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建湖文史网 > 西塘雅集 > 散文小说 > 正文

我的忘年文友左武章(李世安)

发布日期:2016/12/3 16:43:01  阅读:4987  【字体:
 

左武章先生,是我在参与筹建陆秀夫纪念馆期间结识的建湖籍旅台学者,今年95岁,堪称我的忘年文友。

放远了说,我与左老在改革开放初期就有文字上的交往。其时,盐城旅台同乡会在台北办了份刊物,叫《盐城月刊》,左老是该刊主撰人之一,而我的文稿也常见诸该刊。左老是位恋旧的长者,对家乡这块土地怀有深厚的感情,大概出于这个缘故,特爱看我的乡土文字,说“有草根味”;我欣赏他的文字纯净优美,有书卷气。我们虽未曾谋面,却有一种“神交”的感觉。进入21世纪,老人家获悉宋丞相陆秀夫故里建阳镇筹建陆秀夫纪念馆的消息,很是欣慰,随即打电话给我要求襄助。左老先生是台湾研究陆秀夫的专家,曾为同乡学者虞汝扬校注过《陆秀夫年谱》,又编著《陆秀夫景行及殉国史事梳述》一书。对如此着力宣传陆秀夫民族气节的学者,我们当然持热忱欢迎的态度。2003年仲秋,左老特地从台湾前来瞻仰陆秀夫纪念馆,并向纪念馆捐赠他和虞汝扬先生编著的有关陆秀夫研究的著作200余册。在赠书会上,他说,陆秀夫是我们旧制盐城历史上唯一的左丞相,也是唯一被配祀孔庙的盐城先贤。陆秀夫与国共存亡的壮举,是我们建湖人的骄傲,丞相故里为民族英雄树立丰碑,圆了我们海峡两岸中国人的共同心愿。

老人家那次回台后,便不遗余力、一门心思地投入陆秀夫资料的整理和研究工作。他跑遍了台湾“中央研究院、‘国立’图书馆、台北图书馆、故宫图书馆等六大藏书宝库,又托寄居在香港、美国的朋友,帮助搜集有关资料。在那段时间,他早上只带几片面包和一瓶水,钻进各图书馆,一直到傍晚才回家。经过将近两年的功夫,先后搜集、复印南宋史料十万余页,分类装订成250册,无偿分给陆秀夫纪念馆和盐城陆公祠。纪念馆内资料比较丰富了,他就建议建一座陆秀夫文史苑来收藏和陈列,并主动筹措工程资金。果然“好事有人帮”,在凌秉城、祁子惠、薛鸿钧等人的资助下,一下子筹集了捐款100多万元,他自己也先后出资30多万元。在文史苑施工期间,左老几次来建阳指导。2006年夏文史苑竣工后,他老人家不顾天气炎热,赶来为文史苑布展27天。他不肯住宾馆,吃住全在我家,白天在文史苑里忙碌,夜晚就和我长谈,丝毫看不出劳累的样子。他又与80多岁的同乡作家张朴结伴赴广东,寻访当年陆秀夫抗元的足迹,为陆秀夫纪念馆采集了上千份影像资料。这种奉献精神,实在令人感佩!

民国十年(1921),左老出生在湖垛北乡左家庄的一个书香门第,幼年常随父母到建阳姨母家小住,13岁毕业建阳小学(时称盐城“六高”),旋至上海读初中,16岁考取南京栖霞乡村师范。第二年,发生卢沟桥“七·七”事变,17岁的左武章毅然放弃学业,投笔从戎,考入黄埔军校驻苏分校十七期步科。毕业后被编入国民党三十三部队服役。抗战时期,三十三师名声不太好,有“三十三溜”之称,而左武章在战场上却勇猛向前,小腿负伤也不肯下火线,入伍三个月就被拔任排长。那年,他才19岁。1949年随国民党军赴台,由少校升中校,任监察官。在一次办案中,得罪了他的顶头上司,因此受到排挤。他深知国民党军队腐败无能,成不了大气候,便在43岁那年借故退了役,并发誓不让子女们报考国民党军官学校。

退役后,他选择了自己钟爱的造型艺术,在台北市成立了左氏美术设计工程公司,一干就是40年。他思维活跃,是位难得的创造性人才。他的美术设计风格,接近于西方的魔鬼画派,喜欢标新立异,独树一帜,做出美术的新味道,打造全新的美术设计,成为公众认知的自主品牌。台北木栅动物园、花莲游乐场等十几处旅游景观,都是他策划和指挥施工的。

左武章是位有个性的老人。他的好友何坦曾在台湾报刊上撰文,称他秉性耿介,好恶分明,不太喜欢太多人情世故往来。对真正相知的人,肯爽快地把心中的话讲出来。他是既浪漫又务实的学问家。他的爱好极为广泛,诸如美术设计、涂装工艺、书法、诗文写作,花艺、慈善事业等,整天快乐地忙碌着,且以赞助公益为乐。他曾为盐城旅台同乡会一年一度的活动布饰会场近40年,均为义务服务。他身为台北市休闲、游乐、景观造型艺术之专业设计师,兼任多家工商技能专校特约讲师,多次担任国际技能竞赛裁判,颇受业内人士推崇。他所设计的都市景观、公共艺术规划,也多次获台北市颁赠的“点子王”奖金、奖盾,还被数家大报(刊)推荐为“金头脑”。

去年端阳节前,我去台湾旅游,专门造访了左老。他住在台北市青年路17840号,门前不远处就是公园,环境优美。左老的书房兼卧室,很是简朴,看上去像书库,架上放的、地上堆的全是书。他风趣地说:“坐拥书城,纵目古今,乐在其中”。几案上有新近出版的两本大型《花艺家》杂志,内载左老的《禅道与花艺》和《“心灵色谱”花展讴歌》两篇力作;有为作家张朴《中国名山景胜深度游》作的序文;还有放着一叠没有完稿的《陆秀夫大传》。左老“不知老之将至”,仍然笔耕不辍。

台湾艺文圈中人,又称左老是怪老头。他有四男一女,都不从政从军,而成了工商旅游界的佼佼者。尤其是长子和闺女传承了他的衣钵,继续搞美术设计,左老很开心。子女们都很讲孝道,可是左老偏爱另起锅灶,独居一室,说是抢时间去搞自己喜欢的东西,住在一起免不了受干扰。台湾学者说他是“夜猫子”,夜间要工作到3点才上床休息,第二天9点按时起身,这是长期夜以继日工作养成的生活习惯。老人家嗜花如命,他赠我的两部《花的艳情丽语》,是老人家的得意之作。我草草翻了一遍,全篇“以花言事,以花状物,以花述志,以花寓情,为花立言,因花正道”,都是以花为导向,造设多层次、多角度的主题,为生命呼唤美感,以美感点缀生命。有学者戏言,这恐怕是世界上第一部写花的巨作。左老告诉我,翻阅了古今中外两千多册有关花的书,才悟出了40万言的花的这些“情”和“语”。目前,他还是黄埔同学会的杰出校友、中华艺文学会(成员为成名之书画家、金石家、文学创作者)顾问、盐城市陆秀夫研究会名誉会长。

去年下半年,左老曾来到故乡,可惜行色匆匆,未及深谈。今年10月下旬,他又风尘仆仆赶到建阳,第一件事,照例是看看魂牵梦绕的陆秀夫纪念馆。看到纪念馆在扩建、在发展,他感到由衷的高兴。除与笔者晤谈外,还会晤了金之愚先生和文学新秀彭淑玲女士。左老是文史苑布展那年结识金公的,我们在一起搭挡了20多天。先生识人,对金公的道德文章很是敬慕。所以每次来建湖,都要邀金公前来小聚。彭淑玲是左老近年来从《塘河》杂志上知晓的,她文笔细腻,风格隽永,左老称她“‘人如其文’,有文气。”那天,我们假建湖台谊会会长赵建娅的唐韵茶馆聚会,谈天说地,议家乡变化,论地方文史。左老钟爱家乡出版的《塘河》和县政协编印的文史资料。他说,这几本书刊,旅台同乡都爱看,因为篇篇都能引发我们的思乡之情。他代表旅台同乡向故乡人民致谢,并托我向编者、作者们问好。席间,左老还乘兴唱了一段京剧,金公听了,也即席唱了几句,把聚餐气氛推向了高潮。左老连连称道:“回家感觉真好!”

散席后,左老立即驱车赶往盐城机场,当晚飞回台北。看着他登车时坚实的步伐和矫健的身影,谁会相信他是一位95岁的老人呢?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查看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

    验证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