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建湖文史网 > 西塘雅集 > 散文小说 > 正文

吴连登回忆在毛泽东身边的日子(连载六之三,作者:王学言)

发布日期:2011/10/18 11:46:51  阅读:3042  【字体:
 
 
毛主席与理发师的情感
 
    周福民是毛主席的理发师,他在毛主席身边一呆就是17年。用周福民自己的话说:“我这人跟毛主席有缘。”要做主席的理发师,首先家庭历史没问题;第二要思想进步,没到主席身边,周福民就已经是预备党员了;第三是技术要好,当时,周福民是理发方面的标兵,三条都符合。那是1959年,毛主席在杭州,就在主席生日那天,刚好在主席身边的理发师发热,主席身边没有人理发,组织上推荐周福民去为主席理发。第一次见到毛主席,周福民心里十分激动,十分紧张。毛主席先跟周福民握手,再谈家常,一下子使周福民心情放松下来。周福民记得第一次给主席刮胡子的时候,主席吸气把腮帮子吹得鼓鼓的。周福民小声说:“主席,不用鼓气,也不要紧张。”主席听后也就放松了,理得很满意。后来主席把周福民带到北京后才对周福民解了密:“过去在北京也挑过几个理发师,每次开始理,他们都是发顫,浑身冒汗,他们紧张了,我也跟着紧张。你给我理就不是这样,技术也好,所以就要你来。”
 
    给主席理发,说好理又好理,说难理也难理。主席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了,周福民接手给主席理发的时候,基本发型是不能改的。他的头发有个特点,右边多,左边少,理发就要给左右理均匀了。给一般人理,还能让头低一点,仰一下什么的,但给毛主席理发,周福民不敢让他老人家头转动。主席又高又大,胡子又多,特别是毛主席痣上的胡子难刮,所以难点就在。
 
    在周福民的眼中,毛主席是个历史伟人,谁也不能把主席写完整了。他一天到晚跟随毛主席,十七年时间,能记住的也仅是影响很深很深的事情和话语,记得了事情还不一定记得住发生的具体时间。但有一条周福民特别坚信,时代造就了毛主席,毛主席造就了新中国,毛主席的一切都是为了人民,任何人、任何时代都不能忘记毛主席的功劳。
 
毛主席与理发师的故事
 
    吴连登刚到毛主席身边工作,首先认识了毛主席的理发师周福民。他比吴连登早到毛主席身边3年时间,一直到毛主席逝世。在此期间,吴连登听周福民讲了很多有关他本人和其他理发师为主席理发的往事:
 
    毛泽东最早的理发师叫曹庆雄。1949年在西柏坡时,一场滂沱大雨冲塌了两窑洞,曹庆雄不幸被埋在洞中。毛泽东十分伤感地说:“小曹前几天还给我理发,多可惜呀!告诉机关领导同志,一定要把曹庆雄的后事处理好,我要参加他的追悼会。”
 
    之后的理发师王惠,于1949年秋天到毛泽东身边理发。当时装主席理发用具的是一个绿色帆布做的背式小布箱,使用多年,已陈旧得很不好看。1958年王惠在成都时,购买了一只小牛皮箱。当理发师王惠提着这只小皮箱走进毛主席的房间时,毛主席一眼便发现了这只皮箱,幽默地说;“老王,你怎么‘洋’起来了!”接着便连珠炮似地问:“那个帆布箱呢?不能使用了吗?怎么换成这只皮箱啦?”老王喃喃地不知如何回答,于是又将那只旧布箱换了回来。
 
    50年代初,建国伊始,毛泽东外事活动频繁。每次会客前,王惠都要为主席剪发、刮脸,这时的王惠已上了岁数,光头,白须飘然,面孔清瘦,极像电影《少林寺》里的老方丈,只是多了一副老花镜。但他即使戴了老花镜,视力也不济。理发时,总是歪侧着头,伸长脖子,眯缝着眼睛,左瞧右瞧,剃刀难得一挥。他左手按着主席的头顶,右手慢慢伸出,剃刀停在主席鬓发下沿,就那把刀架在主席头上半天不动,好不容易才“刷”地剃一下。
毛主席看一眼手表:“你得快点。”
 
    “别着急,别着急啊。”王惠换个位置,刀又架到主席头上,另一侧比量着,握刀的手颤个不停,好半天又“刷”地一下,接着退后一步,欣赏杰作般地端详个没完。
 
    “哎呀,王师傅,你快一点好吗?”毛泽东开始急躁,欠一欠屁股,却被王惠从头顶上按住,仍然慢腾腾地:“叫你不要着急,不要着急,我不误你去就行么。”
 
    反复折腾,左瞄右比,毛泽东哭笑不得:“我要你快一点!”
 
    “沉住气,听我的,给你刮干净再去,”王惠说着,居然拿手在毛泽东后脑勺上拍了一两下,像拍孩子一样随随便便,把在场的人惊得目瞪口呆。
 
    毛泽东没有发脾气,就象一个普通群众一样听从理发师的摆布,只是无可奈何地叹口长气。王惠边给毛泽东理发,边仍然絮絮叨叨地与毛泽东说:“你是国家主席,主席要有主席的样子啊,再说我的手艺,剃不好人家会说王惠不行,王惠也不光彩么……”
 
    周福民是主席的最后一位理发师。关于周福民的往事,一些在主席身边工作的老同志像讲故事一样,吴连登听他们讲了一遍又一遍。1961年下半年正式调到主席身边工作之前,也多次为主席理发,很合主席心意。
 
    对于穿戴修饰,毛泽东是不大讲究的,平日不爱理发修面,爱留长发。外交场合或某些特别重大的活动,才理理发,修修面,但即使是这种时候,他也不像常人一样,正儿八经坐着,他总是一边干着工作一边理发。安排会见外宾,在客人到达前约20分钟,主席才离开办公桌,坐在一把小沙发椅上,秘书送上该批外宾情况的资料,主席抓紧翻阅,周福民则给他理发、修脸,毛泽东风趣地对周福民说:“我看我的资料,你理你的发,我们各办各的公,互不干涉。”这可难坏了周福民:主席下颌长有一颗大痣,稍有闪失,极易碰上,而且主席的头发右边厚,左边薄,不太好整理。幸好这位在火车上、轮船上都给主席理过发的周师傅技术精湛,总是在离外宾到达还有两三分钟,毛主席停止看资料时,发也正好理完。当毛泽东换好衣服,出现在书房兼会客厅时,客人也正好到达。
 
    这就是毛泽东分秒必争为国操劳、鞠躬尽瘁的工作精神的具体写照。
 
    原来由帆布袋变成理发箱是在60年代,原先装理发工具的帆布箱实在破得无法用了,毛泽东才勉强同意启用那只牛皮理发箱,而且一直用到毛泽东逝世。
 
    1976年9月9日,毛泽东主席与世长辞。周福民以无比沉重的心情,默默地为主席理了最后一次发,修了最后一次面。周福明描述当时的情景说:
 
    “为主席理发17年,从来没有像那天这样心情沉重。我打开理发工具箱,里面的工具和往常一样:围布、推子、梳子、剃须刀。
 
    “我感到眼前这一件件工具,是如此的亲切,就好像是一条传递自己对主席深切感情的纽带。
 
    “这是我有生以来感觉难度最大的一次理发。此时的主席身体开始硬,右鬓和两耳后面的头发弯着腰是理不到的。为了不打扰主席,使他老人家感觉舒服,剃右鬓角的头发时,我干脆跪在地上,趴在床边为主席剃;剃两耳后面和后脑勺的头发时,我索性到主席躺着的床两边,顺着他躺着的姿式,这边趴着理一下,那边趴着理一下。
 
    “最后我端着一盆热水,用热毛巾敷在主席的头发上,花白的头发经水一湿,似乎变得黑了,再用篦子反复地篦,立刻显得乌黑发亮。我又为主席精心地刮了胡子,擦了脸,主席又精神了……”
 
毛主席招待董加耕等人时的情景
 
    吴连登是盐城人,他刚到主席身边工作不久,毛主席招待知识青年先进典型人物董加耕等人的情景吴连登至今历历在目,记忆犹新,因为董加耕是吴连登的老乡,被誉为社会主义一代新农民,对此,吴连登记忆特别清楚。
 
    1961年董加耕高中毕业,他决定响应党和毛主席的号召,回乡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献出自己的青春。
 
    他的这一事迹被广为报道,在全国范围内引起很大反响。因此被树为典型,成了人大代表,为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接见,还被请到中南海毛泽东家作客。
 
    在知识青年接受再教育,返乡务农,做新一代农民方面涌现出一大批好典型。除了董加耕还有邢燕子等,他们都得到了毛主席的关怀。这里吴连登侧重介绍董加耕与毛主席就餐时的情况。
 
    1964年12月26日下午,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全体会议。这天正好是毛主席71岁寿辰。董加耕是这届全国人大主席团成员,坐在主席台的中间后一排,在这天下午的会议要结束之前,一位工作人员通知董加耕散会后就地稍等一会儿,待大会代表和其他主席团成员逐渐退场后,只剩下董加耕、陈永贵、邢燕子、王进喜四个人在原地等待着。
 
    不一会儿,周总理从后台上来向他们四位招手,他们一起围到周总理身边,总理说:“跟我来。”他把董加耕带到主席台后面北边一间休息室内,董加耕一看朱老总已坐在那里等他们了,周总理叫他们四人坐下来,并把他们分别向朱德委员长作了介绍,当朱老总得知董加耕是苏北黄海之滨的盐城人时,他指示说:“你们那里地处沿海,树木要多栽。一棵树就是一个警卫员。”董加耕当时还没完全理解他的意思,以为是为了加强国防,战备教育。事后才知道朱总十分关注绿化工作。
 
    总理这时看了看表,站起来说:“跟我来。”他和朱老总肩并肩在前面带着他们四人从人民大会堂主席台后厅向西南方向走。转了几个弯,来到一间小宴会厅走廊内,那里临时放了几张藤椅,在座的有陈毅、贺龙、董必武、陆定一等领导人,他们正谈笑风生,气氛很和谐。周总理把董加耕等四人一一向领导们介绍说:“这几位是主席请来的客人。”当董必武和他握手时,董老还开玩笑说:“小董还是我的老本家呐!”董老并为他的“务农日记”题词,董加耕说:“谢谢董老的关怀。”
 
    这时室内已放好品字形的三张桌子,每桌中间放一大盘苹果,像是吃饭或陪外宾。
 
    总理把董加耕带进客厅,客人大部分已到了,总理向西门走去。这时坐在南边中间一桌的胡耀邦拉着董加耕的手说:“小董,到我们这桌来坐!”这时邓大姐笑着对胡耀邦说:“总理对他们已安排好了,我们不要拉他们坐了”。
 
    没等几分钟,周总理从西门和毛主席一起向客厅走来,全场起立、鼓掌。毛主席满面红光、精神抖擞,穿白布衬衫,衬衫束在长裤里。毛主席和董加耕等一一握手,周总理把他们四人安排在毛主席这一桌,这一桌是靠在西门口,是主桌,其他两桌都是中央和部门负责人。
 
    主席首先面朝东向大家坐下,接着打手势让大家都坐下,周总理安排董加耕坐主席左边和主席膀子靠膀子。这时董加耕幼年地主席白布衬衫后边还有一块不小的补钉,使他感惊讶。董加耕的左边是王进喜、余秋里,坐在主席右边的是邢燕子、陈永贵。依次在这桌就坐的有曾志、钱学森、彭真、罗瑞卿等。
 
    大家坐定后,主席对大家说:“今天既不是做生日,也不是祝寿,而是实行‘三同’,我用我的稿费请大家吃顿饭。我的孩子没让来,他们不够资格。这里有工人、农民、解放军在一起,不光吃饭,还要谈谈话嘛!”
 
    主席首先问董加耕:“读了几年书?”
 
    “读了12年书,高中毕业。”
 
    主席点头说:“好!”
 
    然后又问邢燕子、陈永贵读过几年书。他们都一一回答。
 
    主席风趣地对钱学森说:“你是搞卫星的,卫星上天靠你了!”钱说:“谢谢主席的鼓励”。
 
    主席又问董加耕:“你在乡里能看到参考消息吗?”董加耕说:“一个公社只有一份参考消息,只有一把手能看到,并且一看完还要封起来退到县里。听说要保密,我是党委委员,偶尔从书记那里看到参考消息,就是字太小。”
 
    主席说:“参考消息要多印一些,字要大一些。”
 
    这时开始上菜了,桌上放了红、白、黄三种酒,主席没吃,大家都没有吃。是分餐制,每道菜是一个搪瓷盘,你不吃,服务员就拿来换菜。
 
    第一盘出人意料先端给董加耕,董加耕尊敬地让给了主席,主席收下,并说:“谢谢!”第二盘又从他开始,董加耕又让给主席,主席点头微笑收下,到第三盘他又让给主席时,服务员对他说:“你自己吃。”董加耕就没再让给主席了。印象是一共吃了12道菜,基本上都是蔬菜,有黄瓜、苦瓜、青辣椒、泡菜、胡罗卜等。
 
    吃饭期间,主席抽了四支烟,主席亲自不断地给董加耕添饭夹菜,说:“你年轻,农村来的多吃一点。”并叫服务员给他们添饭菜。
 
    主席胃口好,吃得好、吃得快,他吃了两小碗绿豆饭、一碗面条,还有饺子、煎饼。
 
    主席满面红光,71岁的人,好像只有50岁,他慈祥微笑,平易近人。董加耕坐在主席身旁,根本不把吃饭放在心里,只想多看一会儿毛主席。
 
    主席又问董加耕:“你是哪里人?”
 
    “江苏盐城人。”
 
    “你是苏北盐城人,和在我身边工作的小吴是同乡,知道盐城有两乔吗?”
 
    董加耕猛一愣,心里想:我们那里水乡桥很多,怎么说只有两桥呢?他一时没听懂主席话的含意,还是盯着主席看。他老人家看董加耕没听懂,便提示说:“两乔,他们都很会写文章。”董加耕一下子想起来,便高兴地回答说:“我知道,他们是我的同乡胡乔木、乔冠华。”主席也高兴地笑了起来。
 
    主席在临散席前还给他们同桌每一位客人一只苹果,第一个先拿给董加耕。他老人家和大家一一握手告别。由于董加耕过于激动,散席时把放在椅子后边的文件袋给忘了,到人民大会堂会议厅时服务员才赶来送给他。这时办公厅主任汪东兴召集他们四人在人大会堂的一间小客厅内,立即把当晚毛主席请他们吃饭时的讲话,凡听得懂的全部整理出来,因董加耕是四人中唯一的高中生,就叫他执笔,让大家一段段、一句句回忆。当晚一式三份交给汪东兴,由国务院、团中央、中央办公厅存档。那天主席从西门进入小宴会厅时,许多摄影记者跟去拍照片。主席和董加耕握手时也拍了一张,是中国青年报社的铁矛摄的,之后给他一份留念。
 
    时间虽已过去几十年了,但每当吴连登回忆起当年毛主席请董加耕作客吃饭、与他们亲切交谈的情景时,印象是非常深刻的。主席艰苦朴素、平易近人的伟大风范,幽默风趣的谈吐和谆谆的教诲永远铭刻在吴连登的心里。
作者:佚名   来源:不详
查看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

    验证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