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建湖文史网 > 西塘雅集 > 散文小说 > 正文

西游记(吴迪)

发布日期:2016/11/15 15:21:53  阅读:2219  【字体:
 

千山之巅, 万水之源,人间圣境,心中净土。放眼中国,能配上这样称赞的只有一地方,那就是——西藏。

转山转水、饮茶诵经。一千个人会有一千种去西藏的理由,也会有一千种不能去的借口,而出发,需要的只是那一点点冲动和机遇。这个夏天我有幸跟随我的课程导师来到了这片神秘的土地,拥有一次印象深刻的旅程。

提笔之时我曾踌躇许久,因为当我回忆起这趟路程才发现那里的一切都很值得去记录,那里的一切又是多么的与众不同。我是该先说说布达拉宫的大气磅礴,还是该说说八廓街上的琳琅满目;我是该先去讲玛旁雍错的水是多么清澈见底,还是该说冈仁波齐山是多么巍峨耸立;或是再想想路边那碗酥油茶的温润甜咸,或是又想起贤柏林寺住持那张淳朴笑脸。西藏就是这样一个神奇的地方,你想说的有很多,但又发现很多事用只言片语真的难以形容。虽然出发前我也看过无数有关西藏的介绍与游记,但实际到达才发现,有些事有些景会直戳内心,必须用心感受。

西藏的中心——拉萨

拉萨,在藏语中为“圣地”或“佛地”之意,长期以来就是西藏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的中心。当我走下飞机踏上这片土地,发现身边所有人的动作都自觉慢了下来,也许这其中有高反的原因,但这种慢节奏瞬间让人感觉十分舒适。洁白的哈达,热情的笑脸,迎接我们的小伙告诉我们他是四川人,毕业后来到这边工作,却一下就陷进了这片土地,不能自拔。坐上车从机场赶回拉萨市区,一路上我们都在惊叹这云是用水洗过的吗,为什么就这么白?这天是用水洗过的吗,为什么这么蓝?那水又是用什么洗的,为什么又这么清?头顶的天空是蓝色的,远处的天空却又云层密闭,阵阵雷鸣。同行的小伙笑道这就是西藏独特的自然气候,“一天有四季,一地不同天,人在画中走”。是啊,天上的密云像是大师手中的毛笔,每一笔层层叠叠,挥洒自如,而我们就如同画中的旅人,正去往烟雨朦胧的远方。

拉萨市区给人的感觉第一感觉其实是挤。大街小巷到处充斥着各种行装的游客,无论是布达拉宫还是大昭寺,游客的数量都是成群结队。布达拉宫自然是大气磅礴,大昭寺也是香火缭绕,但传说中磕着长头、虔诚的朝拜者我们却见到很少。游客数量的增多,让拉萨不再像一个裹着神秘面纱的少女,而成为了一个开着客栈、接待四方宾客的老板娘。拉萨的夜晚是很美,星空密布,但却少了些应有的宁静,多了几分喧嚣,核心地段的交通道路到晚上被堵得水泄不通,路两边开满了各种各样的商品店和餐饮店,但进去后你又发现这些店铺的老板和你一样也曾是个从别处来的旅人。走在大街上,我甚至偶尔恍惚,若不告诉你这是在西藏,你一定觉得这和一个普通二线城市的商业区并无两样。也许是我来的不是时候,正巧赶上了游客最多的季节,但拉萨城市的迅速发展,让它除了那些人文景观外少了几分西藏该有的味道。

也许只有那强烈的高反在时刻提醒我,噢,原来我现在身在了海拔将近4000米的地方。高原的威力在于未曾经历过的人永远都无法想象那是一种怎样的状态。虽然临行前做了充足的准备,但到了西藏的第一晚我就觉得自己像喝醉了酒,四肢不再受大脑控制,走路一直处于漂浮状态。深夜里辗转反侧,气候干燥地让人接近脱水,伴随强烈的头痛,一夜几乎未曾入眠。第二天清晨,早早坐起在床前,等着远处天色渐渐明朗,我看见了窗外的高山云朵,那一切是那么近,又是那么远,云朵像洁白的哈达围绕着高山,我的内心如同这山和云,一下也宁静了,这才是我心中的西藏,一个让人沉醉,让心放缓的地方。

在拉萨的几天,我们去采访了几位工艺美术大师,也参观了周边县区的几个手工企业。直到走进他们,才让我发现西藏人拥有着对传承藏文化近乎执着的态度。无论是唐卡画师,还是佛像锻造的手艺人,他们都不愿意用现代化的方式,产业化大批量生产自己的文化产品,在他们心中传统文化拥有崇高的地位,他们可以免费收徒授课,也可以免费为布达拉宫或是寺庙进行壁画、佛像修复,对于文化的传承在他们心中比经济效益要重要地多,或许这就是信仰的力量吧。

藏文化的摇篮——山南

山南地区是藏文化的发源地,这里有西藏第一座剃度僧人出家的寺院桑耶寺,也有历代藏王陵墓遗迹。为了深入了解藏文化,在拉萨待了几天后,我们踏上了前往山南的旅途。

沿着雅鲁藏布江,我们一路驱车进入西藏的腹地。山南有很多西藏传统的寺庙,第一站我们去了西藏最有名的藏香产地——敏珠林寺。敏珠林位于一群山峰环抱的山谷中,寺院的前面就是一片藏民的村落,孩子们在村子里提着足球,小狗趴在寺庙门口正在午睡,庙门的顶端有小鸟做了窝,在叽喳乱叫,而寺中的一个小喇嘛正在寺庙的屋顶上看着我们,愣愣发呆。也许这就是这儿的魅力所在吧,所有的物种在这里都能找到归宿,一切都显得那么祥和。敏珠林寺的藏香是藏区最受欢迎的藏香品质,而当我们进入到这个生产地参观时,才发现所有的工人仍都在进行手工制作,从取材、糅香到晾干,机器参与的部分几乎没有,这也让藏香的品质得到了最好的保证,10元一盒的香,点燃一根瞬间让我提神醒脑,从高反中解脱出来。

从昌珠寺到桑耶寺,在参观完一个个古老的寺庙后,我对藏传佛教的印象也有了进一步加深。渐渐地我倒是更愿意把藏传佛教当成如同诸子百家一般的一种意识流派。就好像道家讲究无为而治,而藏传佛教讲究人生有轮回。转经一圈,消除罪孽,也许财富并不是他们所追求的,就像藏区中的一个笑谈讲的那样,有人问藏区一个朴素的老者“您生活过得如此拮据,难道你不曾想过改变这样的状况吗?”老者笑道“我觉得能坐在太阳下,自在地喝喝茶就挺好的,既然我现在就能做到了,我又何必去追求那些缥缈的财富呢?”是啊,也许你追求许久,为的就是能享受那身心的舒适,但有很多事你明明不必那么辛苦执着就能办到啊。

也许正是这种信仰,让这里的人们都遵循着传统的规定,遵循着上百年来未曾改变的习俗,过着我们看着拮据,他们却心中满意的生活。

西藏的西藏——阿里

阿里之所以被叫做西藏的西藏,那是因为在那里你可以看到西藏最古老的古格文明,也能看到世界中心的自然风景。

去阿里是一趟艰难的旅程。首先是交通难,拉萨到阿里有将近1600公里,而这一路上很多都是荒无人烟的无人区和曲折蜿蜒的盘山公路,每天从拉萨到阿里的飞机只有一班;其次是心理难,阿里地区的平均海拔要达到将近5000米,这比拉萨还要高上1000米之多,所以很多游客对于去阿里有很大的心里负担,再加上阿里地区地广人稀,硬件条件差,很多西藏当地人都未曾去过阿里。临行前,西藏文化厅的领导对我们说阿里如同月球一样,这样让我心中燃起了一登月球的冲动。

但冲动毕竟是冲动,在经历了连续多天的高原反应后,让我对去阿里的行程也产生了心理恐惧。离开拉萨时头痛难忍的我甚至去医院吸了一晚上氧气,还打了吊瓶。去阿里前我甚至产生过放弃去阿里的想法,现在想起真是值得庆幸,我最终还是踏上阿里的土地,否则一定会抱憾终身。

说抱憾终身真的一点都不为过,因为阿里的风景真的是在其它任何地方都看不到,去阿里的体验也是其它任何一趟旅途都体会不到的。如果让我用两个词来形容阿里之行,那一定是探险和超脱。在离开山南去阿里时,老师为了测试我能否适应阿里的海拔,一大早就带着我爬了扎西次日山上松赞干布的夏宫——雍布拉康。也不知那天清晨是我状态正佳,还是心情激动,总之我把高反抛到了脑后,在爬到雍布拉康的最高点时我依然活蹦乱跳、精神抖擞,这倒让我没有了不去阿里的借口。

跨过山和湖泊,穿过人山人海,当飞机降落,走出舱门,发现自己置身雪山之间,提足之时果真有登月之感。拿起手机一阵狂拍,还被荷枪实弹的卫兵指手训斥。手舞足蹈同时,又刻意收敛脚步,深怕刚刚褪下的高反又袭上脑门。坐上接我们的丰田大SUV,赶紧拿起车上的氧气罐一阵猛吸,至少对这儿的恐惧还未曾褪去。开车的藏族大叔笑道“小伙不太行啊”,已经忍受藏族同胞多日嘲讽的我也顾不上回话,赶紧欣赏起车窗外的风景。连绵的雪山充满了我的视野,整个画面除了一条一望无际的公路,剩下的只有茫茫的黄土,和皑皑的雪峰。在这儿拍公路片一定很酷吧。

来阿里,神山冈仁波齐和圣湖玛旁雍错都是必去的地方。冈仁波齐又被称作世界的中心,它是佛教、苯教、印度教的圣地,相传转山一圈即可消除今生罪孽,每年来转山的人络绎不绝,转山一圈大概要一天半的时间,而这些朝拜者往往都自己背着帐篷和行囊,踏上行程。八月恰逢阿里的雨季,天气多变,行程中我们一直在担心能否看到冈仁波齐山的顶峰,也许如同司机所说我和老师都是属于幸运的人,神山在我们到达时展露了他清晰的神态,阳光照散了云层打在冈仁波齐峰顶,巍峨的雪山让人心中无限敬仰,自觉地停驻脚步。神山前有一条小渠,清澈的渠水正好将冈仁波齐峰清晰地印在水中,水静则明、心诚则灵,有幸目睹神山的我心情大好,而心中的恐惧一下被抛诸脑后。玛旁雍错在离冈仁波齐山不远地方,唐代玄奘在天竺取经记中也称,此湖是西天王母瑶池之所在,它也是中国湖水透明度最大的淡水湖,湖水的蓝让人难以置信,而不同于游客聚集的羊卓雍错和纳木错,玛旁雍错周围几乎没有游客,纯天然的自然生态,让这里成为野鸟栖息的绝佳场所,而湖水更是透明地让人觉得可以望穿湖底。在神山圣湖边,虽然我并没有什么宗教信仰,但我依然觉得自己的内心得到了净化。

如果说在神山圣湖是净化,那在札达土林和古格王朝遗址就更像是一场探险和精神的超脱。在阿里的第二天我们来到了札达县,扎达土林是经流水侵蚀而形成的特殊地貌,蜿蜒曲折数十里,约有1100多年的历史,土林里的土山高低错落达数十米,千姿百态,别有情趣。我们绕着土林行驶的路途,就像是绕着众多巨人的脚掌在打圈。土林的奇妙让老师决定步行徒手登上土山顶端一看究竟,其实最初我是不打算上山的,毕竟这仅仅是路边一个无名的土山,随同的藏族司机一再劝阻我们说登山没有道路,只有徒手向上,山坡上又全是松土,根本站不稳脚步,十分危险。而我不知是出于好面子,还是对老师的担心,鼓起勇气,背起单反也追上了老师的脚步。现在想起那真的可能是我有生以来登过最艰难的一座山,高原上的劲风让人睁不开眼,坡上的沙石稍微用力踩踏就会掉落下来,我甚至不知道该如何攀登,一度进退两难。卡在半山腰间忽然又想起那句老话,最美的风景永远在山顶,于是手脚并用,不再害怕,埋头爬行。而到达山顶时,看着广阔荒野,望着山顶如佛手般耸立的土林,我扯开嗓子一声嘶吼,仿佛自己站在世界之巅。登山的壮举让我信心满满,后面我和老师又顶着高原晌午的烈日登上了古格王国遗址,在海拔4800米的地方又攀登300米的高度,看着相当于中原西周时期的遗址,在感叹古人的智慧同时,也觉得自己的精神得到了磨练。海拔再高由何妨,我欲伸手触青天!

从阿里回到拉萨,在旅程之尾,对于这片土地我已深深留恋。坐上拉萨机场回归市区的汽车,那云呀、山呀、树呀、我们的车呀,一股脑儿都仿佛映在土地怀里,浴着高原火一样的阳光。无论拉萨的拉萨河,还是阿里的孔雀河、象泉河,西藏的每条河流仿佛都拥有着生命,河水泛起晃眼的光似乎像我们诉说着它悠久的历史。道路两旁的沙柳、胡杨甩动满头的情思,而我的感情也深深注入了这片土地。

我爱这片土地,以至于当我回到平原,稳定心情后,每当想起那皑皑雪山,那座座寺庙都久久不能忘怀。文化的差异让人对这片土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与向往,而当你真正开始触及另一种文化时,就立刻拥有了发现新大陆般的兴奋。正是这种渴望,才让我魂牵梦萦,正是在那儿的经历,才让我觉得得到了洗礼,发现了真实的自己。

 一个让能你充实自己的地方,我有什么理由不对他念念不忘呢?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查看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

    验证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