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的囚徒——打破二难困境三法(唐明伯)
古希腊传说中有个国王十分残暴,有一天,他决定让一批囚徒自己选择死法:囚徒可以任意说出一句可以马上验证其真假的话。如果是真话,处绞刑;如果是假话,就砍头。结果许多囚徒或是说真话被绞杀,或是说假话被砍头,或是说了一句不能马上可以验证真假的话,而被视为说了假话而砍头,也有的囚徒想靠不说话逃生,也被当成是说真话而处以绞刑。有个聪明的囚徒说了一句话,却使得这个杀人取乐的国王既不能绞死他,也不能砍他的头,只好把他放了。
那么他说了一句什么话呢?这就是:“要砍我的头。”这使得国王左右为难,如果真砍他的头,那这话就是真话,那就该处以绞刑;如果绞死他,那这话就是假话,则该砍他的头。这位聪明的囚徒所以能够逃生,是因为他抓住残暴国王这种挑选方法中的弱点,打破了自己所处的二难境地,反使国王陷入难以摆脱的二难陷井。
二难推理是推理中一种较为特殊的样式。它由两个假言判断和一个选言判断作前提而构成,一般情况下人们不论肯定还是否定结果总归与自己不利。所以在辩论中二难推理的运用相当广泛。那么如何打破二难推理设定的这种陷井,聪明的囚徒应该给我们有益的启发。
在生活中破解二难困境,常用的方法有三种。
一是如有可能就回避矛盾。《孟子》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叫《王顾左右而言他》。说的是,有一天,孟子对齐宣王说:“有个人因为要到远方去办事,便把妻子儿女托给朋友照应,等他回来,妻子儿女已经受冻挨饿,这样的朋友应该怎么办?”齐宣王说:“弃之。”也就是与之绝交。孟子又问:“您的狱官不能公正廉明地办案,应该怎么办?”齐宣王说:“已之。”也就是撤他的职。孟子又问:“齐国流通量得很不好,应该怎么办呢?”齐宣王一听这话,便装作没听见,与大臣们谈起别的事来了。成语“王顾左右而言他”便是出自这个故事。齐宣王为何避而不答孟子的话呢?因为他面临着两难境地。按照他前面的逻辑,就应该是废掉国王,那是决不能接受的事情;如果答不应废掉,那又否定了自己上面的回答。于是他就耍了个滑头。不过,在正式辩论中,这只能视为偷换论题了。
二是“两害相权择其轻”。《左传》里有个故事,说郑厉公和雍纠想合谋除掉专权的祭足。雍纠不是别人,正是祭足的女婿。他回到家后,心神不宁,在妻子祭氏再三追问下吐露了真情。祭氏不分是非曲直,只惦记着父亲与丈夫的命运。但是她实在无法抉择:如果救丈夫,就要害了父亲;如果救父亲,就要害了丈夫。她只好回家问母亲:“父亲与丈夫谁更亲?”母亲说:“当然是父亲更亲。丈夫死了还好改嫁,父亲可只有一个。”祭氏哭着说:“那就只好对不起丈夫了。”她就把雍纠想害死祭足的事情全说了。祭足立即采取行动,结果雍纠被杀,郑厉公逃到别国去了。祭氏的思维正是摆脱二难困境时常用的一种方法,在两个对自己都不利的结果中选择一个相对轻一点的结果。这也是人们常说的“没有办法的办法”,“不得已而为之”的办法。
三是寻找出二难推理本身的谬误,然后击破它,这是最聪明、最有利的办法,正如那位囚徒那样。当然,这需要超越设计二难推理者的思维层次。相传古希腊亚历山大大帝征服埃及后,建立了当时全世界最大规模的图书馆。800多年后埃及被阿拉伯民族征服,有个学者大胆提出保护亚历山大图书馆珍贵的图书。当时统治埃及的将领阿慕尔向最高统治者请示,回答是:“如果这些书的内容与《可兰经》相符合,那么这些书是不必要的;如果与《可兰经》不合,那就是要不得的。这些书无论与《可兰经》合还是不合,都应该烧掉。”结果一把火把亚历山大图书馆化为灰烬,除了《可兰经》。当时倘若有人能抓住其假言判断的虚假,指出:“与《可兰经》内容相符的书并非都是不必要的,与《可兰经》不相符合的书也并非都是要不得的。”从道理上便可以击破那个最高统治者的荒谬了。当然,对于野蛮与荒唐的文化毁灭者,无疑是不可理喻的,这里只是说这样一个二难推理是可以从理论上打破的。寻找二难推理本身的谬误,除了假言推理的真假方面,还可以从选言判断是否穷尽选择言肢,是否遵守了假言推理规则等方面去考虑。
- 上一篇文章: 再说量词“位”含敬意(唐明白)
- 下一篇文章: 谈《汉语拼音方案》的修订(葛金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