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建湖文史网 > 西塘雅集 > 散文小说 > 正文

塘河缘(王和)

发布日期:2016/11/21 16:30:13  阅读:1895  【字体:
 

 

塘河,一条纵贯建湖南北的河,一条美丽神奇的河,我的母亲河。塘河沿岸,一片富饶的土地,是我生长的地方,这里有我一生魂牵梦萦的故乡。

离开这片土地已经四十二载,不知不觉中人到花甲之年。这期间不论我走多远,身居何处,塘河,无时无刻不在我的心中,她把我和这片土地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我出生在塘河边的一个小村庄,在县城向南十二公里的塘河南岸,故名沿河公社塘南村。儿时,家中贫穷,常与几个发小光着屁股,跳进塘河,推着木澡盆,摸河蚌和螺丝,也算是沾上了点荤腥;上初中时,家中无钱给我交学费,我便与一个从小学到中学都坐同一张课桌的同学,趁大人罱泥收工后,偷偷地将水泥船弄到塘河塔子(在主航道与河岸之间,水大时隐在水下,水小时露出水面的小岛)上挖泥,送往正在建设中的沿河公社东夏国家粮库土建工地,两人自装自挑,在指定地点堆成方垜,以便验方,四天四船卖了九块钱,攒够了学费。暑假中,生产队的水泥船船头撞了个洞,队长叫我俩将船送建湖水泥厂修理,两个人在塘河中顶风撑了十多公里,到船厂已经天黑,走到湖垜街上,用仅有的一角钱半斤粮票买了一碗饭、一碗冬瓜韭菜汤,俩人分着吃,饭后又回到船厂,爬进水泥船船尾“闷头”睡觉,第二天上午等船厂上班办理了修船手续,饿着肚子走回家。文革中,村里在外地上大学的大学生无课可上,回家闹革命,其中一个三天两头领着我们,响应到大风大浪中锻炼的号召,扛着红旗,畅游塘河,纪念毛主席畅游长江。从村里游起,目标是县城南洋桥,但有时游三、四公里到颜单唐桥,有时游八、九公里到近湖严桥(大约是森达集团南侧),就体力不支了,只好仰面往回漂。

大约是一九六七年,我已上初一。从放夏忙假开始,就进入了“三夏”大忙时节。一天,大队书记派通讯员喊我到大队部,说要办个小报纸,起名《塘河快讯》,八开对折单面,刊头套红,每周两期。内容从书记讲话、大队要求、夏忙会议到三夏进度、好人好事(类似于新闻),形式从诗歌(其实就是打油诗)、儿歌到谚语、夏季防病防雷(相当于副刊),俨然一个小综合刊物,从采写、编版到刻蜡纸、油印,一个十几岁的初中生,着实吃力。好在村里有原秉文中学(现钟庄中学)校长,此时已成牛鬼蛇神,赋闲在家,阴阳头还有痕迹,我就请他在文字、技术环节把关;大队书记也是个文化人,他亲自阅改,把握着正确的方向;又从村小学老师那里学油印,在刊头蜡纸上先涂红墨油,贴上一小块纸,而后用黑墨油印刷,一次成功。我们大队有九个生产队,八个沿塘河边一字排列,我每天在塘河边上奔走,找生产队干部了解情况,与积极分子座读,一个三夏出了十几期,连续出了三年。这期间,因为有大队书记发话,生产队按整劳力给我记工分,不用在烈日下午干农活,大多在屋子里做事,村里人都很羡慕我。

一九七二年冬,我与全公社九十名应征青年一起光荣入伍参军。此时,正值黄沙港工程建设施工,塘河已被全部抽干,不知流了多少代、奥妙莫测的塘河,终于让人们见到了底,裸露出她那宽广的胸怀。在公社领导的带领下,为避寒风,九十人从东夏出发,一路踏着已干涸的河床走到县城。河床上到处红旗招展,各个工段人山人海,我们一路长队接受着家乡父老们的欢送与祝福。五年军旅生活后,我第一次探亲回家过年,从驻地乘火车到南京,第二天凌晨六点从南京中央门坐汽车到盐城,未出站又坐上去建湖的班车,到建湖已是晚上九点,住进县委招待所,临近春节,偌大的招待所就一个旅客。第二天一早起床,只见漫天大雪,那时农村公路差,雨雪天公共汽车停开,只好到轮船码头雇了一条只容一个人的小帮子船回家。雪中的塘河静静地流淌,两岸炊烟袅袅,一派银装素裹,河面上不时有来往船队驶过,偶尔有几声过早响起的鞭炮声,健谈的艄公见我是军人,不紧不慢地摇动双桨,给我讲述家乡这几年的变化。五年后,我又回到了我心中的塘河,热泪止不住在眼眶中打转。

十年前,我父母相继高寿去世,我也是乘着机帆船,沿着塘河送他们到建湖火化。顺从他们的意愿,将他们的骨灰埋在了塘河防洪大堤旁,坟墓距河边仅十米之远。我知道,养育我的父母是不愿离开这条养育了我们世世代代的母亲河的。此后每逢清明节,不管多忙,我都要赶回去,站在父母的墓旁,凝望着永远不老、永不疲倦的塘河浩浩荡荡、激流东去,思绪万千。人的一生,能够有这样的大河为伴,植根于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之中,足矣。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查看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

    验证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