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建湖文史网 > 人物春秋 > 革命烈士 > 正文

白头抗日将领马玉仁

发布日期:2013/11/2 12:32:52  阅读:3337  【字体:
 

 

马玉仁是境内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其人既有官癖、枪癖,又有财癖。他起自盐枭,发迹行伍。人们对他有褒有贬。马氏半生军阀生涯,但不当汉奸卖国贼,白头抗日,最后为国一弹成仁,总算洗去了以前种种不当。

 

马玉仁,原名马曰能,字伯良,1875年农历冬月初三日生于盐城县第六区界沟乡马家楼子(今建湖县高作镇陆沟村马家墩)的贫苦人家。其父马京元,种不起田,常给人家打短工做杂活;其母董氏,亦常给人家缝补浆洗,依然三餐不周。马玉仁有兄弟姐妹八人,四个姐姐,三个弟弟名曰奎、曰怀、曰坤。幼时,每逢春寒不济之时,便随父母沿街乞讨,流浪朦胧(今阜宁永兴集)一带。

 

马玉仁出身贫贱,常思出头之道。少时一度习武,练有几分拳脚本领。十三岁时,其父病故,因生活所迫,跟人贩卖私盐营生,养成了彪悍粗犷敢于铤而走险的个性。到十八、九岁,长成彪形大汉,兼有武功,又敢于同官方“缉私营”相抗,一些贩私盐者,便聚其下,形成一个团伙。马玉仁为了能在社会上站住脚,拜了青帮大字辈刘海峰为师,加入青帮后,就与沟墩盐枭陈正丸等相互勾结,贩运无忌,有时甚至杀人越货。当时苏北有不少贩私盐团伙,彼此常“黑吃黑”,扩大势力范围。他在吞占了大盐枭刘广福部后,拥有七十多条船,三百多杆枪,成为苏北盐阜一带最大的盐枭。 

 

1907年,马玉仁因贩私盐日甚,妨碍了清政府盐业税收,并在一次冲突中打死了三名官兵,两江总督刘坤通令淮扬二府所属各县捉拿。马走投无路,只身投到扬州游缉统领徐宝山(绰号徐老虎)标下的“虎子营”。徐为掩人耳目,将马曰能改为马玉仁,先当哨长,后又升至帮带(相当于营长),一度驻防盐城。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徐宝山为保自身安全,即向镇江革命党人、民军都督林述庆投诚,在扬州成立军政分府,率部攻打南京,马玉仁随之行动,因攻浦口立有战功,擢升为团长。后来卷入军阀混战,先后附从袁世凯、冯国璋、段祺瑞、曹锟、孙传芳等军阀,以军功逐步晋升为师长、军长、镇守使,被授予陆军上将衔。1927年其部被北伐军击溃,乃回乡,从事开荒兴垦,先后强占、贱买了千余顷土地,跑马圈地(如在县境上冈北部即有马家圩子),并在南津口子兴办工商业。

 

1930年,蒋(介石)、冯(玉祥)、阎(锡山)中原大战爆发,冯玉祥委任马玉仁为第十六路军总指挥兼第二十七军军长,参与其战。结果蒋介石取胜,马玉仁逃回家乡,因粮饷困难,放纵部队劫掠民财,部下日兵夜匪,民愤很大,旧称“闹马党”。这时,国民政府命江苏省保安处长李明扬,进剿马玉仁部。在追剿中,盐城县西南派头子赵雨生(国民党三届省议员)组织打马。马将赵枪杀,是役,马独生子益德中弹而亡。本人左腿受伤,右食指被打断,逃至大连日本人医院治疗,同年出院。南京政府下令通缉马玉仁,并没收其财产,后因蒋与冯、阎议和,又得以张学良从中斡旋,马玉仁才得回乡,恢复了财产。此后,他在射阳境内继续从事烧盐及废灶兴垦办实业。 

 

1937年,“七·七”事变发生,马玉仁在知名人士李遇春的启发下,想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立即着手招募兵员,准备 武装抗日。其时,江苏省长韩德勤为贯彻国民党反动派卖国投降路线,将马玉仁诳骗至清江软禁,继而转移至武汉。后经多方周旋,蒋介石才勉强任命马玉仁为“苏北沿海第一路抗日游击司令”。从此,马玉仁召集起老部下及抗日民众两千余人。在安乐港(今射阳县合兴乡安乐村)成立司令部。他委外甥计雨亭为副司令,下辖四个直属大队,十个侦察队和一个小刀会。韩德勤为了限制马玉仁发展军队,经常迟发或扣发粮饷,而马为了打击日寇,就常从自家帐房里拨款补足,后来基本上是自费养兵。马玉仁带领这支民军,先后同日寇作战十多次,其中激烈的战斗有合德西北的伏击战,中兴镇河南的阻击战,耦耕堂以北的伏击战,通洋港的遭遇战,以及夜袭陈洋敌据点等,给日伪以沉重打击。当时曾有汪伪汉奸金新吾混入马部当参谋,劝说马玉仁走“曲线救国”道路,声称“只要投降日军,就可保田保家”。马玉仁闻此,怒不可遏,当晚即以“劝酒”使金醉倒,后令亲信将这个无耻汉奸投水淹死。并告诫部下要抗战到底,不当汉奸,不做亡国奴。同时,为严肃军纪,公开枪毙了一贯掳掠民财的侄儿马益华,由此军容为之一振。

 

马玉仁面对日、伪、顽三股反动势力的夹击,始终不屈不挠,孤军奋战。194013日(即冬月二十四日),他在三合尖一带(今射阳县陈洋镇杜兴村、新条村境内),与前来扫荡的日军作战。因寡不敌众,指挥部队撤退时,腿部、腹部连中二弹,他自料难以幸存,立即解下围巾,包起自己的勃朗宁手枪和金链怀表,将它抛掷到一丈开外,以免日寇认出他的遗体而受辱。最后,他由于流血过多而壮烈牺牲,终年六十五岁。死后棺葬于老家西塘河边(今高作镇荣群村老四组东北角),并建有享堂。

 

马玉仁殉国后,江苏省电报重庆军事委员会,并请抚恤。盐阜军政绅学各界代表及马氏故旧,在马的家乡集会致挽,省府当局亦派代表致奠,极尽哀荣。当时重庆和孤岛上海好多家报纸登载了马玉仁为国捐躯的消息,褒扬了他英勇抗日的事迹。马玉仁牺牲后,余部由副司令计雨亭率领,参加了新四军,继续抗日。

 

抗日战争胜利后,马玉仁以“故陆军咨议衔”列国民政府在南昌营建的“百花亭”石碑上。全国解放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和南昌陆军大学编写的《抗日殉难将领传》,马玉仁亦是被立传人物之一。

 

转自《塘河流韵》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查看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

    验证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