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建湖文史网 > 人物春秋 > 历史人物 > 正文

刘捷三:不灭日寇誓不还(金学桂   王学言)

发布日期:2016/11/24 14:22:16  阅读:1959  【字体:
 

 

 

  上个世纪的40年代,在苏北建湖水乡高作镇东涔村有一位农民的儿子,用“打不走日本誓不还”的决心,驰骋疆场。

  他,就是1937年投身革命,经历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直至新中国成立,在革命的征程中,留下了无数鲜为人知的故事的刘捷三。

  刘捷三,1899年出身于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天资聪慧,家境贫寒。在族人和乡亲帮助支持下,外出读书,学成归来,办学回报家乡,服务社会。他说服刘氏族人,腾出刘家祠堂,创办涔庄小学。他在担任涔庄小学校长期间,向广大青少年传播革命知识和道理,同时,他积极开展党的地下工作。19385月,驻在湖垛的日本鬼子突然“扫荡”6区(当时高作属盐城县第6区)大尖村,有10多个村民被日本鬼子残忍杀害,造成了有名的“大尖惨案”,当刘捷三带领区游击队赶到那里,只见乡亲们哭天呼地。面对血肉模糊的尸体,刘捷三第一次流泪了。他咬着牙,发誓道:“此仇不报,誓不为人!”从此他领导抗日队伍,勇敢杀敌,冲锋在前!乡亲们担心他的安全,对他说:“捷三,你在家里是顶梁柱,上有老下有小,枪子不长眼,要是有个三长两短,家里怎么办?”刘捷三坚定地说:“日寇不除,国家不保,家里还能安全吗?我们要坚决把鬼子打跑!不能当亡国奴!”

  刘捷三在领导游击队抗日期间,作战机智勇敢,有谋有略,常常以少胜多。1942年春,高作由原盐城县第6区改为建阳县第1区,于四五月份成立区民兵大队。时任副区长的刘捷三兼任区大队长,负责全区武装斗争。此时抗日形势发生了变化。1区东南的湖垛镇已被日伪军占为据点,而1区的西南部则靠近韩德勤占领区(当时韩德勤为伪江苏省主席,驻守兴化)。面对着敌强我弱的态势,刘捷三领导的1区区队在建阳县委领导下,决定以武装斗争打击敌人的嚣张气焰,振奋人们的抗日精神,打开整个抗日局面。那天下午,已是区长兼大队长的刘捷三得到情报,驻扎建湖的伪军约200人,从湖垛出发,经季家埝去马厂“扫荡”抢粮。经过周密思考,刘捷三决心组织一次伏击战。他又亲自到马厂附近侦察地形,随即组织两个排的兵力,1排从北边屠家楼子一带埋伏待敌;2排隐蔽在东边季家埝、周骆庄一带埋伏,待敌人进入包围圈内,2排伏兵切断敌人退路,一排迎头痛击;机动排作为预备队增援。下午2时许,敌人耀武扬威直扑马厂,满以为这一回必将抢得若干粮食和鸡鸭猪羊,于是大摇大摆地进入我民兵伏击圈。只听刘捷三一声枪响,民兵战士枪口一齐开火,手榴弹也扔向敌群,敌人遭此突然袭击,晕头转向,望风而逃。逃到季家埝一带尚未喘息,又遭2排民兵迎头痛击。3个排的民兵把敌伪200多人围在圈子里,只有部分敌人用船渡过建港沟逃命。这次伏击战缴获了一批枪支弹药和其它物资,大长了全区军民士气,大灭了日伪军的威风。

  1942年,抗日战争进入最严峻的阶段。建阳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后,民运队员再次进驻高作地区,开辟根据地。当时除积极组织民兵抗日、减租减息外,还要和汉奸、土匪作斗争。为了保护和巩固新生的革命政权,取得抗日战争的彻底胜利,新政权和汉奸、地方恶霸、土匪流氓也进行了坚决斗争,该镇压的镇压,该判刑的判刑。那是19429月份,区长刘捷三和民运队员蒋克文、刘敏一起到临近湖垛敌据点附近的村子召开会议,组织地下党员和骨干分子开展减租减息工作。会议一直开到凌晨3点,由于叛徒告密,会议住地被敌人突然包围,刘捷三、蒋克文和刘敏分别被投靠日伪军的惯匪抓获。敌人以为捉到了3个大人物,如获至宝,分别突审他们,企图将3人送到湖垛鬼子那里邀功。在审讯室里,刘捷三被打得血肉模糊,体无完肤。面对熊熊燃烧的火炉和老虎凳,他仍大义凛然,不屑一顾,只微微一笑:“你们要知道的,我不知道;你们问我是谁,我是刘老板;你们问我干什么,我是做生意的!我们3个人正在想做一笔‘大买卖’……”气得敌人暴跳如雷。

  后来县政府派出侦察员组织营救刘捷三,在地下党的密切配合下,刘捷三在被押往盐城的途中被救出。

  刘捷三,历任1区副区长、区长,建阳县副县长、第一任法院院长,扬州苏北区党委科长,省民政厅处长,南通市民政局局长直至离休。1984年病逝于南通。

 

转自《建湖抗战往事》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查看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

    验证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