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夏庄与“父子长沙”(陈衡志)
现属我县颜单镇的楼夏庄是个古老而著名的村庄。该庄数百年来文风称盛,人才辈出。明清两代,该庄及其附近村落先后进士中式的六人。光绪某年间,盐城县学考试,该庄一榜考中秀才的18人,占全县科考额定数的一半还多。辛亥革命后,先后出过省议员、国立大学校长和国内外著名的学者。建国以来,该庄亦有多人在高等院校担任院长或教授的。
该庄之所以叫做“楼夏”,不只因与该庄土著夏姓人家多,这里还包含着一段地方掌故。据盐城旧方志和《夏氏谱》记载,明弘治年间,该庄河东有个叫夏雷的人,少年好学而屡试不第。但他并未因之气馁,而是发奋精进,以期功名有所或就。为此,他于家园的河西建楼屋一所,取名“卧薪楼”,以誓其卧薪尝胆,刻苦攻读,博取功名的决心。自此,他终日操习举业其上,“遍十余年而不下楼”。嘉靖乙酉(1525)乡试,夏雷举人中式。次年,夏雷中丙戌(1526)科进士。初授刑部主事,先后调任西安、长沙知府,备兵四川,参政苍梧。夏姓子孙不忘先人业迹,改河东夏庄为东夏庄,“卧薪楼”所在地为楼夏庄。
旧本《今古奇观<滕大尹鬼断家私>》故事前面有段楔子,说的是明代某年间有个姓贾的长沙太守八十多岁才生了个男孩,一时传为笑谈。老太守有口难辩,愤然作诗自誓道:“八十三岁生一娃,笑坏长沙百万家,若是老夫亲骨血,日后还来作长沙”。楔子的结尾是后来这位太守的“老来子”果然作了长沙府。
这只故事究竟是说书人杜撰,还是依据一定事实而进行艺术加工的呢?据旧志和《夏氏谱》记载,夏雷的儿子名应星,万历甲戌( 1574)科进士,官长沙知府。历史上父子先后同官某地,而且职位相同,不是什么绝无仅有的事。但在明代父子先后作长沙府的只有夏氏父子, “父子长沙”的佳话也就流传下来。夏雷中年以后才登科第,夏应星进士中式较乃父夏雷晚四十八个年头,这也印证了夏雷得子之晚。夏雷字凫溪,夏应星取字念凫,食有缅怀老父之意。
说书入之所以安排故事主人姓贾,固然是取“贾”和“假”同音,暗喻姓氏似假非真,另一层意思是“贾”和,“夏”为一音之转,故事主人真姓为夏。旧本《今古奇观》有几处楔子点明故事发生在盐阜境内的艨胧,楼夏、冈门等处,说明楔子的作者曾在这一带生活过,或者就是这一带人。这样,他对夏氏父子先后作长沙府的佳话必然有所耳闻。说书人将此奇闻异事作为“入话”的题材,实不为怪。从以上几方面印证来看,“父子长沙”的故事,取材予楼夏庄的夏雷父子,恐非附会之说。
录自《建湖文史选辑》第二辑
- 上一篇文章: 王翰与新四军五师的廉政工作(朱明安)
- 下一篇文章: 草堰口走出去的我军炮兵指挥员李庠厚(游育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