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建湖文史网 > 人物春秋 > 乔冠华研究 > 正文

仰天长笑的乔冠华(彭淑玲)

发布日期:2016/11/17 15:50:43  阅读:3924  【字体:
 

 

说到乔冠华,几乎所有人都会想到联合国大会上的,那张获得普利策新闻奖的照片。仰天长笑,笑得那么的酣畅淋漓,笑得那么意气风发。他的笑,让一个一穷二白的国家,充满了无限的自信与尊严。

 

在建湖县庆丰镇的东乔村,有一户青砖小瓦的院落,是著名外交家 乔冠华先生的故居。时间是一只藏在黑暗里的温柔而又无情的手,在你不经意之间,已经物是人非了。故居,也就是意味着主人已经不在了。

 

院子朴素,花草也长得极淡极清,像极了乔先生的一生,更让我相信万物有灵的话。在这个安静的小院里,我们也只能从他生前用过的办公桌、衣橱、沙发等用物及文稿,来感受他的气息。这些办公桌椅,都是他生前真真实实用过的,上面还残留着他的体温与记忆,当时的旧光阴痕迹。以今天的眼光来看,这些物品,是有些寒酸了。即使在当时,也只是寻常人家的物品而已。乔先生是个心地高远,超然物外的人。

 

乔冠华先生,在这里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代。在这座小院里,我仿佛看见一个眼神清亮的孩子,背诵着《三字经》和《千字文》;我仿佛看到一个英气逼人的青年,大声朗诵着梁启超先生的《少年中国说》;我仿佛看到一个心里藏着深情、眼睛望着大海的年轻人,从这里走出家门,去北京的清华大学,踏上驶往德国和日本的油轮,一直走到联合国的属于中国的席位上。

 

走在这样的院子里,会有一种东西会直抵我的内心。那就是先生的人格与魅力。一个中国知识分子的当代典型,有良知有正义,有激情有担当。照片中的乔冠华先生,气质儒雅,眼神清澈,笑容温厚,还夹杂着淡淡的忧伤。他的笑,是来自他内心与精神,几乎成了他的一个标志。美国人曾经写过一篇名为《乔的笑》的文章,写的就是乔外长的笑。那别人无可模仿的笑,永远留在世纪的历史里。他的笑,在很多中国人的心目中,是神圣而亲切的。

 

才华横溢,这是世人对乔冠华先生的评价。先生的文字,有一种诗人的气质,艺术家的情怀。在《法国的崩溃》这样一篇与政治战争有关的文章中,他竟然以这样的笔触写道,25日太阳出来的时候,在西线依然是美丽的河流,美丽的田野,但西线消逝了。他仿佛不是在分析政治,而是在对天地抒情,抒发他美好而细腻、风雅而浪漫的情怀。

 

外交,是乔冠华先生人生路上的理想与追求。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五星红旗在联合国总部门前高高飘扬,乔冠华外长坐在主席台上,笑容可掬地与友邦握手。乔外长的言谈举止,让全世界仰望,让新中国的外交形象锦上添花。

 

我看过关于他的历史资料,他青年时代从这里走出去之后,再也没有回到过家乡。落叶归根,一个生命接近天堂的人,念念不忘的,一定是家乡。家乡,一直在他的内心深处珍藏着,挂念着,但是他太忙了。我想,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一定也有过回家的打算。

 

这么多年来,他的家乡一直没有忘记他。他的名字与精神,永远留在家乡人的心里。在这个县城里,有以冠华命名的道路、酒店。这个名字,已经成为家乡的日常生活了。

转自《新浪网》彭淑玲博客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查看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

    验证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