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建湖文史网 > 人物春秋 > 历史人物 > 正文

姜祝山:乞丐长大成英雄(王学言)

发布日期:2016/7/24 10:31:24  阅读:1793  【字体:
 

 

 

  如今,在盐城新四军纪念馆的一楼一室的展厅里,专门展出了姜祝山的照片和他的英雄事迹。的确,曾经南征北战的他,是家乡永远的骄傲,是共和国不朽的英雄!

  1941年冬天的苏北农村,日寇横行,伪军当道,土匪猖獗,人民生活饥寒交迫。一天,一个面黄肌瘦、蓬头垢面的孩子,手拿讨饭碗站在1区副区长兼区民兵大队大队长的刘捷三面前。这个孩子就是姜祝山,才12岁,一个靠乞讨为生的孤儿。当天,姜祝山成了游击战区交通二站的一名儿童交通员。他的任务,就是跟随交通二站的负责人陆志敏(解放后曾任江苏省民政厅副厅长),给地下党传递情报,联络2区的游击队。

  1942年的春节,湖垛镇的地下党搞到了1挺机枪和50发子弹,需要立即转移到游击区。这个任务交给了才13岁的姜祝山,他曾经在湖垛街讨过饭,对湖垛的地形比较熟悉。当时的湖垛镇,为土匪、日伪军的占领区。他们无恶不作,杀人放火,出卖地下党、游击队,整个湖垛镇的上空被恐怖笼罩着,这自然是一项很危险的任务。

  从湖垛镇到高作,来回40多里路,全部步行。一个孩子背着几十公斤重的、乔装成其它物品的枪和子弹,为了避开路上设卡敌人的搜索与盘问,不敢过桥,只能从神台桥西侧建港沟的冰面上滑过去。才13岁的他,清楚地知道,他背着的枪与子弹会给他带来什么后果。

  1942年底,经区长刘捷三推荐,姜祝山来到新四军3师,成了一名真正的新四军战士。更准确地说,是一名从事侦察工作的新四军战士。战前要去摸清对方的地形及动态,关键时刻还要挺身而出,与一般战士相比,既要有勇,更要有谋。

  刘捷三区长曾经对姜祝山说过这样的话:“孩子,是日寇、伪军把我们穷人逼得无路可走啊,如今,我们处在山河破碎、水深火热之中。我们要打败敌人,使穷人过上好日子。”没有读过多少书的姜祝山,把这句话作为一生的信念。

  姜祝山,高作人。他的前半生,一直奔跑在硝烟弥漫的战场,拼杀在血与火的世界里。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再到抗美援朝,打了数不清的仗,立了数不清的功,毛泽东主席曾经接见过他。2010年去世。

转自《建湖抗战往事》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查看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

    验证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