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人陈中凡一轶事(吴寿钦)
1958年上半年,杭州市高校的反右运动进入“扫尾”阶段,开展了名为“安全运动”的政治运动。为了“安全”,普查了在校师生的档案材料。过来人皆知,在共和国初期的几次政治运动中,尤其是“镇反”和“肃反”中,各部门各单位收到的检举揭发信函不在少量,对其中查无实据的材料,组织人事部门往往会据“上级指示精神”也把它塞进受到揭发者的档案袋,“以待备查”。时任杭州大学中文系教授、60岁的钱南扬先生,是位既专且精的曲学专家,也确是个“两耳不闻窗外事”视功名利禄如浮云,从不提任何个人要求,只会一心用功做学问的“书呆子”。可是,在他的档案材料中有一纸揭发,说他是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国民党浙江平湖县党部的“清党委员”,是双手沾满革命人士鲜血的“刽子手”。杭州大学校方不作深入核查,就“内定”钱南扬为“历史反革命”,并将他开除出教师队伍。虽“事出有因,查无实据”,1959年1月,杭州大学还是以“又红又专”对立面的“走白钻道路”典型为由,把钱南扬当作“白旗”彻底拔掉——赶出校门“了事”,弄得钱先生失业落难,只得回平湖乡下暂住亲友家熬日。
此消息传到南京大学中文系,让著名的一级教授陈中凡大惊失色。陈中凡是何许人?他和钱南扬素未谋面,亦无任何联系,钱先生的厄运为何使他如此惊愕呢?
陈中凡,1999年版《辞海》有他姓名的词目,其解说词为:“陈中凡(1888-1982)中国古典文学学者。原名钟凡,字斠玄,号觉元,江苏建湖人。191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任北京大学国史编纂处纂辑员、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东南大学、暨南大学、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南京大学教授。最早研究古代文学批评史。主要著作有《中国文学批评史》、《经学通论》、《中国韵文通论》、《两宋思想述评》等。”遗憾的是,这解说词中未提及其政治身份:1958年—1982年,陈中凡是中国民主同盟江苏省委员会主任委员。
陈中凡,是蔡元培和陈独秀的高足,在北大哲学门毕业后留校期间,和应校长蔡元培聘来的曲学大师吴梅比邻而居,两人从相识到相知而成莫逆之交的曲友。1921年,陈中凡受聘为东南大学国文系首届系主任,他便把吴梅请来东南大学,还在金陵、中央等大学兼课,使曲学在南京兴盛起来。在日寇侵华战乱及后的内战期间,吴梅及其弟子先后逝去,致使1952年院校调整后的南京大学的曲学学科无人为继而断挡。自与吴梅结识后,陈中凡认识到民族戏曲的重要价值,认为吴梅曲学的核心特点是把戏曲作为一门高尚的艺术学来进行研究,并素以联系演唱实际,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风学风展开教学科研活动的。所以,他大力提倡要在南京大学中文系继承发扬吴梅曲学的优良传统。但他自觉自己只是吴梅的曲友,不足以承接吴梅的曲学事业,必须找到一位吴梅嫡传弟子来南大任教,方能真正复兴吴梅的传统。
陈中凡研读过现代南戏研究学科的奠基名著——三十五岁的钱南扬于1934年出版的《宋元南戏百一录》,和钱南扬于1936年出版的名著《元明清曲选》等,极其钦佩钱先生的渊博学识和精深造诣;也谙熟钱先生拜吴梅为师后,穿越北南进苏州吴梅家的奢摩他室读遍曲书而尽得演唱和研究真谛的轶事。然而,素未谋面和从无联系,加上杭州大学拒不放调,一直让陈中凡惘然不已。
陈中凡得悉钱南扬落难而讶异之余,静思判断了良久后,暗喜又从心中升起,他决心为事业和人才,铤而走险,并在南京大学中文系提出“正好乘此机会”把钱南扬接过来的想法。在那个大都回避政治风险的年代,人们对七十二岁又德高望重的陈中凡此举称为“老糊涂作怪”是不足为奇的。但他力排众虑,直找校党委书记兼校长的郭影秋,大胆陈述保举钱南扬的理由:“从法律概念上来讲,钱先生是没有问题的人。如果钱先生触犯了刑律,那就按律治罪,判刑入狱,但现在不是这种情况,他不是罪犯,只是人家不要他了,失了业,但仍享有公民的权利。如果南大加以吸纳,是‘人弃我用’,完全合法。”“南大如果不要戏曲研究这个学科,不要继承吴梅曲学的优良传统,那就算了!如果要,正巧有这样的好机会,赶紧去把钱先生请进来!”
恰好郭影秋校长是位有魄力、有远见、敢担当的学者型党政英杰,他尊重人才、爱护人才,他从云南省省长位置上调来南京大学后,正欲为发展高教事业尽心尽责地发挥作用,切实做出成绩来。英雄所见略同。面对陈中凡一席“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的“将军式”说辞,郭影秋“灵机”顿动,爽快地接受了陈中凡的“风险建议”,不日就安排有关处室派人把钱南扬(全家)接到了南京大学任教,并分给一套住房,使之安居乐业。这时正是1959年9月学校开学之时。
在这一“请人“过程中,南大中文系同仁们遵奉陈中凡的经验,始终低调行事,不张扬,以防干扰生枝节,一定要待好事办成后才可对外宣告,到时什么也阻挡不住了。
命弱未必不魅人,品才终有钩沉①缘。从“天堂“被推入绝境、又从绝境步入六朝古都最高学府的钱南扬,根本就没有所谓的“历史问题”,在文革后期获“解放”后,又在1981年恢复了在杭州大学失去的教授职称。他没有辜负南京大学领导和陈中凡等学人的重托和期望,以其一贯的踏实严谨、讷于言而敏于行的作风,创造性地继承发扬了吴梅曲学的优良传统,在耄耋之年还连续推出了一系列科研硕果,高品位地培植了一个曲学研究群体,著作等身,在学术界声隆誉荣,终成一代曲学宗师。
陈老中凡先生的这真实故事,可给不同群体的人们留下各自的思量空间,尤其是他做事做人的眼界、胆识和智慧,我们每个盟员和盟的工作都可以从中得到启导,悟出点道理来的②。
诠:①“钩沉”出于《易经。系辞》“钩沉稽远”,意思是使已经消失沉没了的东西重新显示出来。清代有两个训诂学派,其一就叫做“钩沉之学”。
②本文参考《文史知识》2010.1.吴新雷《钱南扬先生的悲喜人生》一文改写。
转自《中国民盟网》
- 上一篇文章: “六不教授”陈中凡(赵子云)
- 下一篇文章: 陈中凡:人品与学识交相辉映的国文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