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建湖文史网 > 人物春秋 > 陈玉澍研究 > 正文

晚清爱国学者陈玉澍

发布日期:2014/7/2 16:48:57  阅读:3433  【字体:
 

 

陈玉澍(1852-1906年),草堰口丰宁村(今属建湖县)人。自幼勤奋读书,深受其父影响,治学严谨。在江阴南菁书院时,得名家黄以周和王先谦的指点,学业进步很快,知识渊博,诗文俱佳。当代文史学专家阿英(钱杏邨)称他是一位爱国学者。

 

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他毕业于南菁书院。光绪十四年(1888年)中举,后倾心于历史、政治、掌故的研究。其文驰骋博喻,援证古今,大多为忧国忧民之作,引起社会的广泛注意。甲午战争爆发后,又撰文挞伐日本侵略军的暴行,抨击腐败的清政府丧权辱国,同时讴歌那些为国捐躯的爱国将士。

 

陈玉澍非常关心地方公益事业。他主持纂修过《盐城县志》,共10卷。盐城知县曾请他到尚志书院、县学堂任主讲。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又应两江总督周馥之聘,任三江师范教务处长数月,后又去广东一年。他目睹时局日艰,社会民权运动高涨,官府置民情于不顾等现状,深为愤感,写成《民权释感》2卷,以及针贬时弊,倡导学术的文章数百篇,均编入《后乐堂文钞》之中。

 

陈玉澍对劳动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如有《七夕》诗:"驾得长桥鹊影寒,限人离别是狂澜。娲皇若未将天补,漏尽银河水不难,纵使天钱未易酬,何妨两度会牵牛。他年我入钦天监,闰月都教在孟秋。"透过诗句可见作者的爱与憎。这种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不仅反映在诗中,而且表现在行动上。如,创办学堂,建桥修闸,募捐济贫等,因而深受父老乡亲们的爱戴。

 

转自《盐城网》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查看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

    验证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