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建湖文史网 > 西塘雅集 > 散文小说 > 正文

拉起一把建湖琴(叶骅)

发布日期:2013/11/22 15:36:23  阅读:2147  【字体:
 

 

程少梁开专场了,是在上海音乐厅!这对于上海淮剧来说,是一件大盛时,这对于那些默默奉献在戏曲音乐界的幕后人来说,更是一件大幸事。 

 

程少梁出身淮剧世家。1952,11岁的他随母亲从江苏建湖来到上海,与已在沪闯荡多年的父兄团聚。当时的程少梁,头上还扎着一束小辫,说着一口刮拉松脆的苏北方言。从此,这个苏北娃娃经常混进父兄的日升淮剧团的简陋剧场,看着、听着,爱上了淮剧。一天,团里鼓手的妻子病了,人员调来换去,还是缺了个打小锣的,于是他的哥哥、日升淮剧团团长程少楠便想到了自己的弟弟。程少梁便敲响了他淮剧生涯的第一声。

 

渐渐地,程少梁的专攻从小锣转向二胡。他先后拜王凤生、潘凤岭为师,刻苦学艺。当时淮剧的琴艺和演艺一样,讲究口传心授,根本没啥教材。程少梁常把老师丢进垃圾箱的琴谱偷偷拾来,整理、保存、细心揣摩。除跟老师学习外,他一有空就去上海音乐学院旁听著名二胡教授王乙的课程,受益匪浅。1958,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程少梁终于有机会为著名表演艺术家筱文艳操琴了。


  操琴,在程少梁的心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如今的他已是一位著名的淮剧作曲家,但他经常会说这样一句话:“要我离开作曲,可以;但要我放下手中的琴,却万万不能。”


  说起程少梁涉足作曲生涯,那是1962年下乡演出时的事了。当时,他被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火热情景深深感染,情不自禁地创作了《歌颂江心洲》大联唱,深得当地农村百姓的喜爱。从此,他的创作便一发而不可收,并迅速形成自己的风格。用淮剧名角梁伟平的话说,程少梁的作曲是“集传统之大成,开浪漫之先河”。


  程少梁在作曲上的最得意之处,莫过于对“大悲调”的运用和发展。从曲调上来说,大悲调前半部分的旋律变化较多,后半部分的旋律用的是同腔反复,略显平淡而且从板式上看,也只有慢板和缓平板两种。程少梁在《哑女告状》中有意加强了板式变化,又在曲调上吸收了“自由调”、“小悲调”、“老悲调”的特色乐句,并将它们融入大悲调中,使之更加协调和谐、适合剧情。由于大悲调是筱文艳和琴师潘凤岭共同创造的,因此往往只适用于女腔;但程少梁在《南北和》中大量运用了男腔大悲调,可谓一大创举。


  程少梁的作曲,善于博采众长、融会贯通、为我所用。他从黄梅戏、评剧和梆子里吸收了一些接近淮剧曲调的乐句,并吸收了京昆音乐儒雅的成分,一改过去淮剧音乐老少不分、小生和须生唱腔没有区别的传统,使音乐更加细腻化、音乐化,他的作品《金龙与蜉蝣》便是其中的代表。


  戏曲作曲不易,地方剧种作曲更难。淮剧与其他地方戏曲一样,唱段中字多腔少。京剧3小时的戏,往往仅400多句唱词;淮剧3小时的戏却要达到800多句,所以唱腔设计的丰富需要具备一定功力;同时由于苏北方言比较庞杂,若对其四声不甚了解,那么作出的曲子往往中听不中唱。音乐学院作曲系毕业生直接上手淮剧作曲,几乎是不可能的,就是因为淮剧作曲需要一段与苏北方言、文化的磨合期,既要耐得住清贫和寂寞,还要全面汲取艺术营养,提高自身修养。


  程少梁认为,对于作曲人才的培养要不拘一格、多管齐下。专业院校可以破格招收有潜质的人才进行定点培养。两年前,程少梁收了一位从江苏富宁引进的人才为学生,他希望这棵好苗能接过淮剧音乐的衣钵,为淮剧舞台写下新的优美乐章。

 

转自《全刊杂志欣赏网》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查看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

    验证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