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建湖文史网 > 西塘雅集 > 散文小说 > 正文

爆米花喷香的童年(梁 伟)

发布日期:2013/5/5 8:03:38  阅读:1860  【字体:
 

 

每当在超市里看到一袋袋包装精美的爆米花,我的脑海中就浮现出童年炸爆米花的情景。那一颗颗圆润饱满、香脆可口的爆米花,像一朵朵冰雪中的腊梅花,裹着浓香,含着煦暖,从岁月的草丛里向我盛开,散发着浓郁的醇香,绽放在我的心里。

 

那时候家里经济条件太差,没有花生、瓜子,更没有水果、糖块,只有爆米花的浓香诱惑着我们。进入腊月,我们天天去巷口张望,盼望着炸爆米花的师傅早点来到我们这里,盼望早点吃到香喷喷的爆米花。那时侯,大家只要看到炸爆米花的板车来到路口,纷纷拔腿跑回家里,急速拿出一碗半盆玉米,挎着篮子飞奔而来……安静而悠闲的村庄随之热闹起来。

 

不一会儿,爆米机前挤满了一群叽叽喳喳的孩子,放玉米的篮子弯弯曲曲地排成了一条长蛇。熊熊炉火照着一张张红扑扑的小脸,虽然冰冷的寒风一个劲地往脖子里面钻,可是孩子们的脸上却绽开了花朵,心里盛满了期待,荡漾着爆米花炸响的欢乐。他们有的聚精会神地看着不断旋转的爆筒,有的相互嬉笑调闹,但心里都在急切地等着、等着……

 

炸爆米花的师傅大都上了岁数,肤色粗糙,衣着褴褛,黝黑的脸庞和蔼而慈祥,戴着一顶又脏又黑的棉帽子,脚上的老棉鞋也非得仔细才能认得出来。有人恭敬地拎走香喷喷的爆米花,有人恭敬地走上前问他多少钱一锅。问了几遍才得到老人的答复。老人目光炯炯地盯着黑漆漆的爆筒,对周围人的说笑并不太理会。

 

他们通常寻找一处向阳避风的地方,手脚麻利地从板车上取下小风箱、小火炉,生着了炭火,再把那个又黑又重像一个老式炸弹的爆筒安放在钢筋支架上,用风箱鼓出的一团团燃烧的火焰。老人开始忙活起来,接过递上来的玉米放进爆筒里,左手拉着风箱,右手慢悠悠地转着爆筒。不一会儿,玉米粒便在圆溜溜的爆筒里面噼里啪啦炸开了“花”。随后老人一声吆喝:“开锅喽,让让啊!”孩子们立刻比锅先“炸”开了。他们叫嚷着,嬉闹着,双手捂着耳朵四下散开,但一双双眼睛却滴溜溜地盯着那黑不溜秋的爆筒,就像是在一座孤岛上发现了一箱财宝一样。

 

随着“轰”的一声巨响,滚滚白烟中,爆筒爆出一团诱人的香味在空气中弥漫开来……大家皱起鼻子,贪婪地嗅着空气中飘散着的米香。“馋嘴”的孩子们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一窝蜂似地围上去争抢溅出袋子的爆米花。他们闪亮着双眼,飞快地寻找着飞落在地的爆米花,捡起一粒粒香甜可口的爆米花,顾不上吹掉灰尘,便迫不及待地放进嘴里,还没来得及细嚼,甜而酥脆的爆米花便化到了肚子里。女孩子行动慢,没有抢到爆米花便嘤嘤地哭了起来,男孩子们大都会坐立不安起来,纷纷把自己捡拾的米花送到女孩子手上,然后继续围成圈,看老人加米、加油、加盐、加糖、封口,慢悠悠地转着爆筒。他们经常在排队等待炸自家爆米花的时候,就已经吃得饱饱的,衣服口袋塞得满满的,于是、满巷里飘荡着孩子们幸福的欢笑。

 

童年的冬天就这样在爆米花喷香的味道中快乐地过去了。

 

转自《建湖日报》2013217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查看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

    验证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