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车(周枢)
风车林立曾经是苏北里下河地区的一道独特风景线。这里地势低洼、沟河纵横,水田很多。所谓水田,就是这些田常年浸泡在水里,当地人称之为沤田。这种田一年只长一季水稻,产量很低。为了使田里有足够的水,风车就成了当地主要的提水工具。
这里的风车有两种,一种是逆风或背风旋转的风车,有六面像船上风帆一样篷,它的旋转圆垂直于地面,当地人称作“洋风车”。它的旋转主轴相对固定不动,一端放在可移动一百二十度左右的三角支撑架上,这样,看车人只要推动三角支撑架,不管任何风向,风车都可以随风转动。由于这样风车篷较小,因此频率也较小,只适宜田亩少或地势特别低洼的地方灌溉使用,数量不多。另一种是为数众多的八桅大风车,但也有少数是六桅的,它的篷一般都是蒲片编成的。电影《柳堡的故事》里出现的就是这种大风车。一部风车可以灌溉几十亩甚至上百亩水田。它的桅杆围成一圈,近似垂直于地面做反时针转动,不管什么方向来风,只要风力适当,它都转动车水。看车人以升满篷、升半篷、少升一两面篷应对风力的大小,遇有大风,干脆落篷并用绳索固定,这样可以减少零部件损坏。每逢春节,农家在门上贴春联时总不忘在风车醒目的地方贴上一张“大将军八面威风”的大红纸条,赞扬大风车,祈求风神给他们带来一个好年景。
《柳堡的故事》是一部经典的军旅爱情故事片,一曲《九九艳阳天》更是让人百听不厌久唱不衰。副班长和二妹子的爱情之花开于战火之中,果结于革命胜利之时,她象征了中国人民实现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战争结果的期盼。影片的故事发生在苏北里下河地区,外景地也在苏北里下河地区。影片为了表达副班长在爱情和继续革命之间思想上产生的波动,歌词里用了“风向不定车难转,决心没有下怎么开言”这样两句歌词,作者的本意是借自然界的风向对风车的影响喻战争风云变幻对人特别是对一名军人的影响,这原本无可非议,但是由于“比”产生了错误,因此“喻”就显得有点牵强。风车是靠风力来运转的,一般的常识可以理解“风力不足难转”这样一个浅显的道理。如前文所说,里下河的风车可接受任何风向即三百六十度方向来风的吹动,故此“风向不定难转”是错误的,这是词作者远距离观察里下河大风车的结果。然而瑕不掩瑜,《九九艳阳天》优美的旋律时过几十年仍传唱不衰。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一场耕作制度的改革使沤田全部回旱改种稻麦两熟,由于需要在短时间内集中供水,大风车在里下河一下子消失了,代之而起的是抽水机,唯独《柳堡的故事》里的那部大风车却在永远转动,这是一份难得的音像资料。
转自《塘河》杂志
- 上一篇文章: 那盏小煤油灯(闵长富)
- 下一篇文章: 草原天(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