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建湖文史网 > 西塘雅集 > 散文小说 > 正文

垛 田(李世安)

发布日期:2014/5/27 15:46:30  阅读:1633  【字体:
 

我老家在西南沿荡边, 祖辈就靠种垛田生活。何谓“垛田”?《辞源》云:凸出处,曰“垛”。就是在湿地上堆土“造田”,称“垛田”。建湖方言“垛”也称作“拖”。

 

西北乡种垛田的历史悠久。早在农耕时代初期,先民们就创造出种垛田的耕种方式。垛田的形成,缘于独特的地理环境。县境处于苏北里下河腹部,地势低洼,湖荡相连,水域广阔,是个周高内低的碟形浅洼平原,形如锅底,俗称“锅底洼”。建湖与兴化、溱潼是里下河有名的三大洼地。其“锅底”部分就在境西与射阳湖相连的周边地带。射阳湖,亦称“射陂”。湖畔原是一片滩涂湿地,杂草丛生,是块尚未开发的处女地。汉宣帝年间(—73-49),削夺了广陵王刘胥的射陂草地“以赋贫民”。由于湿地不宜种植,更不便连片垦发。于是,种垛田的方式应运而生。人们选择凸出水面的垛地,割除杂草,就地积土造田,种植杂粮。

 

垛田经历了从利用自然、架木扶田到就地堆积的“造田”过程。到了 唐代,荡区种垛田已成为重要的农耕方式。唐初,淮南东道 黜陟使李承屯垦射阳湖,修浚塘河,沟通天然港汊塘湾,积水下泄射阳湖入海,使腹部沼泽地陆续涸出,为开发垛田创造了有利条件。明“洪武赶散”时,西北乡安插了大批江南移民,加大了堆土造田的力度。由于垛田四周挖有沟河,可防洪排渍,其垛地不仅土质疏松,养分丰富,还具有通风好、易浇灌、易翻土等特点。塘河之东土地亦因得水之利,引用湖水泡田,出现了宜长水稻的连片沤田,而境西垛田宜长旱谷,小麦、油菜连年丰收,蔬菜、瓜果四季不断。西北乡因此成为古盐农业富庶之区。后来历经土地演变,有一部分垛田被改作稻麦两熟的耕田,或被发展成村落、集市;多数垛田仍保持着原来的地貌特征、原始耕种方式。有的垛田虽不复存在,但垛田之名尚保留至今。今湖垛、梁垛、孔垛、钱家垛、仓家垛等老地名,就是先民垦发的垛田遗址。

 

近半个世纪以来,随着生态环境变迁和土地利用方式转变,历史上留下来的垛田大部分被开发利用。湖垛东边老鼠孔(旧地名)附近,几年前还有几条垛田,后因建设和发展需要,全部被改造它用。笔者持有怀旧情愫,时常想起儿时跟大人划船去垛上用舀子(系在长竹杆顶端)戽水浇庄稼的情景,返回时总要摘些瓜果或到垛边小沟里捕些鱼虾带回家,勤劳的母亲早把锅儿刷洗干净,等待我们的水鲜做下饭菜,那种有滋有味的农家乐,值得我们永久回味。对于我来说,垛田就是一种乡愁。今年4月中旬,我在刘家荡、黄土沟一带,看到那里幸存的水乡垛田,油菜花一片金黄,吸引不少游人驻足观赏。垛田是一道风景,是传统农业系统的一个符号,已成为重要的农耕文化遗产。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查看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

    验证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