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童年(戴永瑞)
和鸟儿住在一起
有个瘦个子男孩特孤僻,平时没有多少小伙伴和他玩。但他有个最大的爱好就是爬树,这是他在正月十六发现并逐步培养起来的。
正月十六在我们这称作六子夜,六子夜必须要跨火灯,去除上年的晦气,还有一个项目就是小孩要爬板门或爬树,以企求自己快快成长。
那天跨完火灯,跟着别人爬树,男孩发现自己身体内窜出的一种特别的感觉,让他的身体敏捷。他坐在树上,手抓着枝桠,感到自己像鸟儿一样轻便。
以后放学后,丢下书包就要往树上爬,他会躲在树上在树叶的缝隙里观察人们的举动,看到父母慌里慌张找他的样子,心里就有说不出的满足。
老师逮住了,揪住他的耳朵,在树上干吗?他会嗫嚅着说,和鸟儿住一块。
搓月光
稻草整齐地码在一起的时候,就意味着要小孩子帮大人搓绳了。
那时男孩搓绳跟女孩纳鞋底一样,不要父母交待多少,他们把一小捆稻草草根蘸了水,用榔头使劲地锤,等锤熟了,摸上去手感舒服了,交给你,随你到哪家去,只要一晚任务完成就行了。
几个人凑在一起搓绳,一是为节省灯油,二是为了赶热闹,可以边听故事边搓绳,当然讲故事的一定是成年人了。
小耳朵搓绳最厉害了,不仅速度快,而且搓得匀称、结实。他把搓好的绳子一头压在屁股底下,身体侧着,两手搓动,只听到稻草欢快的叫声。一口气下来,绳子会增长许多,他唾了口唾沫继续搓下去,那麻利劲让人直咂嘴。
绳子可以去卖的,一斤二分钱一直涨到一角钱,小耳朵望着发黑又发红的手掌心,很少说话,搓完了就着板凳一头框绳,小耳朵框绳的动作很特别,就像戏里的动作,框好了,就坐下来听着我们说话,大多时候他总是静静地蹲在墙角。
有一天,外面月亮亮堂堂地照着,大门敞开着,煤油灯干脆熄了。大家各干各的,直听到啪啪的擦擦的搓动声。小耳朵这天坐在了大门口,早早地完成了任务。月光照着他,他的双手不由自主地绞动起来,他的脸就像一张圆月幸福着,因为他妈妈今天用卖绳的钱给他做了一件衣裳。
泥鳅,泥鳅
人们都叫他泥鳅。
到夏天,他就光着身子,赤条条地在村子里走,浑身晒得黝黑发亮,他还喜欢逮泥鳅,庄稼地里总有许多塘口,专供抽水机抽水用的,这些塘口就成了泥鳅的好去处了。
烈日下,他顶着脸盆光着身子,大摇大摆地走过,人们清楚泥鳅的奶奶心口又痛了,因为她心口发痛时,泥鳅端来泥鳅汤让她喝下,她就会好多了。
所以这天泥鳅专拣了一个大塘口,他跳下去,弄湿的身子在阳光照射下闪着亮光,他使劲地刮着水,一下,两下,三下……脸盆在他的手里翻飞。
脸上满是泥浆、汗珠的泥鳅终于漾起了笑意,那些泥鳅在泥浆里蜷曲着身子。
他满载而归的时候,听到了对面叔伯二爷的颤抖的声音,回去,泥鳅!泥鳅举起脸盆,满满的。就回去。二爷说,快回去,奶奶团气了。
泥鳅楞在那里,然后发狂似的奔跑着,举着的脸盆掀翻在地……
滚太阳
小时候,奔跑的游戏也是很多的。就比如滚铁环,但那时根本找不到铁环的,就是找到,也要被大人骂上半天,因为他会把家里的木桶捅坏了,取下铁环,再用铁条弯成扣,套在铁环上,弯下腰就可以推着向前了。那声音在小村里响起来,带着金属的光芒,在雪地上或在雨刚淋过的路上走过,煞是清脆。
邻居的小胖子总会有自己的窍门,那天他也带上自己的“铁环”出发了,但发出的声音让人怀疑,人们凑近去一看,原来是用竹子弯成了,在搭头处仔细加工,不留凹凸处。滚起来显得轻盈多了。你看他咧着嘴的神态,简直要滚到天上去。
可好景不长,他爸爸很揍了他一顿,理由是他把家里竹门上的竹子抽下来变成了杰作。有好几天看不到小胖,听说他在家窝着,缠着爸爸呢。
终于又看到他了,那时秋天就要结束了,向日葵收割下来了。他又滚着铁环过来。这次又很特别,他用芦柴穿过向日葵盘,顶端弯成三角状。就这样,又一路欢叫着过来了。
这叫什么?我们齐声问。
滚太阳,我在滚太阳。
天牛的家
邻居小胖子捉天牛是最拿手的。
春夏之交,大纵湖的湖水变得更绿了,大堤两旁会一下子冒出许多野生的杂树,这些丛生的杂树中就有很多桑树,桑叶从青绿变成黄绿,像大地伸出许许多多嫩嫩的耳朵,倾听着这世界奇妙的声音。
小胖就蹲下身来,他似乎就听到了天牛咀嚼桑叶的声音,他就在桑叶的背面找到了它,黑色的身体带着白点的花纹,像十一二岁的小姑娘穿上了素雅的裙子,两条细长的触角也有白色斑点,小胖从这斑点能知道天牛的岁数,就像从树轮推算树木的年龄一样。小胖说,这是小天牛,那些老天牛,是全身黄的,个子也大得多。
小胖就把天牛放在火柴盒里,又掐了一张桑叶塞进去,说是给它找到了家。
小胖还把它带到了课堂,大嗓门老师讲得津津有味的时候,发现小胖埋着头脸上带着笑,大嗓门老师干咳了一声,算是提醒,可小胖像没有听到。和小胖同桌的也像得了传染病一样,也一脸的笑意。忽然从他们的桌底下飞出了黑色的小东西,天牛,天牛!几乎所有的同学都站了起来,甚至还有的跳着尖叫着,教室里成了一锅粥。
大嗓门老师这才明白小胖走神的原委,当他准备发火的时候,天牛却飞到了他的头上,它把黑色的头发当作了碧绿的桑叶,同学们又哄笑起来。
小胖手拿着露出桑叶的空火柴盒,原来天牛的家已破了一角。
挤麻油
挤麻油其实是课余一项取暖活动。
穿着单薄的同学下课了,便追着太阳晒,但北风不留情,专拣他们追,他们便在教室的南墙——挤麻油。
先是两个,都贴着墙,耸起肩一侧向前,全身发力。远看像两头牛在斗,“嗨、嗨……”他们在笑声里忘记了寒冷。
他们的叫声引来了更多的同学,在两人的身后队伍逐渐加长,两支队伍各向一个方向发力,“嗨、嗨……”“噢……”原来先前的几个已倒下了,摞在了一起,他们又龇牙咧嘴地站起来,掸掉身上的灰尘,又投入了挤麻油。
糖担子
糖担子进村来了,小伙伴们欢呼雀跃。
换糖的常敲着小锣,哐哐哐,它的诱惑让我们的童年无比甜蜜。听到锣声我们就赶紧回家找东西来换,会找来破鞋、塑料纸片、铁块等,然后激动地一溜小跑。换糖的就招呼着,少了,少了,回家再找,边说边把那些废品放进空担子里。一手用铁片一手用小铁锤敲了一小块,那些新做成的蔗糖黄中带着白粉。我们便一手接了放在嘴中,那香甜一直沁入心中,吃完还缠着换糖的,捞一块,捞一块,不捞不甜。换糖的也被缠得没法,只好敲了一小块,绕在我们的手指上,笑着叫着,回去再找,回去再找。
一次敲着洋鼓吹着洋号的糖担子进了村子,隔壁小胖子在家里乱转,最后扯下一块塑料纸,追上糖担子。当他咂着嘴巴站在那里的时候,他妈妈硬是揪着他的耳朵,馋死了,回去跪下!那塑料纸刚买来育秧苗的,你就三分不值二分地换糖了。小胖子吓得说不出话,只好乖乖地跪了一个下午。
糖担子来了,它后面一定长着长长的尾巴,这带着笑声的童年的身影。
光着屁股的孩子
整整一个夏天,孩子们就像游到了大海的鱼,他们在自己自由的天地里任性玩耍。他们玩的项目可多啦!捉鱼啦,粘知了啦,爬树啦,钓鱼啦。最让他们留恋的还是下河游泳了。一个暑假下来,个个晒得黑不溜秋。开学了,他们还没有从这乐趣中醒过来,好好地把心留在书本上。
他们仍旧三五成群地偷着下河游泳,就是同学报告了老师,他们总是不怕,在老师跟前可以把什么都赖得干干净净,老师总处理不好这样的事,让举报的也没了面子,所以以后就很少有人背着他们告黑状了。可是有一次,这些孩子在湖里捉迷藏的时候,看到了邻村的女老师正在大堤上走,竟大声喊着她的名字,当老师站住想看清是谁这么大胆时,那黑黑的小脑袋早就埋到了水里了,老师只好低着头往前走,可没走多远,河里伸出了好多脑袋,一齐喊着,老师恼得红了脸,就一直往学校走去。到了办公室,她把前前后后的事说了一遍,其他老师竟不相信,哪有这么大胆的学生?连校长也说,找出来,我要狠狠地刹一下这歪风。
几个老师终于在女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大堤外的大湖边,他们这才看到了这一群海马般的孩子,他们几乎气得脸都变了色。看到湖边草地上凌乱放着的裤衩,就一个一个收拾了去,老师们站在岸上,大声喊,上来,上来!跟我们到学校去!老实的就乖乖地上了岸,光着屁股灰溜溜地跟着走。那些滑头的还藏在湖边的草丛里,等老师走了,才猴急猴急地爬上岸,回家先找了衣服再大摇大摆地进了校门。可老师已经早等着他了,他虽抵赖,但老师用指甲划了一下他的膀子,发现有白白的痕迹,况且又有同伙证明,只好俯首就范了。
校长大讲了游泳的危险性,还讲了学生应该如何如何尊敬老师,尤其是女老师。这些孩子你看我,我看你,根本没有听。校长讲着的时候,就有人扑哧扑哧地笑着。把校长气得骂了脏话。
隔壁老师偷偷地听着,都捂着嘴揉着肚子大笑着。
出走的粉笔头
要下课了,我们就注意着老师的手,因为他手中捏着粉笔头,终于下课铃响了,老师把小半截粉笔头扔在讲台上的盒子里,拍了拍手,大声喊,下课!
前排的大眼睛便呼地一下窜到讲台前,在空荡荡的盒子里摸到了粉笔头,我们则在黑板前细心地寻找着,发现只有黄豆粒大小的,捡起来在黑板上使劲地画了一条横线,在线的顶头狠狠地朝上用力,指上的粉笔头刚好不见。我们才心满意足地回到座位,用羡慕的眼光看着大眼睛。
其实每天都有学生口袋里装着小小的粉笔头,如果老师批改作业的红水放在讲台上,我们还会给它染色,看着很快吸收了红水,还未干就放进了自己的口袋。
于是在村子的某家墙上,就有了同学们的杰作,★★★和★★★,打倒★★★,这当然是高年级学生的作品了。如果在墙上有2+1= 之类的,甚至干脆一条横线长长地顺着墙壁伸展着,这又恐怕是低年级同学的作品了。反正墙上五花八门,还有在白白的路中间,写着“小心地雷”字样,还画上红红的圆圈,让人走到这,总犹豫着停下来,或干脆绕过。
当然,还有许多学生把粉笔头带回家,扮起了老师,在自家的大门背后,墙壁上,写上了刚学过的汉字或算术题。很清楚,当他们一笔一笔写下来的时候,心中充满了无比的骄傲。
出走的粉笔头,成就了许多孩子们自由的梦想。
转自《塘河》杂志
- 上一篇文章: 父亲叫我当好公家的人(曾亚波)
- 下一篇文章: 山芋(陈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