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乡巨变(蒋建新)
我1954年出生于建湖,十八周岁前基本没有离开过建湖。婴幼儿时住城南(丰收路东南)、小学阶段住城北(神台庄)、中学阶段住城中(滨河南路)、下放农村到城西(建阳公社建北四队)。那个年代的我,对建湖一直充满自豪。
七十年代初,老轮船码头附近的建湖商场已经建起来了,我问一位刚刚从南京、合肥出差回来的熟人:“大城市里的街道两边都有这么漂亮的楼房吗?”得到的回答是肯定的:“大城市总的很好,但仍有很多地方比建湖商场差远呢!”当时的感觉就两个字:“开心”。
在田间劳作,一位老者感慨:“现在的年轻人多幸福啊,穿出来的衣服一个补丁也没有。”
……
1972年12月21日,跨出建湖的第一站,参军入伍送兵船就停在了南京长江大桥的码头上。从这以后我先后到过国内外成百上千个城市。随着时间的推移,建湖的印象逐步模糊、渺小起来。
这些年,虽然每一两年、两三年也回家一次,但由于工作压力大、大多来去匆匆。对建湖始终没有一个系统完整的印象。
2013年春节,是我工作退居二线的第一个春节。从年三十到初二,我用三个半天,步行沿建宝路、秀夫路、湖中路、滨河路走了几个来回,所见所闻令人震撼。我问自己:“这难道就是记忆中的建湖吗?”
路变宽了。当年宽不足五米、用砖铺成的沈舍街就是南北向唯一主干道,现在二十米以上的南北向景观大道就有五条。而且都是笔直成方。
楼变高了。当年两层楼的建湖商场就是地标性建筑,现在10层以上的建筑数也数不清。1970年我家花近一千元盖的三间空斗房,是村上第一幢砖瓦房,现在全县都看不到草房了。
景变好了。当年几乎无景可言,记得1979年春节带着未婚妻回建湖,用120相机想找个拍照的景子,怎么也找不到,最后只好在建港桥上,以桥栏杆做背景照了一张。而现在,双湖公园、希望广场、塘河风光带,处处是美景。
店变多了。当年街南头有个百货公司、中间有个建湖商场、北边有个神台小店,现在大润发、农工商都是全国知名品牌,家乐福还将成为全国第一个落户县级城市的大型超市。
城变大了。当年的带状县城南北也就一公里,现在不知扩了多少倍。
交通便捷了。入伍后第一次从镇江回建湖坐了一天一夜的轮船。现在从镇江的家到建湖父母的家,全程两小时一刻钟。即将开建的阜宁到泰州高速将使车程进一步缩短到两小时以内。
建湖的变化,既是我们国家大变化的一部分,同时我的感觉,又比其他地方步伐更快一些、幅度更大一些,这更快、更大来源于“建湖人的文化程度和勤劳态度”。每当有人问起:“你是哪里人?”我都响亮回答:“我是建湖人!”每当和他人谈起建湖,不光是我,几乎是所有的建湖人及这些年到过建湖的人都说:“建湖变化真大!建湖人不简单!”
记忆中的建湖除了看到的河流走势没变、听到的建湖乡音没变、感受到的乡情没变,其他的一切都在变,纵向比天翻地覆,横向比在许多方面丝毫不比苏南县城差。作为游子的我自豪、期盼,借此衷心祝福家乡建湖更兴旺、更发达。
转自《建湖日报》2013年3月1日
- 上一篇文章: 走好自己的路(刘俭)
- 下一篇文章: 怀念一种动物(陆应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