革期间,大批干部被打倒,下放劳动。王俊、周琳夫妇也未能例外。王俊夫妇经过造反派一阵批判之后,被送到河南省罗山县劳改农场劳动,后又到息县“五七”干校劳动,结果一家六口人分到五处,大儿子到新疆石河子当兵,女儿在一个工厂当徒工,二儿子在东北生产建设兵团建设“钢铁边疆”,十二岁的三儿子留在北京。他们夫妻俩在不同的连队,分住在男女集体宿舍,王俊整天拌水泥,搬砖头,周琳当油漆工。每到夜晚,夫妇俩在各自的宿舍里夜不成眠,牵肠挂肚,痛苦不堪,儿女想娘,娘想儿女,远隔千里难相见。白天除了劳动之外,晚上还得集体学习,时常被洗脑子,自我反省。

有一天,年仅十二岁的三儿子想爸爸妈妈无法忍受,他就按照爸爸妈妈寄信的地址,一路乞讨找到河南息县五七干校,顿时,王俊、周琳被吓了一跳,当孩子扑向妈妈怀里一刹那,周琳泪水脱眶而出,母子俩抱头痛哭。王俊也热泪盈眶,就连在场的同志也大吃一惊,孩子这么小,千里迢迢能找到这里多么不易。

常言道,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文革期间很多家庭家破人亡,所谓立场分明,被迫妻离子散,夫妻分离,而王俊、周琳是从战争年代患难与共走出来的夫妻,此时此刻,他们更加珍惜爱情、亲情。夫妻俩相依相偎,同甘共苦,在农场和干校二年多时间,他们始终相亲相爱,保持着革命友谊和纯真的夫妻感情,本着对党负责,对社会负责,对家庭负责,对子女负责的态度,从容对待“文革”运动对他们的不公。在那特殊时期,王俊夫妇始终坚守坚信,总有一天会还他们公道。

通过的三年时间的劳动,上级始终没有发现王俊、周琳有政治问题,最终夫妇二人先后被调回北京,恢复原领导职务。

革命征程同牵手。王俊、周琳一路风雨兼程,本着对党和人民负责的高度事业心和对社会的责任感,任劳任怨工作,勤勤恳恳为人民服务,从政为楷模,廉洁是典范,为人是师表,赢得了人们的尊重与爱戴。特别是王俊离休后,继续发挥余热,帮助家乡盐阜老区办了一件件实事,为故乡经济发展人民富裕作奉献,周琳积极支持,故乡来客不断,大事小事,难事杂事纷纷登门求助,王俊热情接待,周琳笑脸相迎,倒茶敬烟,从没有一句怨言,受到社会广泛赞誉,曾为他家服务过的保姆陆荣华老人无依无靠,病重来到他家,王俊一家立即自费帮助老人住院,一家人在医院日夜守候,老人去世后,骨灰在家里存放三年才安葬,感动社会各界。2014年年届耄耋的王俊、周琳夫妇回故乡建湖探亲,周琳不幸患重病送医院抢救,当时王俊 心情沉重,泪流满面,是啊,他们有着几十年的爱情故事,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如今谁也离不开谁了。儿孙们从各地赶来,日夜守候在老人床前,市、县主要领导亲自过问这位曾经为抗日事业和解放事业作出巨大贡献的新四军老战士的病情,医院对周琳全力抢救,后终于转危为安,如今九十多岁的一对革命夫妻,恩爱无比,亲密无间,全家四代同堂,尽享天伦之乐。

(王学言)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查看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

    验证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