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建湖文史网 > 西塘雅集 > 散文小说 > 正文

我的三次农转非(徐杰范)

发布日期:2013/11/18 17:35:29  阅读:1825  【字体:
 

 

邓小平同志的政治生涯是三上二下,大起大落。本人一介草民,诚不敢与邓公比肩,但我的户口也曾三上二下,经历五次迁徙。一滴水能反映太阳的光辉,我个人的户口迁移也与国家民族命运紧紧关联,有回忆的必要。

 

我党历来重视教育,听老辈讲,解放初期,小学的年终总结就要上报教育部备案。虽然小学不断兴办,但毕竟资源有限,对学生的筛选亦很严格。小学四年级升五年级要考试,并且淘汰一部分,另一部分人升入五年级;小学六年级毕业升初中更是一次大筛选,有一大批人要被淘汰,只有少部分人有幸升入初中。1955年,全县千余名小学毕业生,只有百把人升入初中或者师范。1958年大跃进,各个人民公社都有了初中,但大多数为单轨。虽然如此,政府还是把初中生当做人才的。1956年,小学毕业生徐建春回乡种田,就被当成了全国典型宣传报道,1962年,我专区盐城县初中毕业生杨义厚回乡劳动亦成了全省学习的榜样,到了1964年,知识青年下乡种田则变成了高中毕业的董加耕,也算是与时俱进吧。

 

1958年实行户口登记制度后,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即城镇户口)开始泾渭分明,绝不可轻易逾越。到了六七十年代,户口更是与物资供应及就业保障挂钩,成了身份地位的象征,含金量与附加值也大大增加,我的家乡1958年办起了完全小学,我成了首届毕业生,并于1960年夏天考入裴刘初中。裴刘初中也从1958年的单轨变成了60年的双规。当时的初中招生发榜是登在“盐阜大众报”上的,我们的名字被排成了铅字,算是进入“秀才”的行列。我们的户口也被迁入了城镇,成了光荣的“非农”户口,并以学生身份,每月供应大米32斤。谁知好景不长,1958年大跃进,“钢铁元帅”升帐以后带来的比例失调的后果越来越严重,到了60年,粮食就逐渐供应不上了。于是在“大办农业,大办粮食”、“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口号声中,先是来了一场清退“超龄生”运动,两个班级清退了一个班,到了年底,我的户口又被迁回了原籍,重新变成“农村户口”。

 

1962年后,关于农村政策的“六十条”全面贯彻以后,“浮夸风”、“共产风”等极左现象得以纠正,党中央搞“一线”、“二线”,刘少奇主席主政三年,国民经济得到极大恢复。“稻米流脂粟米白”,国库开始充盈,我适逢其时,于1963年秋考入省立盐城中学,户口又来一次“农转非”,享受中学生的待遇,每月供应大米32斤,豆油半斤,逢年过节还有花生、白糖等计划物资供应,俨然一个城市人,一个标准的“廪膳生员”(明清时期,每月可发七斗禄米的在册在编的秀才)。老家的生产队长知道以后,立马将62年刚分给我的自留地拿掉了。

 

当时的农村,经济条件好的地方,可分原粮480斤,二八开后,去掉96斤公分粮,只有原粮384斤,若能出七折成品粮(实际只有六折)只有268.8斤,月均只有22.2斤,而我们每月32斤,可见党和政府对教育的重视,对学生的爱护。

 

1966年高中毕业时,文革狂飙席卷全国,中国陷入了动乱的深渊,我们这些饱学之士,昔日的“廪膳生员”,如今却无试可考,无学可上,无业可就,被迫留在学校搞了整整两年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斗批改”——其实根本就没让我们“改”就直接走人——斗批走,我们被“一片红”式的赶下了乡去“四个面向”(面向农村、面向工矿、面向边疆、面向基层),户口未经我们的手,就直接迁移到了原籍的乡下。

 

1971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并以中央文件形式下发了《纪要》,荒芜的教育园地又现一线生机。盐城地区在八个县推举老三届的高中生进行考试,培训教师,然后分别编到盐城地区五七师资培训班东台、盐城、阜宁三个分部(1973年改为师范)学习,二年后毕业。1973年秋,我们这一期的四百多人被充作了文革后师范的第一批毕业生,全部转为公办正式教师,国家统一分配,我们的户口又顺理成章地转变成非农业户口。这事引起了当时人的无比艳羡。因为那时文革前的学生已全部毕业,推荐的工农兵学员才刚刚入校,师范生早已绝迹多年,忽然冒出了这几百个统配生,着实令人称奇。

 

有的人现在仍以老城镇户口为荣,大有一种“我曾经阔过”的土豪气与阿Qstyle。不久前,笔者即被城南老街的一位居民嘲笑过:“乡下人,后来农转非才调上来的,不然还在乡下呢”。其实,我母亲是盐城市区童家桥人,家住今天的老地委大楼南边的市委第一招待所内,按五八年的户口登记条例来看,是正宗的城镇户口,又以子女随母的政策,我早就应该是城镇户口了。可惜日寇侵占盐城,外公家业被毁,母亲逃避乡间,以致沦为农村户口,如果这也算一次农转非的话,则我的户口就是四上三下了,只是这种算法有点难度,需要向日本鬼子诉讼要求落实政策,款且当时我还没有出生。

 

其实,户口就是户口,本无高低贵贱之分。户口只应该承担管理和流转迁徙的智能,而不应该在上面捆绑着过多的与户口无关的入学、就业、参军、供给、社会保障等种种职能,而将人群固化,人为地将人分为三六九等。现在的户籍制度改革正在不断敲碎这些包裹在户口上的坚冰,让户口回到它应该有的位置上去。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查看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

    验证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