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建湖文史网 > 人物春秋 > 革命烈士 > 正文

穿旗袍的文艺女战士(彭淑玲)

发布日期:2016/9/4 16:54:12  阅读:7487  【字体:
 

 

在今天的盐城新四军纪念馆陈列品中,有一件漂亮的旗袍,和一枚嵌有照片的银质戒指,旗袍与戒指的主人就是照片的女生,名叫王海纹。这些物件都是她参加新四军前在上海用过的。照片中她,俊秀的脸上一双凝重的大眼睛,显得洋气,是那种讨人喜欢的女子。

王海纹,原名俞中和,1924917日(阴历)出生于上海。1940年在上海启秀女中高中读书,将要毕业的那年冬天,在大姐王海波(中共地下党员,真名俞启英,后来担任沈阳铁路局老战士协会办公室主任)的影响下,在地下党的帮助下,16岁的她经南通、海安、东台,一路到达盐城,当时的新四军军部所在地,入鲁迅艺术学院华中分院戏剧系学习,并成为一名文艺战士。文艺战士,首先是个战士。战士,就意味着与硝烟、战火、流血、牺牲联系在了一起,这几乎是命定的事情。

旗袍黄褐色的丝质面料,颜色看起来已经很苍凉,可依然看得出做工的考究,是旧时代大家小姐才会穿的旗袍。王海纹的父亲俞钟骆先生,是当时上海名气较大的、有正义感的爱国律师,曾经为沈钧儒等七君子事件做过辩护。建国后为最高人民法院委员,最高人民法院顾问。

这样的家庭出身,我能够大致想像出参军前的她,过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像旧上海大户人家的女孩子一样,接受着良好的学校教育,过着养尊处优的物质生活。旧时代闹革命的人,并不都是出身于贫苦农家。对她们来说,革命不是走投无路的选择,而是内心对理想与真理的向往,她抱着多么大的热情,把自己奉献给她的信念。

来盐城时,她才16岁,那么的小,换作现在,一个读初三的孩子。我想,她决定来盐城之前,一定不知道盐城是个什么地方吧,但苏北就个词她应该知道的,那时上海滩有许多的苏北人,做的多半是最苦力的活计。翻开《盐城县志》,1940年的盐城是一个什么样子?贫穷、困苦、荒凉,跟纸醉金迷的大上海如何比得?这些生活细节问题,她有没有考虑过?而且,盐城还是一个举目无亲的地方。

在上海读书时,她就是一个进步学生。参加学生界的救亡协会,进行一些半公开的宣传活动。她的离家也是背着父母的。开始是躲在今天常山路一个朋友家里,后来父亲与上海的亲友们也到车站码头去找过。动乱年代,一个小小的选择,也许就是永远的生死离别。伤残是太过寻常的事情,甚至战死或被俘,再也回不到父母身边。她与父母的分开,就是永远的别离。一直到四十多年后,姐姐俞启英才因为一次很偶然的机会,知道她的牺牲,并找到了她的牺牲地,而她的父母已经离世。

吃苦,不是喊口号那么的简单而轻松。我在一些资料上看过她们当年在盐城的生活。住在盐城的贫儿教养院,夜里睡在旁边兜率寺的地上,地上铺上稻草,冬天里又冷又湿,睡觉的时候也要有适度的警觉,随时准备出发。白天,背着行囊,说是行囊,也就是一只小板凳,到了没有战争的地方,就停下来,放下板凳,把老师围在中心,开始上课,用一块木板垫着记笔记。上课的地方,多半在荒郊野外,敌机侵袭时,就隐蔽在又高又大的坟场边。粮食异常紧张,吃的,多半是杂粮,甚至还吃发霉的山芋干。

在当时的鲁迅艺术学院华中分院戏剧系,她是一个特别醒目的女孩子,既是话剧队的演员,又是合唱队的歌手,还是戏剧系女战士班的副班长。在当年盐阜区文艺界中,算得上一朵美丽光彩的文艺之花。她曾饰演《重庆二十四小时》中的孔二小组,把飞扬跋扈又厚颜无耻的孔二小姐演得淋漓尽致,无比传神,著名戏剧家刘保罗、许幸之也很欣赏她的表演,认为她是有培养前途的演员,陈毅军长多次看过她的演出,也很称赞。我想她若是能活到解放后,也一定会成为像白杨女士那样的大艺术家吧。

让我无比佩服的是,在那样的一个时代里,处在无休无止的饥饿感里,处在随时可能出现的枪炮声里,永远处在不安和危险中,她却依然欢笑不止,弦歌不辍?我想,依旧是信念,战胜一切的强大的信念。是这样的信念,让她可以忍受饥饿,笑对枪炮,笑对可怕的战争。

1941724凌晨,为了躲避敌人的扫荡,与200多名鲁艺师生一起转移,在庆丰镇北秦庄时遭遇日伪军的包围,牺牲前,王海纹一直喊着战友江怒的名字,那年她才17岁,她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17岁,一朵花刚刚绽放的美好年华。江怒也是鲁艺戏剧系的学生,后来江怒写了一篇《纪念王海纹同志》悼念她。

 

抗日战争,在我们七十年代人的记忆中,只是匆匆而过,甚至是没有痕迹的。但隔着历史长河的哀伤与悲壮,我们依然愿意仰视她,对她充满尊敬与感恩。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查看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

    验证码: *