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建湖文史网 > 西塘雅集 > 散文小说 > 正文

“土记者”拾记(闵长富)

发布日期:2016/4/6 17:32:38  阅读:4541  【字体:
 

 

前天,在书房里整理资料时,我翻到一册剪报,那上面都是我早期在有关报刊上发表的报道文章。睹物思情,焕醒我深处的记忆,尘封的往事一下子打开了一扇窗子,使我回想起当年当“土记者”的日子。

 

那是1969年,当时我在乡下“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天生喜爱文学,见到一些可写的好人好事、新闻,不时写一篇稿子投到县广播站,大多被录用了,不知是什么时候“能写写”在公社挂上了号,一天,我正在田里做生活,公社秘书到田头找到了我,说让我到公社写稿子,当“土记者”,说实话,那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确实也够呛,早就想离开了,于是我一口就答应了,更何况写作是我的爱好呢。

 

所谓“土记者”就是报社通讯员,那时上下正强调“两杆子”,即枪杆子与笔杆子,所以县内有通讯报道组,公社有“土记者”,“土记者”就是写通讯报道,报道公社内的先进典型,宣传公社的形象,这是“土记者的主要责职。那个时代,一篇文章,一个典型,就能使一个人“升天”,当时我在的建阳公社有几个典型,一个是瓦瓷大队,这是一个农业学大寨的典型;一个是马厂粮库,这是一个全国的先进典型,顾东大队的某某是后来树起来的一个“活学活用” 毛主席著作的典型。所以,我们公社报道的素材还是比较多的,内容也相当丰富。当时主要投稿对象为盐阜大众报(时为新盐阜报),也有投送新华日报的。那时正是批判名利思想的时代,即使稿子被报社录用了也是不署名的。

 

“土记者”最大的特色是“土”,办公室不在机关,在乡间田头,早上一腿露水,白天一身汗水,雨天一身雨水,整天走在田埂上、泡在农田里,两腿泥,一身土,在农耕时代,我们这些“土记者”像布谷鸟似的,催耕催种,唱“四季歌”,工作重点、报道的内容要围绕公社党委的中心转。在当“土记者”期间,我也确实写过不少带有“泥土香”、“草根味”“实在的”的新闻报道和文章。那时吃住在大队、生产队是家常便饭,记得当时为写一篇瓦瓷大队老书记的人物通讯,我跟着老书记摸爬滚打十多天。瓦瓷大队是农业学大寨的典型,瓦瓷的老书记也是老先进典型,这是一个能吃苦、肯吃苦,认真、务实值得我十分敬佩的人物,瓦瓷大队的角里角落他心中都有一本帐,全大队每块田都有他重叠的脚印,在当“土记者”时,曾为瓦瓷大队写过新闻,写过通讯,因为,觉得它就像一口井,有取之不尽的源泉。

 

由于当上了“土记者”,写稿成了我的乐趣,产生浓厚的写作兴趣和热情,因而生活变得韵味悠长,窄小的心灵变得丰富开阔。每天,当天上的星星在闪烁,万籁俱静的时候,我打开电灯,心中沉淀的思绪翻涌成字词句章,那笔在纸上“沙沙”地响,充实一个又一个的长夜,生活的酸甜苦辣化作一篇又一篇至真至情的生命乐章。 

 

在那特殊时代,我这个“土记者”也曾超越新闻“约束”、违背新闻原则,写过一些违心的文章,那是个“树”典型的时代,树典型就塑造人。我记忆印象最深写的是顾东大队某某的典型材料,在材料审查通过的过程中,为了紧跟形势,迎合上级的口味,贴近主题,围绕观点找事例,求生动,求感人,标新立异,为了使材料早点通过,为了文章能登报,有时出于自私,昩着良心,不顾事实,按照要求进行精心“加工”,典型人物被人为拔高,文章出笼了,人也红了一阵,可他们的人生经历大起大落,既被时代利用,后来又被时代抛弃,那时在迷惘中我们这些“土记者”有意无意的伤了他们,当年的我们这些“笔杆子”从满天雾霾中走出后,是否应该直面历史进行反思呢?!

 

在当“土记者”期间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就是打过一场“创作”的“人民战争”,那是1971年3月28日,全县的“土记者”在县报道组的组织下,到庆丰公社双河大队写作“泥腿子学哲学”。当时双河大队是全国学哲学的典型,省出版社拟出版一本双河人学哲学的书,于是,县报道组就将全县的“土地记者”集中到双河大队,进行“撒网抓鱼”全面搜集材料,几十名“土记者”深入到全大队的社员中去,到田头,入户门,广泛地与社员接触采访,将社员的思想中闪光的东西挖掘出来,与哲学挂上钩,再以第一人称,以社员的名义写成学哲学的体会文章。一星期后,县报道组从采写的稿件中选出有份量的文章,又精干“土记者”的队伍,再次深入采访,拟写出初稿,以后交县创作组进行重点加工。于当年的4月5日我又被抽调到县创作组,在县宣传站对初稿进行加工,1971年5月又住到南京白下路招待所,按照出版社的要求进行修改。可真是好事多磨,就在这本书即将出版的时候,9、13事件发生了,林彪跨台了,书中有不少地方引用了林彪的语录,所以出版的事又搁了下来,又事隔几年这本书终于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书名不叫“泥腿子学哲学”而是《种田人学哲学》。

 

在当“土记者”的那些日子里,每当一篇稿子变成铅字在报纸上出现的时候,就像农夫收获庄稼一样的幸福。我能有这种幸福,不会忘记盐阜大众报编辑老师对我的帮助和指导,尤其是刘广声编辑的关照,使我至今难忘。也正是在“土记者”“接地气”的那段日子里,不仅使在我在写作上得到锻炼和提高,而且还培养了我的写作兴趣,更重要的是由于“土”的本质,那是一种财富,那段经历对我是一种历炼,培养了我不怕吃苦的精神,特别是那种迎难而上的勇气和蔑视困难的自信深植于心底,让我受益终身。后来到县级机关工作后,又被《盐阜大众报》聘为通讯员,在此期间除继续得到《盐阜大众报》的关爱外,还得到《人民日报》颜士贵和《新华日报》张成林老师的指教,使我写作的路子越走越宽,对报界老师和朋友的关照和帮助,我至今难忘。 。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查看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

    验证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