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建湖文史网 > 人物春秋 > 历史人物 > 正文

唐君照:建阳县长第一人(游育林)

发布日期:2016/7/12 14:20:48  阅读:4060  【字体:
 

 

 

 

 

  唐君照(19101990),又名唐秉光,草堰口人,大学文化。

  1926年春,由中共盐阜地下党员仇一民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在盐阜地区进行了一系列革命活动,后因仇一民被反动军阀杀害而与党组织失去联系。1931年秋,考入上海复旦大学。1932年,担任中国社会科学家联盟上海复旦大学分盟支部书记,参与组织了上海的爱国学生运动,1937年恢复了党的组织关系。

  九·一八事变后,唐君照因父亲病危,几次回家探亲,得以耳闻目睹家乡一带的黑暗情况,回上海后向地下党组织回报了这些情况。当时的江苏省委(驻上海)临时委员王翰同志听了回报后,要他回家发动群众,开展抗日救亡工作。不久,唐君照回到家乡,在自己家中多次召集大哥唐君鄂、三弟唐小什(又作唐小石)、陈宗泽(金陵大学学生,今冈东陈灶锅人,1940年与党组织失去联系,后任江苏省九三学社组织部长)、赵敬之等发起并组建了“盐城县14区上冈青年抗日救亡服务团”,起草了《工作纲要》,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外围组织,并设立陈灶锅分团,由陈宗泽负责。

  3个月后,接王翰通知,唐君照至武汉在中共长江局青委工作。同年秋,被派遣至徐州从事抗日救亡工作,任五战区抗日青年救国总团团长,实际为我党苏鲁豫皖边区特委青委党团书记。其间,唐君照在徐州周边几十个县建立了分团,不少地区在“青救”旗帜下,恢复了党的组织建设,建立革命武装,成为后来八路军南下发展的基本依靠力量。1938年,奉命打入国民党战干三团任地下党特支书记。“皖南事变”后,唐君照和胡叔度等同志经党的西南局批准,转道香港,转移回苏北,开展盐阜区抗日根据地的开辟工作,任盐城县西北行署主任。

      1941年9月18,建阳立县,唐君照任首任县长兼建阳县总队总队长。在此期间,他在县委领导下扎实推进政权建设,取缔旧的保甲制,实行乡村制。区、乡干部由县里委派,村级干部由群众推选。亲自抓好地方武装建设工作,县总队逐步发展到一个团的武装,切实组织全县军民反“扫荡”,并以县政府名义发布《为剿匪告全县同胞书》,组织剿匪安民;积极建立统一战线,通过组织开明士绅座谈会等形式,与陈曙东、杨幼樵、乔炳等开明士绅面对面做工作,团结全县民主人士帮助抗日政权开展工作,迅速开辟并有力巩固了抗日民主根据地。

  1942年秋,调任盐城地委组织部长。是年10月,盐阜区党委派唐君照建立射阳县委,并任县委书记。射阳县是由几个县的边区合并的,大部分地区是敌占区,由于此区盛产棉花,所以也是敌人重要的战略区。唐君照和县长陈克天一起,对射阳全县党的组织进行全面整顿,并建立起完整的网络体系。同时,在新四军主力部队的支持下,从建阳县总队调去1个主力连,建立射阳县总队,下辖3个连和1个警卫排,一年后上升为射阳独立团,后编为新四军323团。在此期间,深入做好有民族自尊心的上层人士的工作,团结其投身抗日,很快将射阳县开辟为巩固的抗日民主根据地,成为新四军休整和坚持原地斗争主要基地之一。194411月,唐君照调华中党校学习,毕业后调任苏皖区五地委组织部长。19452月,任苏北革命公学副校长和华中大学副教务长。此后,曾任解放军华中野战军12纵队支队政委,盐城城防警备司令部政委,渡江战役后出任解放军江阴要塞政委,解放后历任南京秦淮区第一任区委书记,华东革命大学副校长,南京工学院副院长,东南大学顾问。1990110日病逝。笔者时任草堰口乡党委秘书,接到唐君照逝世讯息后,即和乡党委书记戴必忠起草并发出唁电,乡党委研究,派出副书记代表家乡人民前往吊唁。

  唐君照是其家族中较早参加革命、投身抗日的先进分子。在他的直接动员与影响下,唐氏家族中许多人参加革命,而且态度坚决,立下赫赫功勋。其中唐君照5个亲兄弟就是杰出的代表,人称“唐门五杰”。抗战胜利初,人们知道的是5兄弟分为两大阵营,一派是共产党的唐君鄂、唐君照、唐小什(唐小石),一派是国民党的唐秉琳、唐秉煜。直至渡江战役胜利,人们才知道秉琳、秉煜也早就是共产党了。

 

(本文主要参考《唐氏五兄弟》一书;《水乡壮歌》一书的附录第二部分“人物小传”中的《唐君照》一文;《建湖民族英雄传》一书中的《唐君照传》;《塘河流韵》(建湖县卷)一书中的《唐门五杰》一文。)

转自《建湖抗战往事》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查看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

    验证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